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 消化道出血会怎么样(视频)

    消化道出血会怎么样
    消化道出血会导致人体贫血、头晕、乏力,严重出现休克、晕厥、死亡等。根据解剖位置不同,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包括食道、胃与十二指肠,下消化道包括小肠、大肠。上消化道就是十二指肠、胃、食道轻度出血表现为呕血,呕吐出大部分食物与部分血丝。 轻度上消化道出血有些不表现为呕吐,可能是胃或者十二指肠出血进入下消化道,表现为黑色大便或柏油样大便,或者只能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判断出OB阳性,消化道出血。轻度下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或者柏油样便,严重消化道出血表现出明显喷出鲜红色血,或拉出暗红色血,较严重会出现休克、昏迷或者死亡,需紧急抢救。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并发症(视频)

    消化道出血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1、贫血:因失血后血液丢失造成血红蛋白下降出现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表现; 2、失血性休克:出现大出血时出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患者可以出现严重循环衰竭状况,要随时准备抗休克治疗; 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发病较为突然,出血量较大时呕血、呛咳,神志不清时易导致窒息,属于严重并发症,必须立即抢救治疗; 4、继发并发症,如果患者之前存在肝硬化或急性胰腺炎病史,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时易出现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等从而增大治疗难度。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积极采用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及抗生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其它治疗措施;如果患者存在冠心病或心脑血管病,还有可能发生心梗、脑梗等严重并发症。
    2023-08-01
  • 喝酒消化道出血严重吗(视频)

    喝酒消化道出血严重吗
    饮酒引起消化道出血存在多种情况,分为重症和轻症,与出血量存在直接关系。饮酒会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出血量一般较少,但即使为轻度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不控制出血,也有可能造成长期慢性失血,引起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可以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消化性溃疡出血量大,病情相对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冷汗、全身乏力等休克症状。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迅速导致患者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需尽早输血补充血容量、禁食、使用抑酸药物和抑制胃肠血流药物治疗,以度过危险期。 总之,消化道出血需积极治疗,无论出血量大小。饮酒是一种不良习惯,如果饮酒引起消化道出血,一方面需积极治疗可控制出血,另一方面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戒酒。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怎么治愈(视频)

    消化道出血怎么治愈
    消化道出血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记录血压、呼吸、脉搏、神志等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监测中心静脉压,避免患者呛咳引起窒息等,需要及时补液; 2、补充血容量,患者出血量较大时需输血以纠正失血性贫血及休克。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补充血容量略少,以减少因输血而增加门静脉高压导致再出血的可能性; 3、药物治疗,口服止血剂,如去甲肾上腺素加入冰盐水分次口服。抑制胃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 4、内镜下止血措施,内镜下止血措施对弥漫性出血病变作用较小。对局灶出血病灶可以进行止血,如激光止血、电凝止血,喷洒肾上腺素、凝血酶、立止血等。对憩室所致出血不宜采用激光、电凝等止血方法,易导致肠穿孔; 5、内科治疗如果疗效不佳必要时还需手术治疗,切除或缝合出血部位及介入治疗栓堵出血部位的供血血管。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出院标准(视频)

    消化道出血出院标准
    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久可以出院,主要看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具体如下: 1、一般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较大或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或者需要针对出血原因进一步治疗时,如果出血量较大,导致血红蛋白下降,有些甚至会出现失血性休克,针对出血量大、血红蛋白低的患者,除针对消化道出血治疗,比如输液来抑制胃酸分泌,甚至有些患者需要内镜治疗,一般都是等消化道出血病情稳定以后再观察几天。如果没有继续出血,情况较稳定,比如血压情况稳定,血红蛋白升到一定程度,可以考虑出院; 2、根据消化道出血病因判定能不能出院,如果是消化性溃疡,一般用药以后出血停止,溃疡恢复较好,再出血的概率较小,可以让患者带药回家服用; 3、如果是因为消化道肿瘤引起的出血,等出血停止以后,还要进行相关科室会诊,比如是不是需要到外科切除肿瘤,待其全身情况恢复以后再出院。
    2023-08-01
  • 下消化道出血该怎么办(视频)

    下消化道出血该怎么办
    如果病人出现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小肠和大肠出血,临床表现为大便颜色呈暗红色或者鲜红色。首先应禁食,患者不要再进食任何东西,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到医院以后医生会判断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并判断出血量。如果病人出现休克、生命体征不稳定,及时补液比较重要。 此后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血红蛋白含量、有没有明显贫血,然后应用止血药物,使活动性出血停止。因为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下消化道出血,包括良性病变,比如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还有一些恶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结肠癌,或痔疮也可能引起出血。所以在肠道清洁准备之后,应尽快完善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出血部位,而且还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
    2023-08-01
  • 什么情况会消化道出血(视频)

    什么情况会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通常为内科急重症,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比较多,最为凶险的则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般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可以并发消化道出血。常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一定诱因的情况下,如进食过硬的食物或剧烈呕吐的作用下,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大、速度快、病情十分凶险、病死率比较高; 消化性溃疡可以侵犯到血管,从而导致大出血,而这种出血最为常见,出血量大时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明显恶心、呕吐可以造成患者贲门黏膜撕裂,从而导致消化道出血。而消化系统的肿瘤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均可造成肿瘤破裂、出血,并引起消化道出血。感染与炎症性肠病引起的出血也十分常见,如肠伤寒和溃疡性结肠炎也可以造成肠黏膜的出血,从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2023-08-01
  • 哪些情况需要输血(视频)

    哪些情况需要输血
    对于临床输血其指征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输血指征。内科输血指征有: 1、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比积<0.2; 2、血红蛋白<70g/L或红细胞比积<0.22,急性贫血患者; 3、血红蛋白70-100g/L,伴有心肺代偿功能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岁)、严重缺氧(昏迷、各种休克)、代谢率增高、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外科输血指征有: 1、血红蛋白>100g/L,不输血; 2、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能力、代谢情况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输血,并在病历中和申请档案中记录输血的理由; 3、血红蛋白<70g/L,可考虑输悬浮红细胞。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会不会自己好(视频)

    消化道出血会不会自己好
    部分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自愈。需找出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如情绪波动之后,黏膜缺血、坏死出现出血。出血量不太大时,黏膜修复能力较强,此时可以自愈;但如果出血较严重,需及时就医,不能延误,否则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消化道出血能否自愈,取决于出血的程度及病因。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出血量如果不太大,可以自愈;而消化性溃疡如无明显诱因,仅是某段时间饮食不规律,或吃辛辣食物出现的黏膜损伤,通过饮食调节,可以自愈;如果消化性溃疡存在明显诱因或溃疡较重,甚至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肿瘤出血,不治疗则不会自愈。 因此,消化道出血能否自愈与病因及程度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重症,因此一定要及时处理、引起重视。
    2023-08-01
  • 肠炎严重了会怎样(视频)

    肠炎严重了会怎样
    严重的肠炎可能为特殊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痢疾感染等,会传染给周围共用碗筷、杯子的家人或发生接触性传染。患者可能会出现中毒肠炎,导致脱水或电解质丢失,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体液丢失性休克、血容量不足等情况,还可能出现高烧,进而危及生命。此外,对于更严重患者如霍乱等,可能会出现群体性传染性疾病,导致感染性休克。对于比较严重的肠炎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即使为年轻人也会出现生命危险。若为中老年人或儿童,因身体代偿机制较差,不进行及时救治可能会出现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若发现少见或不常见感染,应及时进行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