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重症肺炎的鉴别(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重症肺炎的鉴别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即ARDS,可以是各种病因引起,如肺部感染、肺外感染,也可以是休克或创伤大手术等,引起肺泡毛细血管上皮或肺泡内皮损伤,导致肺水肿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呼吸衰竭的临床综合征。重症肺炎是病原微生物入侵肺部实质或间质引起肺部感染,情况严重可以引起呼吸衰竭。该病可以有发热、咳嗽、咳痰、咳脓痰,甚至缺氧、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重症肺炎有时候很难区别,ARDS可以合并肺部感染,早期可能是肺外原因引起ARDS,后期可能在治疗过程当中合并有肺部感染。另外,肺部感染本身也是ARDS的原因,所以两者有差,很难区别。 如果肺部感染或重症肺炎没有合并ARDS,以肺部感染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则以治疗感染为主。如果ARDS合并有感染或者重症肺炎合并ARDS,不但要治疗感染,同时也要进行ARDS治疗。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依据(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肺泡内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上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导致肺水肿的临床综合征。所以诊断依据有高危因素即致病因素,可以是肺内原因,也可是肺外原因。肺外原因如休克、创伤、大手术,甚至大量输血、输液;肺内原因如肺部损伤、肺部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性起病,常在急性损伤后1周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呼吸频速、胸憋气短、呼吸困难、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影像学上可以有两肺斑片状渗出,甚至融合成片,化验检查血气分析可以有低氧血症。另外氧合指数会有变化,如氧合指数为200-300mmHg,即为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果氧合指数<100mmHg,即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果氧合指数为100-200mmHg,即为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危险因素(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危险因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 1、直接对肺产生损伤的因素:如肺炎、有毒气体吸入、误吸,把食物残渣或者胃分泌物吸到气道里面、溺水等,这些是对肺直接产生的损伤,在这个损伤基础上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间接对肺产生损伤的因素:比如休克、感染、重症的创伤,是通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肺的血管、毛细血管、呼吸上皮细胞产生损伤以后,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08-01
  • 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视频)

    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
    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早期表现为原发疾病相关的临床表现,如由于严重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感染、中毒症状。由于脓毒性休克引起,可能早期主要表现为循环功能障碍的相关的临床表现。早期没有肺功能不全的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病情的急骤变化,表现为烦躁不安、进行性的呼吸窘迫、发绀、呻吟、呼吸困难以及难治性的低氧血症;肺部听诊可能听到干性啰音或者湿性啰音,随着缺氧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引起肺外的相关的系统的表现,如脑缺氧可能会引起意识障碍改变,甚至引起抽搐、昏迷,心脏循环缺氧可能会引起心率增快等相应的表现。
    2023-08-01
  • 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治疗(视频)

    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首先要治疗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发病,如果是严重感染引起,就需要抗感染治疗,尽早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脓毒性休克引起,就需要积极扩容、抗休克改善组织的灌注。如果由于创伤引起,就需要积极清理创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主要的治疗是通气治疗,儿童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过普通的鼻导管或者是面罩给氧,不能改善其缺氧的状态,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对于比较轻的急性呼吸窘迫,即ARDS的病人,可以选用无创的辅助通气CPAP,对于比较严重或者CPAP不能缓解的病人,需要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有创的机械通气。针对ARDS的患者通气,采用高PEEP低潮气量的保护性的肺通气策略。如果经过长频的呼吸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可以采用高频或者用体外膜肺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比如可以适当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在更多的重症ARDS的病人治疗过程中,会使用血液净化技术。血液净化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炎症介质,减少炎症介质对肺或者其他脏器功能的损伤,也可以通过血液净化的超滤作用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肺水肿。针对ARDS的病人也需要予以营养支持的对症支持治疗。
    2023-08-01
  • 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视频)

    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 1、有相应的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诱因,比如严重的感染、休克、创伤或者烧伤; 2、发病时间从原发病造成的损害,到符合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时间≤7天; 3、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但是需要除外由于肺不张或者结节病引起的弥漫性浸润影; 4、可以根据氧合指数确定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轻、中、重度。一般指在呼气终末正压,即PEEP≥5cmH2O时,如果是氧合指数>200mmHg≤300mmHg为轻度,>100mmHg≤200mmHg为中度,≤100mmHg为重度。
    2023-08-01
  • 心跳呼吸骤停怎么回事(视频)

    心跳呼吸骤停怎么回事
    心跳呼吸骤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心跳呼吸骤停是由于心肺疾病,如心肌梗死、冠心病、肺梗死、呼吸道烧伤、呼吸道梗阻,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继发性心跳呼吸骤停是心脏、肺脏正常,但由于其它部位或器官疾病引发全身病理改变,从而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继发因素有严重创伤、电击、溺水、休克、中毒、酸碱失衡、代谢紊乱、植物神经失调、失血,这些继发因素下可以导致心脏缺血缺氧或者内环境紊乱,从而出现心脏停跳。 无论出自何种原因,均是直接或间接引起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量下降,导致心脏停跳的发生。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力衰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未及时处理或突发因素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时,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为严重喘憋、端坐呼吸、呼吸浅快、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意识丧失、血压突然下降,呼吸浅快,每分钟30-40次,全身紫绀、冷汗。甚至出现晕厥、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2023-08-01
  • 急性心衰病人能活多久(视频)

    急性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急性心衰患者能活多久因人而异,急性心衰发作没有控制好,会发生心源性休克,导致心脏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停跳,如果心肺复苏没有使心脏恢复心跳,此时可宣布患者临床死亡。 但是,有些患者能活很久,因为只要在急性心衰发作第一时间内控制好,即可纠正急性心衰。患者本身有慢性心衰,如果能够很好控制,去除慢性心衰的病因,如受凉、感冒、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大便用力,可以避免急性心衰的发作。慢性病的控制,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瓣膜病,若都能很好的治疗,也可以达到稳定心功能的作用,从而避免慢性心衰加重而导致急性心衰。如果能很好的控制,这种患者能活很久,有可能和正常人一样。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什么意思(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什么意思
    急性心力衰竭在重症领域是一个常见病,主要是因为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减,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急性左心衰竭常常危及生命,如果发生急性左心衰,必须紧急救助。急性左心衰病因比较多,大部分是患者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炎等,这些病本身会导致患者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再引发肺部感染;有的患者本身对疾病有紧张情绪和各种打击,如手术、创伤以及药物反应;另外,患者慢性病没有正规治疗,从而导致慢性病转化到急性病;或者合并其它疾病,如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肾脏病等,以上诱因均可导致急性心衰发生。 急性心衰检查手段比较多,可通过患者症状、临床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脏彩超改变以及胸片、动脉血气、血生化、心衰指标、心肌梗死指标,协助诊断急性心衰发作。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