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 儿童突然休克又好了是什么原因(视频)

    儿童突然休克又好了是什么原因
    医学上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属于心血管功能障碍。感染、过敏、剧烈疼痛、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有可能导致休克。出现儿童突然休克又好了,家长可能对休克判断不太准确,发现孩子突然失去意识或者突然晕厥,误认为是休克。如果出现此种情况,即使不是休克,家长也应该带孩子尽快到医院找医生就诊,明确病因。 如果是属于突然意识丧失情况,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或者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导致。如果年龄偏大孩子突然发生晕厥,可能是神经系统或者心血管因素导致。部分孩子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很快又缓解,要观察孩子有没有窒息等情况,尤其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
    2023-08-03
  •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点(视频)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点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点是失钠会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一般<130mmol/L,患者的血浆渗透压<280mmol/L,同时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称为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主要是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是因为细胞外液水分直接丧失,可移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液,使细胞内液得到补充而有所增多。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液体,或者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造成。 由于细胞外液减少,患者容易发生休克,而且会较早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症状。患者可以有直立性眩晕、血压下降、四肢冰冷,脉搏细数等症状。因为血浆渗透压会低,患者没有口渴感觉,所以很难自觉口服补液。还可能会出现多尿或低比重尿,晚期会出现少尿,以及有明显失水体征,皮肤弹性减退,婴幼儿可能会有囟门凹陷。
    2023-08-03
  • 休克体位要求(视频)

    休克体位要求
    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即大血管内血液量减少的表现,组织缺氧可引起一系列病理过程。休克病人要采取休克体位,即头和躯干部位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即使患者呈V字形,上述体位可以增加回心血量以及有效循环血量;同时可以减少双下肢血液供应,而优先保证重要脏器,如心、脑血液供应。其次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候要建立人工气道。应避免人为移动患者,原地等待救援。 所以总体休克体位呈V字形,中间是凹陷形状。保证躯干及脑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四肢血液供应,是休克体位的重要意义。
    2023-08-03
  • 脓毒性休克能治好吗(视频)

    脓毒性休克能治好吗
    脓毒性休克治疗十分困难,但是多数患者通过积极救治后可以治愈。休克是脓毒症加重,导致患者出现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可表现为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循环不稳定、面色苍白、意识丧失、心率增快、呼吸增快、四肢湿冷等症状,所以脓毒性休克一旦发生,往往提示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 目前的资料显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死亡风险在40%以上,所以脓毒性休克的患者治疗起来十分艰难,但是多数患者通过积极救治可以治愈。如果在脓毒性休克的早期给予正确的干预,遗留后遗症的机会相对比较小,并且治疗效果较为可观。如果患者在脓毒性休克的晚期才进行干预和治疗,有可能会出现难治性休克,甚至出现多器官的功能衰竭,最终走向死亡。
    2023-08-03
  • 热休克蛋白90α检查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热休克蛋白90α检查高是什么原因
    热休克蛋白90α属于肿瘤标志物,所以该指标升高时,需要注意是否有相关肿瘤的可能性,特别是针对消化道的肿瘤。针对肝癌、肺癌、乳腺癌等,也有可能出现指标升高的情况。因为热休克蛋白90α并不属于特异性的肿瘤蛋白,很多恶性肿瘤都有可能会产生、分泌相关物质,引起血检测升高。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其它配套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查,特别是针对胃肠道的肿瘤的癌胚抗原,针对肝癌的甲胎蛋白等,进行结合检测,相对准确率会更高,也更能发现相应的异常。另外也要注意,如果热休克蛋白90α出现轻度的升高,要定期复查,观察走势是逐渐升高,还是稳定在原有水平。如果处于逐渐升高的水平,往往是代表肿瘤在继续进展,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需要慎重的详细复查。
    2023-08-03
  •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视频)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主要分为对因治疗和支持治疗。对因治疗即明确引起心源性休克疾病,而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心梗时,治疗心梗;病毒性心肌炎需进行专科治疗。支持治疗又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镇痛、止痛治疗。止痛治疗首选吗啡,吗啡不仅可起止痛作用,还可舒张动、静脉血管,使血压下降,降低心脏负荷; 2、适当补液治疗。因补液会增加心脏负荷,因此补液过程中需精确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 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主要包括血管舒张剂和血管收缩剂。而血管舒张药物主要指硝酸甘油,可舒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负荷。强心药物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肾上腺素,可增强肌力,产生强心效应。但用药过程中,可使心率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肌氧耗。因此,用药时需进行评估。 此外,如果病人病情严重,还可使用循环辅助装置,如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左心室的辅助装置,甚至起搏器等。
    2023-08-03
  • 心源性休克如何预防(视频)

