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 白血球低怎么治疗(视频)

    白血球低怎么治疗
    白血球低有很多病因可以造成,白血球低常见于病毒感染,造成白血球低,常见的流行性病毒感冒,感冒治愈以后,白细胞数量,逐渐大概在1个月左右,自己能够恢复到正常。还有其它病毒,像肝炎病毒,这样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其它白细胞减少如脾亢,就针对脾亢的原因,肝病伴随着脾亢,针对原发病治疗,这样的病人白细胞不是很容易恢复。 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白细胞减少,要针对再障具体的治疗。再障的治疗根据再障病人年龄的不同,主要是小于35岁的急性重型再障,可以采取骨髓移植的治疗方式。如果年龄偏大,不能够条件做移植,就可以选择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主要是要首先了解病因,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中医中药上面,可以根据益气养血,刺激骨髓造血的中药,帮助提升白细胞。
    2023-08-01
  • 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中药有用吗(视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中药有用吗
    服用中药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作用,但是需要根据个体化调整处方。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中药甚至是纯中药、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和雄性激素治疗,可提高其疗效。此外,中药能够减轻西药副作用,甚至减轻西药用量。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中医的虚劳,在辨证方面会出现气虚、阴虚、肾虚、阳虚等症状,中药可起到扶正祛邪、减轻西药副作用等治疗作用。 因此,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可提高西药疗效。
    2023-08-01
  • 再生障碍性贫血定义(视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主要以造血干细胞质和量的异常,以及造血微环境的异常为主。临床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出现感染、出血、贫血为主要表现。但并非所有出现血细胞减少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排除诊断性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造血衰竭、骨髓增生低下,在外周血表现为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全血细胞减少,但肝脏、脾脏、淋巴结均无增大。同时应排查叶酸、维生素B12是否正常,如果叶酸、维生素B12减低,常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表现也是血三系减少。此外,其他疾病也可引起血三系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与其它引起血细胞减少的疾病鉴别。
    2023-08-01
  •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怎么回事(视频)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主要注重血小板的数量多少,血小板分布宽度也可以同时参考。 血小板分布宽度主要指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容积的变异系数,如果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小,则提示血小板体积变小。若患有骨髓衰竭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骨髓衰竭性疾病时,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能力下降,血小板体积有可能减小。 进行血常规检测时,若计算出血小板分布宽度减小,常提示骨髓造血功能的下降。
    2023-08-01
  •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存活多久(视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存活多久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功能不良引起,会引起白细胞低、红细胞低和血小板低。这些细胞低可引起相应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 再生障碍性贫血存活的时间,其实取决于这些细胞低的程度和并发症的数量。如果由于白细胞低,出现严重感染,在短期内会威胁生命。如果因为血小板过度低,而导致颅内出血,在短期内会严重威胁生命的状态。如果这些细胞低并不是特别严重,而且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多数患者生命质量以及存活时间都比较理想。
    2023-08-01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视频)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的年龄<45岁,而且有合适的供者,可以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使再障得到治愈,可以使造血功能完全恢复,患者会恢复成和正常人一样的血常规。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供者,或者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没有办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要给予患者抗胸腺球蛋白。这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帮助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造血,同时还会给予患者环孢菌素免疫抑制剂。此外,要给患者的足够的支持治疗,要给予患者细胞因子促进造血的恢复。还要给患者支持治疗,给予患者输血输血小板,预防感染等治疗。
    2023-08-01
  •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视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是指骨髓不能正常造血,所以外周血都低。再生障碍贫血分年龄不同,治疗不同,40岁以下年轻患者,如果是重型再障,如果有同胞供者首选的是骨髓移植治疗,如果重型再障患者没有同胞供者,没有兄弟姐妹之间能配上的供者,首选是免疫抑制治疗,比如ATG加环孢素治疗。对于40岁以上年纪大或者虽然是40岁以下,但没有同胞供者的患者,首选的是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治疗主要是环孢素加ATG。 另外一种再障是普通再障,或者叫非重型再障,治疗原则里主要还是用免疫抑制剂。如果病人需要治疗,可以用环孢素为主的免疫抑制剂,可以加上雄激素,也可以加上刺激因子。现在有新药,比如艾曲泊帕,在治疗里地位很高,如果早期加到治疗里,会大大提高再障的缓解力,所以有条件的病人也可以使用。
    2023-08-01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一种重型。除满足再障的条件以外,还满足重症再障表现。患者可出现网织红细胞减少,约为1%以内,以及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中性粒细胞在0.5×10^9/L,血小板在20×10^9/L。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1、出血、贫血:急性再障起病较急,病情较凶险,一般出血往往除皮肤青紫瘀斑以外,还可以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包括消化道、泌尿系统出血,甚至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可以引起患者的生命危险; 2、感染:患者体温可以达到39℃以上,这也是重症再障或者急性再障的死亡原因之一。
    2023-08-01
  •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视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疾病,是整个骨髓生产不出正常白细胞、红细胞或者血小板,同时也是免疫亢进的疾病。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首先要补充造血原料,补充相关缺乏的造血原料,同时刺激造血,刺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成。 针对免疫亢进的疾病特点,要运用免疫抑制药,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免疫抑制药,通过免疫抑制药环孢素有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但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包括一种特殊类型叫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类贫血的中性粒细胞非常低、血小板也非常低,患者死亡率非常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只有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把整个骨髓换掉,强效免疫抑制才能有效控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023-08-01
  •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症状表现(视频)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症状表现
    正常体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是通过骨髓造血,通过骨髓产生正常血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也就是骨髓不再产生正常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应就会出现因为白细胞不生产、降低引发感染、发热,红细胞不生产、血红蛋白下降产生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厌食等红细胞减少症状,血小板减少会出现鼻子出血、牙龈出血、全身皮肤黏膜出血。 所以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起源的疾病,会造成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继发出现细胞相应的疾病,包括感染、出血、发烧、头晕、面色苍白、乏力,这些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症状。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