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

  • 淋巴结大小的正常范围是多少(视频)

    淋巴结大小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正常的淋巴结大小一般在0.5cm左右,当浅表淋巴结增大至手可以摸到时,代表淋巴结出现了异常增大。全身的淋巴结肿大往往提示急性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如艾滋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以见于非传染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白血病、淋巴瘤。 淋巴结的质地较硬的、无痛,与周围组织粘连或者融合,要高度警惕恶性肿瘤或者淋巴瘤。临床工作中,如果比较大的肿块,一般能够轻易诊断是恶性的。对于较小的淋巴结,如1cm左右,患者摸到或者体检发现时会来就诊,一般B超可判断淋巴结是否有异常,进一步决定是观察,还是积极进行淋巴结的穿刺活检。
    2023-08-03
  •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视频)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比较多,具体病因如下: 1、胆道系统疾病:50%的急性胰腺炎由此病因而引起,尤其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 2、酒精或药物:在欧美国家里,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的病因之一,在我国近年也有增加的趋势; 3、感染:很多传染病也可以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4、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机会要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5、手术创伤:上腹部手术或外伤可以引起胰腺炎,手术后的胰腺炎多见于腹部手术,如胰腺、胆道、胃和十二指肠手术,偶尔可见于非腹部手术; 6、其他:包括血管因素、穿透性溃疡、精神、遗传、过敏和变态反应等疾病。
    2023-08-03
  • 小儿脾大的原因和危害(视频)

    小儿脾大的原因和危害
    脾脏属于人体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在婴幼儿期还具有潜在造血功能,因此当人体发生感染、免疫失调、代谢异常,以及贫血时,均会引起患儿脾脏肿大。一般小儿脾大原因较多,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感染性疾病:比如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螺旋体等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都可以导致脾脏肿大,另外临床上还有可能是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等导致; 2、结缔组织疾病:在临床上通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血液系统疾病:常见于白血病、各种原因贫血、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充血性脾肿大:在临床上常见于门静脉高压症、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总而言之,脾脏肿大是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代偿机制,可以增强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但当合并脾功能亢进,也会造成一定危害,包括使机体血细胞减少,从而发生贫血、出血,甚至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过度冲击,使得免疫功能降低,进而导致感染和疾病。
    2023-08-03
  • 头孢治疗扁桃体发炎吗(视频)

    头孢治疗扁桃体发炎吗
    扁桃体发炎用药首先根据感染类型判断。扁桃体发炎主要分为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程度较轻时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感染类型比较特殊,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给予一定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常见细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菌群都属于较敏感菌群,是需氧菌群,推荐使用药物有头孢一代、二代和青霉素类药物。头孢分一代、二代、三代和四代,三代和四代对扁桃体发炎菌群治疗也有效果,只是没有一代、二代头孢敏感。不推荐使用高代抗生素,当扁桃体发炎明确是细菌感染时,首先推荐使用头孢一代、二代类药物。
    2023-08-03
  •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视频)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传单",它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烧、咽峡炎及淋巴结肿大,同时也可以见到肝脾肿大、急性肝损害以及外周血淋巴比例增高,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增多等症状。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全年可以发生,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经过血液、飞沫等传播途径传播。治疗主要是更昔洛韦、阿昔洛韦以及干扰素等。
    2023-07-30
  • 小儿支原体感染有什么症状(视频)

    小儿支原体感染有什么症状
    支原体是一种感染源,除细菌、病毒,属于另外一类感染。 感染引发的症状和其它感染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可能有发热、也可能不伴有发热。其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症状,比如伴有咳嗽、扁桃体发炎;也有单纯支原体感染并没有特别的出现发热。 有的可能感染之后较重,引发持续的发热状态,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支原体感染有关,出现持续高热状态。 此外比较常见是支原体引发的支原体感染性肺炎,表现为低热或高热状态,患者频繁出现咳嗽,普通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支原体感染其结果不一样,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总的来说支原体感染建议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比较好。
    2023-07-31
  • 怎么区别传单和白血病(视频)

    怎么区别传单和白血病
    传单,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血涂片上易区别其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做血涂片可观察白细胞形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淋巴细胞,即异型淋巴细胞,仅淋巴细胞的形状发生轻度改变,整个结构还是正常的淋巴细胞。而白血病的细胞,在血涂片里大多可看到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的淋巴细胞,其形态不同于成熟的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感染,病人可有发热、咳嗽、咽痛等表现。急性白血病成熟细胞较少时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也可有明显发热的表现。
    2023-08-01
  • 单核细胞数偏高的原因(视频)

    单核细胞数偏高的原因
    单核细胞是体内重要的一类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体检时往往正常,对于少部分病人也会出现单核细胞升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感染:往往是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患者会出现单核细胞升高; 2、白血病:特别是单核细胞白血病即M5,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也可在外周血看到原始和幼稚的单核细胞升高;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单核细胞也会升高; 3、实体肿瘤: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单核细胞升高。 所以对于单核细胞升高,需考虑的疾病较多。除要注意白细胞异常外,还要看其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血小板变化情况、病人查体情况、病史情况,综合进行判断。
    2023-08-01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视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本质是EB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发热:表现为长时间的发热,体温升高可达2-3周,甚至1个月以上;2、全身皮疹:各种各样形态的皮疹,多形性皮疹;3、肝脾淋巴结肿大:有的患者可以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因为EB病毒主要累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常引起的症状是肝脏肿大、脾脏肿大,以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肿大;4、脏器受损:如肝脏炎症,转氨酶升高;5、咽部疼痛:患者还可出现咽峡炎,表现为咽部伪膜、白膜。以上这些都提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根据临床的这些表现,以及通过EB病毒检测,如EB病毒抗体、EB病毒DNA,找到EB病毒感染的有力线索后,再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做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2023-08-01
  •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视频)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急性EB病毒感染常见表现,患者主要表现是发烧、嗓子疼,并且扁桃体出现明显炎症,如同化脓性扁桃体炎出现白膜,在临床上很容易混淆。另外患者还可出现明显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伴有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出现黄疸。患者化验血常规时,可发现白细胞的增加以淋巴细胞增加为主。此病为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果发烧温度较高,可使用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如果出现明显肝脏炎症,可以使用护肝药。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