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 怎么分辨耳膜破没破(视频)

    怎么分辨耳膜破没破
    耳膜有没有穿孔,有比较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比如做捏鼻子鼓气的动作,如果鼓膜穿孔会听到患侧的耳朵会有漏气的声音。还有一种情况下,比如有时候滴带有苦味的滴耳液,过几分钟可能会尝到苦味,这也说明鼓膜穿孔。这种判断鼓膜穿孔的方法比较粗略,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病史,比如挖耳朵后耳朵特别疼,当时有嗡嗡响、听力下降。这种情况下最好去医院就诊,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耳内镜明确到底鼓膜有没有穿孔。 如果急性中耳炎发作的时候耳膜没有破坏,耳朵因为炎症脓性分泌物的潴留会出现剧烈的耳痛。这种情况下突然间耳痛消失然后流脓,也提示有可能出现鼓膜的穿孔。因为里面的脓液已经排出来,压力减轻,疼痛也就缓解了,具体鼓膜穿孔的判断还是要根据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来判断。
    2023-08-03
  • 鼓膜穿孔是什么意思(视频)

    鼓膜穿孔是什么意思
    鼓膜就是老百姓说的耳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分为三层结构,包括上皮层、纤维层和黏膜层。鼓膜的主要作用是传导声音,因为薄膜可以通过震动把声波通过听小骨传到感音结构引起听力。鼓膜穿孔就说明骨膜的完整性被打破,比如外伤或中耳炎导致鼓膜出现破洞,可能会影响到鼓膜的传音功能,所以鼓膜穿孔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听力下降。 此外,鼓膜还有一定的阻挡和保护作用,阻隔外耳道和中耳腔。骨膜穿孔后如果进水,容易通过穿孔的鼓膜感染到中耳腔而引起中耳炎的反复发作。所以鼓膜穿孔最好去医院就诊,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2023-08-03
  • 耳膜穿孔一定要手术吗(视频)

    耳膜穿孔一定要手术吗
    无论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残留的鼓膜穿孔,还是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孔长期没有愈合,均建议尽量采取手术进行修补。中耳腔本身属于相对无菌的环境,而当鼓膜残留穿孔后,外界的脏东西,以及细菌、病毒等,可能会通过穿孔进入中耳腔,继而引起反复的炎症感染,长期如此便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头晕,甚至部分其他并发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神经性损伤再做鼓膜修补手术,通常只能修补穿孔,而对于引起的耳鸣,以及头晕、神经性听力下降等症状,则无法挽回。总而言之,对于鼓膜穿孔无论是炎症引起,还是外伤引起,均建议患者应尽早进行鼓膜修补手术。
    2023-08-03
  • 耳膜穿孔流脓的后果(视频)

    耳膜穿孔流脓的后果
    耳膜穿孔流脓如果在急性期,患者会引起耳鸣、听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烧。若急性期控制不好,细菌感染非常严重,会导致一系列耳内外并发症,如引起中耳急性发炎之后,会导致乳突炎,还可以影响面神经,导致面瘫,或导致迷路炎,形成眩晕等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可出现直接侵犯到颅内,引起硬膜下脓肿、硬膜外脓肿、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若患者耳膜穿孔长期治疗效果不好,会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出现长期耳朵流脓,并且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如果出现胆脂瘤,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外并发症。所以当耳膜穿孔、流脓时,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在急性期通常会给予抗炎药物口服以及局部滴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
  • 耳膜穿孔睡姿注意事项(视频)

