卵圆孔未闭

  •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症状,需要治疗吗(视频)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症状,需要治疗吗
    心脏卵圆孔为心脏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孔隙,多于出生后2个月内闭合,若1岁以后卵圆孔仍未闭合,考虑为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可分为三度,轻度卵圆孔未闭多无明显症状。中度卵圆孔未闭可由剧烈活动,或一定因素导致右房压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一过性症状,包括右向左分流,而引发低氧血症、呼吸困难。还有右向左分流,出现左心负荷过重而引发低血压,并可因右心系统栓子反常进入左心致脑栓塞,患者亦可表现为头痛。上述症状在重度卵圆孔未闭,及卵圆孔直径>4mm患者中更为明显。若卵圆孔未闭患者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主要采取卵圆孔封堵,适用于出现明显症状的中、重度卵圆孔未闭患者。对于卵圆孔未闭直径<2mm的轻度患者,多无需上述处理。对于出现明显症状的中度卵圆孔未闭及卵圆孔直径在2-4mm,或重度卵圆孔未闭、卵圆孔直径>4mm患者,可行介入或外科手术封堵,修正房间隔缺损,改善患者预后。
    2023-08-02
  • 卵圆孔未闭手术是大手术还是小手术(视频)

    卵圆孔未闭手术是大手术还是小手术
    卵圆孔未闭是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简单类型,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建议进行手术。手术分为介入和外科两种治疗办法,目前均属于常规手术,既不是大手术,也不是小手术。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对于心脏病的治疗,医生可以通过介入微创的办法,放入封堵伞。通过封堵伞的置入将未闭的口堵住,若口较大或位置不适合进行封堵,还可以做微创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卵圆孔未闭是心脏病的常见类型,其手术是所有心脏病中较为普通的一种治疗手术,此类手术目前成功率较高,可以达到99%以上。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将卵圆孔未闭进行封堵或缝合,闭合以后,患者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因此患有卵圆孔未闭的患者,无需过于紧张或焦虑,积极治疗即可。
    2023-08-02
  • 卵圆孔未闭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视频)

    卵圆孔未闭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
    卵圆孔未闭手术后,患者能够较快恢复。通常做完手术2-3天即可出院,恢复15-20天,就能够投入到正常工作和生活,由于卵圆孔未闭手术是较成熟的外科手术,所以恢复也较快。如果患者选的是介入治疗,即通过介入手术将封堵器放到卵圆孔未闭的两端,使未闭的破口闭合。因为这种手术简单、成功率高,所以患者手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甚至可以正常活动。如果卵孔未闭做的是外科手术,即微创开刀进行缝合、闭合等,手术风险也较小。术后第2天可以下床活动,但相比介入手术而言,需要的恢复时间更长,可能需要2-3天左右。无论选择哪种治疗办法,手术后均可较快恢复,也可以正常吃饭、生活、学习。
    2023-08-02
  • 成人卵圆孔未闭有什么症状(视频)

    成人卵圆孔未闭有什么症状
    卵圆孔未闭在成人结构性或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较高,多数卵圆孔未闭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部分出现反复发作的头疼,与偏头痛及神经性头痛相似,反复发作程度可能较为剧烈。少数患者卵圆孔未闭会引起中风即脑梗,又称为心源性脑梗。卵圆孔未闭发病率较高,在成人中约20%,甚至更多的人患有卵圆孔未闭合,但是否闭合与引起的症状差异较大。观察卵圆孔大小即孔径大小,卵圆孔的形态为孔状、管状或漏斗状,与心脏自身结构有关。部分患者房间隔摆动较严重,称为房间隔膨胀瘤,部分患者还存在先天性下腔静脉瓣,此类因素越多则血液越容易从右心流入左心室,从静脉血流到动脉系统,从腿或从下肢静脉的血栓,穿过该小孔到动脉系统,随后进入大脑,可能会引起相应症状,但多数卵圆孔未闭不会出现头疼或心源性中风等现象。
    2023-08-02
  • 儿童卵圆孔未闭的治疗(视频)

