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

  • 血小板低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血小板低是怎么造成的
    血小板低的原因较复杂,具体如下: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引起血小板减少; 3、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 4、血液系统肿瘤:恶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良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除表现为白细胞低、血红蛋白低,也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不同,预后也不同。血小板的功能复杂,如可以帮助止血;或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介质,可在人体整个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08-01
  • 孕妇血小板减少怎么办(视频)

    孕妇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孕妇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较复杂,首先要看其血小板减少是在怀孕之前,还是在怀孕之后。如果为怀孕之前,需明确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其可以表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良性和恶性疾病等。所以对于孕妇,在怀孕之前一定要做全面体检,如果发现血小板减少要及时就诊,找到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病因明确后给予相应治疗,通过治疗基础病,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再怀孕较安全。 如果已经怀孕,也不清楚之前血小板的情况或以前血小板正常,并没有明确疾病,这时又出现较多的情况。如与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之前表现不严重,怀孕后血小板表现得更低。对于这种情况根据其病因不同、血小板减少程度不同,处理措施也略有不同。医生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症状、体征、病史,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从而给予正确治疗。
    2023-08-01
  • 紫癜病是由什么引起的(视频)

    紫癜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紫癜指皮肤上的出血点,大的称为瘀斑、小的称为紫癜。紫癜原因复杂,最常见的可以分两大类,即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体如下: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内分泌疾病:如甲亢; 3、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身上有出血点,有紫癜、双侧对称;病人还可以出现关节疼、腹痛等症状。 4、其他:系统性狼疮;血液系统良性肿瘤,如再障;恶性肿瘤,如白血病等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性紫癜。 病因不同治疗不同,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针对基础病进行治疗;过敏性紫癜可采取激素、自身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2023-08-01
  • 腿上有淤青的原因(视频)

    腿上有淤青的原因
    腿上有淤青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问题,这时通过查血常规可以明确; 2、血管问题,通过血管壁检查,从而观察血管壁是否有问题; 3、促凝血原因,除血小板、血管壁问题外,还有凝血和纤溶问题;通过一系列复杂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凝血和纤溶有无问题。 综上所述,出现腿部淤青,可见于如血小板减少问题;血小板减少紫癜、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疾病,都可以导致血小板异常。促凝血功能障碍原因较多,如基因问题导致的促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也可以由于自身免疫病影响促凝血的过程,如抗体综合征易引起凝血。由于这些基础疾病的异常,导致促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多或少,都会导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不同表现。如易出现出血、血栓或促凝血血栓,医生必须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临床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才能确定。
    2023-08-01
  •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是白血病吗(视频)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是白血病吗
    在临床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非常常见,原因非常复杂。部分受检者白细胞低,但是没有任何症状,比如白细胞在3000/μL左右,做很多检查也查不出原因。这类患者并没有任何白血病证据,建议观察,不给予药物性治疗,但前提是患者必须到医院做全面检查,排除相应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性疾病。 部分患者白细胞低和血液系统疾病有关,比如急性白血病可以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可以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但是,白血病不只是出现白细胞异常,往往还要出现红细胞和血小板异常,比如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下降等,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判断,但最终确定需要通过骨髓穿刺。
    2023-08-01
  • 风湿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视频)

    风湿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
    风湿病也就是风湿免疫病,是一大类疾病,目前国际分类大概十类,包括近百种: 1、系统性风湿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等; 2、脊柱关节疾病:主要为强直性脊柱炎,还有一类是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出现肠炎、痢疾,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后出现关节疼痛、肿胀; 3、肌炎、硬皮病等疾病; 4、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以及Ⅱ型糖尿病,有抗胰岛素抗体; 5、消化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因此,出现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由医生做出准确诊断,进行规范治疗,对疾病恢复有好处。
    2023-08-01
  • 得了风湿应该怎么治疗(视频)

    得了风湿应该怎么治疗
    不同风湿病治疗方法不一样,现在强调个体化治疗。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时,要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骨科以及口腔科、皮肤科等进行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肝肾功能检查,怀疑痛风时做血尿酸检查;如果怀疑内分泌疾病,比如甲状腺炎,尤其中年常见,要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如果有关节肿胀、疼痛,可以做B超以及X光检查,尽早发现关节滑膜病变,关节间隙有没有狭窄,比如骨性关节炎关节间隙狭窄时,要尽早进行治疗,以免造成关节畸形。 出现风湿病时,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为肾功能受损,要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者肾内科治疗。治疗药物包括以下几点: 1、非甾体抗炎药:扶他林、芬必得、依托考昔等消炎止疼、抗风湿药物; 2、激素: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特别是应用激素,对缓解红斑狼疮患者病情和预后很好,但不要长期应用,以免造成激素副作用; 3、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比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细胞介素制剂等,这些药物应用治疗风湿类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可以提高疗效; 4、中医中药:对治疗对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很有帮助; 5、外科治疗: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动不便时,要做滑膜切除或关节置换; 6、情绪、心态治疗:患者得病后思想负担重,要及时跟患者沟通,告诉其经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可以正常学习工作。 因此患有风湿病后,要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减少药物副作用,使病情能够达到完全缓解。
    2023-08-01
  • 37.8℃算不算发烧(视频)

    37.8℃算不算发烧
    如果体温是37.8℃,属于发烧,正常人的体温根据最新版的内科学,以正常成年人用水银温度计在腋下进行体温测量,标准体温值为36.0-37.3℃,体温37.8℃属于发烧。体温37.4-38.0℃属于低热,也称低烧,体温37.8℃常见原因如下:1、病理原因:要考虑不同程度的内分泌疾病、代谢疾病、感染性疾病,或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冒等,都会造成人体出现低热的病理学情况;2、生理原因:也有可能造成体温增高,虽然生理因素不常见,但也有可能发生。女性在排卵期前后,或进食过多、运动量过大时,也会出现体温一过性达到37.8℃,但很快可以恢复到正常。
    2023-08-01
  • 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视频)

    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烧(发热)的原因较多,常见有以下几种:1、如果出现反复发热,需要考虑患者出现炎症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是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上述非典型性病原体或真菌、病原微生物在感染人体时,会有反复发热,发热持续不愈且迁延发作的情况。另外,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一旦出现上述炎症感染,患者会反复发热且病情加重;2、如果患者有原发疾病,包括患者既往有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脑梗死、脑栓塞等,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容易导致反复感染、发热不愈的情况 ;3、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内分泌疾病,包括重症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此情况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4、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果出现严重贫血、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结核病、风湿疾病等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的疾病,也容易造成反复发热的情况。
    2023-08-01
  • 发烧是不是有炎症(视频)

    发烧是不是有炎症
    患者体温升高的原因较多,多数情况与炎症有直接关系。除了细菌性炎症以外,其他因素也可能造成发热(发烧),包括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时甚至有可能造成甲状腺危象,引发高热。对于其他病因,如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结缔组织疾病,也可能造成患者体温中枢调定点神经元发生紊乱,导致发热。如果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或者夏季出现中暑,可能造成发热。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