    耳膜穿孔睡姿注意事项
    发生耳膜穿孔,对睡觉的姿势无特别的要求,平躺、侧卧都可以。如果是外伤引起的耳膜穿孔,需注意避免耳朵进水。同时需避免吃辣椒、擤鼻涕。耳朵进水容易引起耳膜感染,进食辣椒或辛辣刺激食物容易使耳膜出现炎症反应。若擤鼻涕力量过大,也可以造成穿孔更大。因此外伤引起的耳膜穿孔要注意预防感染,让穿孔慢慢长肉,部分小穿孔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长肉。但如果是较大的穿孔,3个月后检查时发现穿孔尚未长肉,则需做耳膜修补手术,睡觉姿势则平躺、侧卧都可以。如果是由于中耳炎引起耳膜穿孔,则需要检查内耳是否有胆脂瘤。若内耳只有单纯的炎症,并无胆脂瘤,患者则需要保持干耳6个月,6个月后也可以做耳膜修补手术。
    2023-08-03
  • 耳朵出血了怎么办(视频)

    耳朵出血了怎么办
    耳朵出血的处理方法如下: 1、耳道损伤:挖耳朵时耳道皮肤擦伤,或者鼓膜穿孔造成耳朵出血,这种情况耳朵出血并不严重。耳道擦伤可以拿棉签,或者用干净的药棉按压,可以止血; 2、外耳道肿物、外耳道肉芽:会出现耳朵出血的情况,也可以按压几分钟。如果血止不住,应到医院进行治疗,耳道如出现血管瘤,血不容易止住,需要到医院取活检确诊之后,尽早手术治疗; 3、大疱性鼓膜炎、急性中耳炎:会出现耳朵出血的情况,这种出血多不严重,可以用填塞耳道口、压迫的方法进行止血; 4、中耳肿瘤:会出现耳朵出血、听力下降、耳鸣、头晕、面瘫等症状,出血不多,会有分泌物带血的情况。如果反复出血,或者少量分泌物带血,应尽早到医院诊断。
    2023-08-03
  • 人工耳蜗手术的护理(视频)

    人工耳蜗手术的护理
    人工耳蜗术前主要是避免感冒,避免发烧,因为感冒、发烧不适宜做手术,主要就是这样。术后要注意避免感染,避免剧烈晃动、移动头位,避免头外伤,这都很重要。另外要避免经常感冒、发烧,感冒、发烧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炎有可能对人工耳蜗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注意避免头外伤,因为人工耳蜗有一部分是在头皮下,如果是头外伤,有可能对于人工耳蜗直接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功能,甚至有时候需要取出。另外平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有可能因为剧烈运动而产生耳蜗的移位,也有可能造成耳蜗的功能障碍。因为人工耳蜗,有的是颅内、颅外是有沟通的情况,这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局部潮湿而继发感染,这个情况少见。现在一般头皮完整,头皮不完整的病人要避免感染,头皮是完整的病人一般不会再继发感染。同时其他的听力保护因素也要注意,还要注意避免接触噪音,避免毒性药物使用。
    2023-08-03
  •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如下: 1、耳痛:儿童耳痛较为明显,且好发于夜间,成人耳痛则不明显,可局部滴用抗生素药水,1-2天后即可缓解; 2、耳闷:中耳腔积液较多时,患者感觉听东西时耳朵仿佛隔了一层东西,抽掉积液后,患者的耳闷症状即刻减轻; 3、耳鸣:由液体在中耳腔内流动导致,可随着患者的体位改变而改变; 4、听力下降。
    2023-08-03
  • 分泌性中耳炎延误治疗会怎样(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延误治疗会怎样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较好;如果延误治疗,除了会引起传导性的听力下降以外,还会引起中耳腔积液,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以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等。患者可通过鼓膜穿刺、扁桃体或腺样体的切除、局部用药、鼓室成形术等方法来进行治疗。临床上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2023-08-03
  •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怎么治疗(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怎么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各异。多由鼓室内积液所致,人体鼻腔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连,各种原因导致咽鼓管不通,均会引起耳内负压、产生分泌物,最终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成人常见鼻咽部以及周围器官肿瘤压迫或咽鼓管本身功能差、肿胀所致。儿童多见腺样体肿大或反复鼻窦炎引起咽鼓管不通所致。临床建议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解除压迫、畅通咽鼓管,中耳炎症状随之好转。必要时进行中耳置管手术或穿刺、切开,改善中耳炎的症状。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