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威振

  • 小儿病毒性脑炎有哪些症状(音频)

    小儿病毒性脑炎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小儿病毒性脑炎不治疗,会有三个阶段的症状。第一个阶段是先兆期或初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中期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非常严重的后期阶段。一般早期阶段的症状不典型,绝大多数都类似于感冒,可以有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痛、头痛、没有精神、倦怠、乏力、贪睡等情况。中期孩子头痛会加重,出现淡漠、焦躁不安、无故多动等精神症状,偶尔会有癫痫发作,伴有呕吐的情况。后期病情严重时,会进入昏迷状态,也可能会有癫痫持续状态,严重呕吐、脱水、休克等。以上都是小儿病毒型脑炎的症状,具体需要做腰穿脑脊液化验检查才能确诊。因为以上症状不仅会发生在脑炎,也可以发生在其他脑部疾病上。
  • 供血不足怎么办(音频)

    供血不足怎么办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供血不足怎么办?此处所讲的供血不足可以是任何组织器官的供血不足。平时最常见的供血不足有脑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肾脏供血不足等重要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但是最多见的还是以脑供血不足为主。在这里主要解释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叫颈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一旦发生会出现一过性的偏瘫、语言障碍,或者偏身感觉障碍这样的状况,大约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会缓解。另外,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它会出现突然发生的眩晕、呕吐、步态不稳,出现这样的状况也会在几分钟、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缓解。当出现供血不足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让病人平卧,多喝水。因为它会在很短时间内就会缓解,所以药物治疗针对供血不足来进行治疗往往来不及,不用用药或者药物还没有起作用就好了。但是对以后的发作可能会影响到大脑的供血,甚至出现脑梗塞这样的症状。所以预防非常重要,也就是当有供血不足发生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脑血管病的预防,一定要注意病人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小板、凝血功能,以及动脉硬化等因素的变化,发现所有的异常指标都要及时的纠正,这样才是对供血不足最好的治疗。
  • 脑脊液检查怎么做(音频)

    脑脊液检查怎么做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脑脊液的检查,首先要留取脑脊液。留取脑脊液的方法有几种。因为脑脊液分布在侧脑室、脑部的蛛网膜下腔以及脊髓的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在脑部有几个池,有几个是扩大的地方,这里脑脊液比较多,一、外侧裂池;二、枕大池;三、小脑延髓池;四、中池。中池在腰椎往下的位置,腰部脊髓马尾神经的地方,也是一个扩大的部位,里边有很多脑脊液,这几个部位是取脑脊液比较容易的地方,一般都需要穿刺来取。最常见的取脑脊液的位置就是腰穿,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腰椎穿刺,实际上就是腰穿,并不是抽骨髓,而是留取脑脊液的标本。当把脑脊液留出以后,可以进行各种化验:生化、常规以及蛋白质电泳、抗体甚至基因组合等,会做很多的检查来确诊一些疾病,这就是脑脊液的检查方法。如果是腰椎方面有问题,比如外伤、钢板、局部严重感染,无法留取脑脊液,还需要检查脑脊液,可能要做小脑延髓池穿刺,如果小脑延髓池也不能做,那就是枕大池或者是外侧裂池,可能需要在超声或者影像的引导下做立体定位,进行穿刺。
  • 老年人脑栓塞饮食要注意什么(音频)

    老年人脑栓塞饮食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塞是因为脑血管的硬化,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是因为动脉硬化而造成,少部分患者是因为心脏或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堵到脑血管而引起。绝大部分的动脉硬化确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高糖、高脂肪的饮食可以导致动脉硬化加重,因为老年人的脂代谢能力和糖代谢能力有限,常常会出现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对血管内膜有损害作用,在血管内膜形成斑块,斑块破裂或者逐渐变狭窄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形成脑梗塞。老年人脑梗塞应该怎样饮食,首先主张低盐,低脂肪和低糖饮食,要少荤多素,少吃油腻的,肥腻的东西,少吃动物脂肪,要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不要吃的太过肥腻,造成高脂血症,会影响血液黏度,加重血管斑块形成,促进脑梗塞再次复发。另外,老年人饮食要有所规律,不要吃零食,每餐都不要吃得过饱。如果吃得过饱,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和能量,会造成脑部缺血,加重脑梗塞的症状,应该引起重视。
  • 脑血栓和脑栓塞的区别(音频)

