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 急性肠胃炎的患者肚子难受怎么办(视频)

    急性肠胃炎的患者肚子难受怎么办
    急性肠胃炎多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等胃肠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生化、影像学检查,确诊急性肠胃炎后可进行相关治疗。对于伴有腹痛的患者,如为细菌感染,可考虑少量使用抗生素,同时注意补液,避免过度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脱水、休克等症状。
    2023-07-31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症状(视频)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上消道出血的症状如下: 1、最为常见的是呕血,常表现为暗红色或者鲜红色的血液,呕吐物内含有血凝块,也可表现为棕褐色或者咖啡样的物质; 2、解血便,主要表现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大便; 3、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后可引起血容量迅速减少,因此会使患者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还有血压低甚至晕厥,严重者还可出现休克。
    2023-07-31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标准(视频)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标准
    上消化道大出血也称作上消道出血,其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疾病引起的出血。大出血是指患者在数小时内丢失的血量超过1000mL,或者丢失的血量超过循环血容量的20%。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呕血、解黑便,伴有头晕、乏力、口干、心慌、晕厥、血压低,严重者可以出现休克,其属于一种常见急症。
    2023-07-31
  • 5分钟搞懂上消化道出血(视频)

    5分钟搞懂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并与患者出血时的全身状况密切相关。上消化道出血为急重症,主要根据病史、呕血和血便情况、脉搏、血压、肠鸣音、尿量、肝功等变化情况,结合纤维内窥镜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等进行分析。一旦发病,需要立即止血、抢救休克、治疗原发病。食管和胃的急性出血以呕血为主,分别呈鲜红色和咖啡色;十二指肠以下病变出血以便血为主;胆道出血多伴黄疸与胆绞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多有慢性肝病病史,大出血后可使肝功能损害加重,甚至发生肝昏迷;贲门黏膜撕裂出血,多在剧烈呕吐后发生。常见于上消化道炎症、溃疡、糜烂、憩室、肿瘤、损伤等;门静脉梗阻及高压如肝硬化、门静脉炎及血栓形成;消化道邻近脏器疾病如肝、胆、胰癌肿破裂出血入消化道等;急性传染病如败血症、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他如尿毒症、严重缺氧、药物过敏与中毒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吞线试验或荧光素吞线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像、选择性动脉造影、内窥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和气钡双重造影以明确诊断。一般需采取卧床休息、补充血容量、止血治疗及手术治疗。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什么(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什么
    上消化道出血可有以下临床表现: 1、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和出血量少且速度慢的幽门以上者病变可仅有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病变也可引起血液反流入胃内,导致呕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在400ml以内可无症状。如果急性出血400ml以上,病人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口干等表现。如出血量1000ml以上,可有晕厥、四肢湿冷、少尿和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休克表现,甚至可危及病人生命; 3、氮质血症:一般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小时达到高峰,3-4日后降至正常; 4、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期,血红蛋白可无明显变化,一般经3-4个小时以上出现贫血。上消化道出血2-5个小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止血后2-3天恢复正常; 5、发热:中度或大量出血患者于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3-5天后降至正常。
    2023-07-31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视频)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措施如下: 1、首先要卧床休息,禁食,体位要头高脚低,而且要侧卧位,侧卧位有利于防止患者呕血时,误吸到气管从而引起窒息; 2、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有没有失血性休克发生,通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监测,侧面也可以评估患者出血有没有停止,病情有没有加重; 3、在护理过程中,要关注患者小便,小便能够提示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补液量是否充足,有效循环血量是否补足。如果是患者尿量不足100ml,肯定补液量不够,如果24小时尿量还不到400ml,补液量也不够,还是要再增加补液量。而且通过监护也可以监测补液过程中补液速度,防止老年人补液过程中速度太快引起心衰。
    2023-07-31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视频)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和黑便,老年人由于年龄偏大普遍对出血耐受程度比年轻人更低,容易出现晕厥、休克等症状。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存在呕血和黑便,幽门以下者仅表现为黑便;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在400ml以内可以无症状,超过400ml可以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症状。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的30%-50%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出现氮质血症;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一般需要经过3-4小时以上才能表现出贫血; 4、发热,中度或大量出血于24小时内一般会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2023-07-31
  • 得了急性肠胃炎怎么办(视频)

    得了急性肠胃炎怎么办
    急性胃肠炎一般是因进食不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诱发,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当出现剧烈腹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黏液脓血便、高热、脱水、休克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小儿或免疫低下的患者病情容易快速进展,更应该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急性胃肠炎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患者应该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并且要戒烟、戒酒; 2、患者一般胃肠功能障碍、吸收功能下降,故以清淡及富含水分的饮食为主,忌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生冷食物,避免进食油炸以及干豆类等容易引起腹胀的食物; 3、避免牛奶及其它乳制品、果汁等摄入,防止引起高渗性腹泻; 4、急进性患者病情较重,可采取流质饮食,如浓米汤、面汤、鸡汤、浓豆浆、豆腐脑等; 5、增加进餐次数,每日需进食多次; 6、患者的呕吐物和饮食用具需要严格消毒; 7、小儿患者在患病期间应该尽早恢复饮食,原来母乳喂养者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因急性胃肠炎往往会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因此配方奶喂养者可选择低乳糖或乳母乳糖配方,以免加重腹泻; 8、年龄较大的儿童饮食不加限制,谷类、肉类、酸奶、水果、蔬菜等都可以食用。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期,急性胃肠炎治愈后应该额外补充缺失的营养,如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每日加餐一次,持续两周; 9、患者应关注每日排便次数、排便量、大便性状、体温变化以及有无头晕、心慌、出冷汗等脱水情况。若症状较前加重,应该及时就医; 10、婴幼儿患者应注意乳品保存,奶具、食具、便具、玩具定期消毒; 11、腹泻停止后可逐渐恢复普通饮食。夏秋季节为本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2023-07-31
  • 急性肠胃炎危险吗(视频)

    急性肠胃炎危险吗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在夏季和秋季多见,可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绝大多数情况下该疾病危险较小。但也存在一定风险,例如急性胃肠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水可以造成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钠、低氯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同时由于脱水可导致血压下降,年老患者例如存在脑血管狭窄、心血管严重狭窄,脱水以后休克时血压降低,可以出现脑供血不足或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急性脑缺血、急性心梗等情况。
    2023-07-31
  • 心绞痛典型特征(视频)

    心绞痛典型特征
    心绞痛以发作性心痛为主要表现,典型心绞痛固有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累或激动当时,不是在劳累后,典型稳定型心绞痛常在相似条件下重复发作; 2、部位:主要在胸骨体后,可波及心前区,通常为手掌大小范围,还可横贯前胸,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因此任何颌以下,脐及肚脐以上疼痛均需警惕心绞痛可能; 3、性质:心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还可存在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心痛,偶尔伴有濒死感。部分患者仅觉胸闷不适而非心痛,部分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此外虽然不同人心绞痛部位不同,但同一患者心绞痛部位相对固定不会游走; 4、持续时间:心绞痛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多为3-5分钟,通常不会超过半小时。缓解方式通常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几分钟内缓解。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