    儿童卵圆孔未闭的治疗
    直径<5mm的卵圆孔分流血流量小,对心脏、肺结构以及功能不会有明显影响。缺损较大时,卵圆孔达到8-10mm,分流量大,则称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需要手术修补或者介入治疗。患儿手术时机可以在幼儿期完成。 卵圆孔未闭为目前成人中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有20%-25%的成人存在卵圆孔未闭。长期以来认为卵圆孔未闭不会引起两房间的分流或者分流量小,对于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患者、减压病、偏头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对5mm以下的卵圆孔,将其关闭有利于病人通过介入治疗进行根治。 研究表明,在一定人群中处理卵圆孔有处理指征,但必须严格限定手术适应证,一般儿童无需手术。但是当卵圆孔未闭引起的分流量大,患儿出现发育迟滞、反复肺炎、头痛、胸痛等临床症状时,可以进行卵圆孔未闭的封堵微创治疗。
    2023-08-02
  •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危害(视频)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危害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属于生理性现象,一般没有危害。在胎儿循环中,每个孩子都存在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是维持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通道。孩子出生以后,卵圆孔缺损不会立即闭合,但多数卵圆孔未闭会在孩子1周岁内完全闭合。孩子3岁时卵圆孔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此时可能属于病理性现象,建议经过评估以后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目前卵圆孔未闭的治疗采用微创方法,内科方法为在DSA下通过股静脉进行卵圆孔未闭的封堵,外科方法为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通过股静脉心导管进行封堵。上述方法均可避免卵圆孔未闭在患者成年以后带来神经系统的损害。
    2023-08-02
  • 卵圆孔未闭3mm严重吗(视频)

    卵圆孔未闭3mm严重吗
    卵圆孔未闭3mm不严重。在胎儿期与出生1周岁以内,卵圆孔未闭属于生理性概念,不属于病理性诊断。孩子出生以后如果卵圆孔未闭小于5mm,一般无需紧张,随访观察即可。多数卵圆孔未闭,尤其是3mm以下的卵圆孔未闭,在1周岁以内自然闭合的机会非常大,属于正常状态。少数孩子在2周岁以内自然关闭,极少数孩子3岁以后卵圆孔仍然开放,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微创封堵,但卵圆孔未闭在青春期之前对身体没有明显影响。 患者在青春期之前通过心超检查发现心脏存在卵圆孔未闭时,只要其对身体没有明显影响,也可以正常活动、运动,包括跑步、打球等。但患者成年以后如果仍然缺损,则应引起注意,此时卵圆孔未闭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血栓、脂肪栓可导致大脑血管堵塞,并引发神经系统的疾病。如果患者存在经常头痛、头晕或记忆力差的问题,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依然存在卵圆孔未闭。
    2023-08-02
  • 婴儿卵圆孔未闭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卵圆孔未闭怎么回事
    婴儿卵圆孔未闭,是指原始室隔发育不完全或者未消退,导致卵圆孔这个结构尚未闭合。在胎儿时期,婴儿依靠母体的血液供应,在心脏的发育过程中存在卵圆孔的结构,在胎儿时期的早期,卵圆孔不会闭。至怀孕第5周,可以在卵圆孔形成原发隔,并且逐渐发育。在正常情况下,出生前卵圆孔即可闭合。如果心脏彩超,提示婴儿卵圆孔未闭,也无需过于担心,需要判断卵圆孔的大小。如果卵圆孔未闭的直径较小,如<1cm,由于出生后心脏可以继续发育,也有卵圆孔自动闭合掉的可能。所以在出生以后,卵圆孔未闭的婴儿仍有继续发育的过程。
    2023-08-02
  • 卵圆孔未闭有什么危害(视频)

    卵圆孔未闭有什么危害
    卵圆孔未闭通常不会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影响,但由于左右心房之间存在血液交通,会导致静脉系统中微血栓通过右心房,未经过肺循环过滤直接到达左心房、动脉系统,造成顽固性偏头痛等。卵圆孔未闭指心房房间隔中间存在孔道,1岁内会完全闭合,若1岁后未完全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由于左心压力比右心压力高,易出现左心房至右心房的小分流,但卵圆孔未闭孔径较小,分流量较小,不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影响,也不会对心脏功能造成影响。但由于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使肺血轻度增加,易增加呼吸道感染几率。在咳嗽等胸腔压力增高情况下,右心房血液会有一部分流至左心房。右心房血液流动为静脉血,静脉血流速较慢,易形成微血栓。微血栓到达肺循环,被肺循环过滤,再进入左心房动脉系统。对于卵圆孔未闭患者,需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长期性头痛,及发泡实验是否阳性,考虑是否接受卵圆孔封堵手术治疗。
    2023-08-02
  • 卵圆孔未闭能打疫苗吗(视频)

    卵圆孔未闭能打疫苗吗
    如果患者卵圆孔未闭未合并其他心内结构、功能异常,可以正常进行免疫接种,可以正常打疫苗。因为卵圆孔本身对心脏结构、功能不产生特殊影响,部分患者可能终生都存在微小卵圆孔未闭,但不影响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因此可以正常免疫接种。如果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甚至合并心肌炎、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此时是否能打疫苗,需要综合评价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以及身体免疫状态。如果患者属于心肌炎症或心肌损伤急性期,建议先让心肌细胞得到充分休息、修复。待心肌功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如酶学降回到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无异常改变时,只遗留卵圆孔未闭,此时也可以按时或正常进行疫苗接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