    脑血栓和脑栓塞的区别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在医学上,脑血栓和脑栓塞都属于脑梗塞的范畴,脑梗塞也就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因为血管闭塞而造成的大脑缺血、组织坏死、功能缺陷叫做脑梗塞。脑梗塞的分型里边有两大类,一类是脑血栓,另一类是脑栓塞。脑血栓是指脑血栓形成,是原发在脑血管中的某一支动脉,由于血管壁或者血液的原因,在血管的里边形成了血栓,造成了血管的管腔闭塞,从而使供血远端的部位出现组织的坏死和梗塞,叫做脑血栓,也叫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是来源于血管外脑血管外,比方身体的脂肪栓塞、外伤引起的,妇产科的羊水栓塞还有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的腹壁血栓脱落造成了栓塞,还有颈部大动脉斑块碎裂、破碎造成的栓塞,这种从别处来的栓子堵塞到远端的血管,形成的脑梗塞叫做脑栓塞。这就是它们两个的区别。
  • 4岁儿童脑炎早期症状(音频)

    4岁儿童脑炎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儿童脑炎的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非常早时的脑炎,孩子往往就会表现为淡漠、痛苦,4岁的儿童会跟大人说自己头疼,没有精神。看到孩子淡漠又发烧,又没有精神的时候,应该想到可能有脑炎早期的情况。因为脑炎早期的表现跟普通感冒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孩子会告诉可能有些头疼,甚至不会描述真正的头疼,孩子会说头不舒服等。这时不主张在家里拖延,应该把儿童带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做检查。医生通过手法的检查,可能会发现脑膜刺激征一类的脑膜炎或脑炎的情况,这样就不至于在脑炎早期把孩子给耽误了。
  • 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音频)

    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应该分两个方面。第一、非外伤性的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量非常少,在治疗过程中就不需要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只需要简单的止血和适当的营养保护脑细胞就好。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一个方面得不到重视,也就是病人自己以及家属都不愿意去绝对卧床。但是,这是错误的,必须要求,再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再小,只要是自发性的,就一定要绝对卧床4-6周。不然一旦出现再出血,它的出血量是不可预测的,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第二、外伤性蛛膜下腔出血,如果因为外伤而导致的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只需要跟其他方面的外伤同时治疗和护理就可以了。少量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需要附加其他的治疗,只需要同时治疗就会逐渐治愈,病人不用绝对卧床4-6周。
  • 外伤蜘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音频)

    外伤蜘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办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为外伤、突然的暴力造成脑表面的小血管破裂,然后血液直接流到了蛛网膜下腔中而发病,这样的情况叫外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蜘蛛网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跟自发性地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一样,就是因为外伤暴力造成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而自发性的是因为血管瘤、血管畸形等等这样的问题而引起,所以它们的处理也不一样。自发性的血管瘤、血管畸形是更容易再出血,所以需要绝对卧床4-6周,这个时间要卧床,而不能起来活动,预防再出血。但是外伤性蛛网膜下出血就不需要卧床那么久,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也是需要卧床休息的。其它的治疗方面,跟自发性的蛛网膜下出血,治疗方法差不多,也是需要使用止血药,在3-5天的时候,用一些解除血管痉挛的药物,预防脑血管痉挛,预防继发梗塞等并发症。如果病人合并了感染一类的并发症,还需要抗感染治疗。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很严重的话,一般保守治疗都会有很好效果。如果出血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做蛛网膜下腔引流,一般都是在脊髓蛛网膜下腔,通过腰穿的方式来对脑积液进行引流,这样会促进吸收,促进病情的康复。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音频)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指南,是颅脑外伤诊治指南的一部分,应该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指导。外伤性蛛网膜下出血,应该尽快到医院去做影像检查。如果怀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又不能确诊,可以通过腰穿做脑脊液的检查来进行判断。确诊以后治疗分几个部分:一、外伤部分的治疗,比如头皮外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需要尊重内科、外科或脑外科医生的意见,规范治疗。二、关于止血方面的治疗,需要选用比较特殊的止血药,比方6-氨基乙酸,不能随便使用其他的止血药。三、并发症的处理。四、常规护理方面的指南。
  • 儿童口吃矫正法(音频)

    儿童口吃矫正法
    讲解医师:仲威振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盐业职工医院神经内科
    儿童口吃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就是语言中枢,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问题,会表现为语言的不连贯。这种不连贯是没有规律的,不是在关键连带词方面出问题,而是几乎每一个字和字之间都会出现问题,这种口吃属于脑病引起的。另一种就是常见的结巴,它属于语言的连贯性有问题。这种口吃往往都属于不良习惯,可能是跟别人学的,从小出现这样的问题,与神经系统并没有关系。真正的口吃,如果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来的,还需要积极的治疗中枢神经疾病。如果是非中枢神经疾病造成的习惯性口吃,就要改掉这样的习惯。改掉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人形成一个习惯大约需要三周,如果稳定这个习惯大约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在专业的语言康复师指导下,用汉语拼音的字母或者英语字母歌,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进行连贯的读诵,要大声的朗读课文、诗句等等。还要去做普通话那样发音清晰的歌唱,因为宝宝一般口吃唱歌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这些方面加以训练会逐渐纠正口吃的问题。如果长到很大,很多年以后口吃纠正起来就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