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乳头

  • 乳腺良性肿瘤有哪些(视频)

    乳腺良性肿瘤有哪些
    乳腺良性肿瘤根据病理可分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脂肪瘤、乳腺平滑肌瘤、乳腺错构瘤、乳腺神经纤维瘤、乳腺血管瘤。但临床上最多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乳房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通常发现时无症状,洗澡时摸到乳房上有肿块而就诊或体检时医生摸到肿块而发现。 75%的患者为单发肿块,少数多发,直径通常为1-3cm,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硬,表面光滑,移动度好即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部分肿块呈缓慢轻度增长,与乳腺增生不同。乳腺增生的肿块增长与月经周期较相关,月经前几天乳腺增生疼痛较明显,月经结束后增生即可消失。纤维瘤的大小与月经周期无关,通常纤维腺瘤或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不会复发,预后较好。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症状(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症状
    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症状是乳头溢液,包括溢血和溢出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的清亮液体,因导管内乳头状瘤是生长在导管内的小肿瘤,通常可通过彩超、核磁检查来发现。比较大的时候也可以在临床触诊摸到,它会在导管内生长,刺激周围的管壁,造成导管损伤,慢慢顺着导管溢液,最后通过乳头排出,这种情况较多见。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特点是容易多发,除临床可能触及到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外,可能在对侧或其他象限,多发的情况也比较多见。一旦临床表现为溢血,应该引起较多重视,应该与临床经常遇得到的导管内癌相鉴别。因导管内乳头状瘤本身有一定癌变风险,相对其他良性肿瘤,其恶性度及恶变潜能会更高。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注意事项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一旦明确诊断后,就要积极进行治疗,治疗后仍需引起重视,因为此类病人有10%-30%的恶变几率。区段切除一根导管,不能保证其它导管不会生长导管内乳头状瘤。 所以做完手术的病人,一般建议要进行定期复查,建议半年做一次乳房超声,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来排除导管内乳头状瘤,甚至癌变的情况 。此类病人刚做完手术,一般建议不要剧烈活动,因为手术区段切除范围还比较大。如果剧烈活动,会出现乳房内出血,甚至切口裂开。 所以一般而言,建议病人在两周之内避免剧烈活动,一个月以后可以正常活动,正常参加社会劳动,甚至体育锻炼,但在短期内不主张进行剧烈活动。在饮食方面,建议远离含有雌激素类食,甚至部分保健品。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治疗方法:1、单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可以采取微创的方法进行切除;2、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或者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是将溢液的导管进行染色,染色以后进行区段切除,以治愈肿瘤;3、对于多发的范围比较广或者怀疑有恶变导管内乳头状瘤,一般要采取全乳切除的手术方法。全乳切除以后可以进行一期乳房再造或者一期假体植入。对范围比较大、乳房有变形的这种肿瘤区段切除后,要进行腺体组织瓣填充缺损的组织,来达到调整乳房外形的目的。微创治疗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见于单发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的导管内乳头状瘤一般不太适合。微创方式也可以完整的切除导管内单发的导管内乳头状瘤。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什么(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什么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指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但起病较隐匿,容易耽误治疗,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的纤维瘤和乳腺癌。一般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几率较高,通常在5%-12%,可能接近8%,因此治疗方法相对较积极。患者在发现本病之后,通常会被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是为了避免良性疾病恶性变,逐渐加重并危及生命。乳腺导管瘤的手术方式较多,包括区段切除术、乳房象限切除术、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以及单纯的乳房切除术等,必要时可做乳房整形手术以及乳房重建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一般要根据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轻重程度以及病变范围而定。在临床上很多导管内乳头状瘤,没有办法通过乳腺彩超以及乳房钼靶检查发现,如果乳头出现自发性或在轻微挤压时出现淡红色、鲜红色甚至咖啡样乳头溢液的情况,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可能是乳头导管内头状瘤表现,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需要切除吗(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需要切除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发于40-50岁的人群,通常都是发生在乳晕旁边的大乳管壶腹部。这一类患者通常表现为乳头有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因为是导管病变,所以要求将有病变的导管做手术切除。 在手术过程中,一般术前要做定位,即要切除整个有病变乳管,特别是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一定要做手术切除。切出标本一定要送病检,虽然90%以上都是良性病变,但是有6%左右的患者有可能是恶性病变。所以,这一类的患者术后一定要送病理检查。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的吗(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的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恶变可能性较高的良性肿瘤,治疗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即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也有可能复发、发生癌变,所以建议定期复查、随访。 尽管乳头状导管内瘤的发病可能性较大,但它仍属于一种较常见的良性病理情况,建议患者定期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在早期进行彻底手术治疗。良性肿瘤可以完全治愈,无需担心。但由于其具有复发和恶变可能性,所以定期复查比较必要。即便手术完成后,也建议每3-6个月至医院进行复查。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定义(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定义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指的是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产后妇女,以40-50岁患者居多,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根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乳腺肿瘤的分类,将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中央型乳头状瘤多发生在乳管壶腹以下,大约1.5cm的1、2级乳管,也称大导管内乳头状瘤,位于乳腺中央区的乳晕下方,这种类型一般认为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是对于外周型乳头状瘤,指的是终末导管小叶系统发生的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过去使用过乳头状瘤病这个名称,主要特点是位于乳腺的周围象限,过去认为是癌前病变,癌变率可以高达5%-12%。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因(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因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内的疣状有蒂或者没有蒂的突起,为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占乳腺良性肿瘤的20%,多见于40-60岁的女性。其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与体内的雌、孕激素变化有关系,是乳腺增生症的表现。大部分导管内乳头状瘤都有长期的乳腺增生症的病史,具体在纤维镜下的表现,是乳腺导管上皮的乳头状增生。乳腺增生症本身病因就是与体内雌、孕激素变化有关,是体内的雌激素相对增高,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调引起。任何引起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失调的原因,均可以导致乳管内乳头状瘤。比如经常失眠、休息不好、工作压力比较大、晚睡,还有劳累、心情不好、抑郁等情况,都可以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引起乳腺增生性病变,也可以引起导管内乳头状瘤。
    2023-08-02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多发群体(视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多发群体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多发群体主要见于经产妇,40-60岁多见。该病是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占所有乳腺良性肿瘤的20%,仅次于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青春期比较常见,而导管瘤主要是经产妇,即生产过的人群,多伴有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增生有关系,是发生在乳腺导管内的米粒大小的肿瘤。主要症状是乳头溢液或者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有血性、清亮,称为清亮的、浆液性或者血性乳头溢液。乳房肿块就是有很小的乳腺结节,可能像小米儿、大米儿、小黄豆大小的结节,手诊可能触不到。但是病史比较长,也有可能长到1-2cm的乳腺肿块,若以此来就诊,通过超声的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