    心源性休克如何预防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主要为保护心脏。生活中需进行体育锻炼,避免着凉。若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需控制血糖和血压等。此外,每年或2-3年进行常规体检,评估心脏的工作状态。如果出现冠心病、心律失常时,需及时进行药物甚至手术治疗。若病人存在窦性心动过缓,需及时放置心脏起搏器。 心源性休克预防大于治疗,如果心脏发生病变,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可预防心源性休克发生。尤其患者出现心悸、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尽快就医。
    2023-08-03
  • 休克卧位是什么样的(视频)

    休克卧位是什么样的
    休克卧位也称为休克体位,是指下肢抬高15-20度,头部抬高20-30度。休克卧位是休克治疗的一般性措施,一般性措施中除需摆出休克卧位外,还需给予患者吸氧、保温,必要时还会给患者进行镇静治疗。除一般性措施外,休克的治疗方式还包括积极输液、补液,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具体如下:1、积极输液、补液:补充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因为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休克,其根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因此对于发生休克的患者,需积极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临床常用盐水类的晶体液,以及羟乙基淀粉、血浆制品类的胶体液;2、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在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同时,需积极纠正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因为发生休克时患者会出现乳酸堆积,而导致比较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碳酸氢钠类的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3、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比如常用的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等,上述药物的使用可以维持患者的正常血压;4、针对病因治疗:如感染中毒性休克,需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需积极输血、输液。过敏性休克,需积极应用肾上腺素等。
    2023-08-03
  •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视频)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休克急救措施包括一般护理、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药物治疗等,具体如下:1、一般护理:要保证患者处于休克卧位,休克卧位指的是下肢抬高15-20度,头部抬高20-30度,同时予以患者吸氧、监测,必要时给予患者镇静、镇痛治疗;2、补充血容量: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根本病理、生理学改变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所以对于休克的患者要积极补液,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临床上常用的补液包括生理盐水等晶体液,还有血浆、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液;3、纠正酸中毒:发生休克时患者体内乳酸大量堆积,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必要时要予以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纠正酸中毒的治疗;4、药物治疗:给予患者血管活性药,如常用的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能够提高患者血管收缩性,维持血压;5、对因治疗:常见的休克病因包括失血、失液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还有严重感染、严重过敏、疼痛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还有心肌梗死、心肌炎导致的心源性休克,以及肺栓塞等导致的梗阻性休克,要针对病因给予对因治疗,才能够从根本上逆转休克。
    2023-08-03
  • 休克代偿期的血压怎么变化(视频)

    休克代偿期的血压怎么变化
    休克是由于机体受到重大疾病打击以后出现,主要表现为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脏器淤血、全身神经体液代谢紊乱。休克可分为三期,包括代偿期、失代偿期和不可逆期。代偿期为血压稍微下降,或由于神经体液因素导致血压升高,脉压差减少。休克代偿期患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例如烦躁、精神紧张、亢奋、心率增加、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出汗、尿量减少。 休克早期主要根据血压升高、脉压减小、尿量减少、口渴、心率增快等进行诊断。治疗主要为纠正病因,心肺功能允许情况下补充血容量。此时注意内环境,复查血气分析,避免内环境酸碱失衡,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