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香

  • 肺源性心脏病是否传染(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是否传染
    肺源性心脏病不传染。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的部分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病等均不传染。肺结核可引起肺部组织结构改变,严重者可出现肺血管压力增高,引起肺动脉高压,出现肺源性心脏病,该部分患者有传染性。肺结核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如传染期治疗不及时,患者就诊时已经形成毁损肺,即长期排菌未治疗,具有传染性。
    2023-07-30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1、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氧气无法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无法排出体外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 2、呼吸性酸中毒:二氧化碳无法排出体外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时出现; 3、肺性脑病:大脑因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异常精神和神经症状; 4、自发性气胸: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大泡破裂导致; 5、消化道出血: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出现肝淤血或胃肠道淤血,患者缺氧或服用糖皮质激素,则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6、严重的肺心病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休克。
    2023-07-30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肺性脑病是怎么回事(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肺性脑病是怎么回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原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大多伴有肺气肿,出现气流受限,即残留气体集聚于肺部,如果废气量较多,氧气则无法进入体内,肺部弹性减低;二氧化碳亦无法排出,患者体内形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存在。大脑是人体最敏感的器官,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损伤脑部组织,出现脑水肿或神智和精神改变,如昏迷、头疼或精神紊乱、认知障碍等,称为肺性脑病。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表现(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肺动脉高压不可逆,用药无法完全缓解,缓解期疾病严重程度比急性发作期轻,症状相对缓和。该病根据病因、原发病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如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肺心病患者咳嗽、咳痰,痰量比急性发作期时少,呼吸困难程度比急性发作期轻等;肺间质病所致的肺心病患者未合并感染时,可少量活动,持续2个月以上称为缓解期,如出现感染可出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称为急性加重。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是怎么回事(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是怎么回事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各种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高导致心脏肥大、心功能不全。其急性加重期是指原发病急性加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急性加重由感染引起,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感冒、受凉后可出现憋气、咳喘、口唇青紫等症状加重; 2、哮喘患者接触过敏原也可出现急性加重; 3、劳累过度、精神紧张也可诱发。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做哪些必要检查(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做哪些必要检查
    肺源性心脏病需进行以下几项检查: 1、胸片检查:由于该病病因为肺部疾病,由于肺动脉高压引起,因此胸片检查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表现; 2、心电图检查:肺源性心脏病损伤心脏功能,心电图可能出现相应表现,如P波增高或心脏其它表现; 3、心脏超声检查:如右心室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右心室和左心室比例增大等肺心病表现。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项: 1、临床表现:根据病史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如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咳痰、支气管哮喘长期控制较差、肺间质病或慢性肺动脉高压、气管或胸廓畸形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阳性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还可出现双下肢浮肿或肝淤血; 2、辅助检查:胸片肺动脉高压表现有右下肺动脉增宽,肺动脉端突出或右心向外扩大;心电图提示P波高尖,右室增大;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右室流出道增宽、右室肥大或右室和左室比例增大。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