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 急性胰腺炎的表现(视频)

    急性胰腺炎的表现
    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危重疾病,通常将急性胰腺炎分成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情较轻,胰腺发生轻微肿胀,同时伴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当出现严重胰腺炎时即称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腺组织可能会出现坏死,同时伴有出血。 胰腺主要分泌消化酶,正常情况下胰酶处于酶原状态,既无活性也不会对胰腺进行自身消化。但当发生炎症时,胰酶会被激活,对胰腺自身产生消化作用,导致胰腺坏死、出血加重,同时产生恶性循环。临床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包括发热、低血压、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甚至死亡。
    2023-08-03
  • 溺水昏迷醒的几率(视频)

    溺水昏迷醒的几率
    溺水发生后,人们因为惊恐或者是恐慌,或者是由于寒冷的刺激会引起一气道的强烈痉挛,或者是因为本能屏气,使气流很难以进入体内,当憋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低压血症必须张嘴呼吸,所以这时水分会流入到呼吸道。不管是干性淹溺还是湿性淹溺,机体都会因为缺血缺氧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潴留产生酸中毒。大脑是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所以病人可以很快进入意识障碍状态,甚至是昏迷。一般刚没入水很快被救起,机体缺氧的时间不长,可能很会苏醒。 大脑缺血、缺氧超过5分钟,损伤不可逆。如果救起的时间过长,甚至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大脑缺血、缺氧的时间会更延长,损伤会更严重。超过10分钟心肺复苏即使成功,脑组织的死亡也会先于心肌。所以即使有的病人经过心肺复苏有心跳和呼吸,大脑细胞组织损伤也不可逆,所以也就不可能清醒,临床上称为生物学死亡。
    2023-08-03
  • 休克卧位是什么样的(视频)

    休克卧位是什么样的
    休克卧位也称为休克体位,是指下肢抬高15-20度,头部抬高20-30度。休克卧位是休克治疗的一般性措施,一般性措施中除需摆出休克卧位外,还需给予患者吸氧、保温,必要时还会给患者进行镇静治疗。除一般性措施外,休克的治疗方式还包括积极输液、补液,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具体如下:1、积极输液、补液:补充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因为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休克,其根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因此对于发生休克的患者,需积极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临床常用盐水类的晶体液,以及羟乙基淀粉、血浆制品类的胶体液;2、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在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同时,需积极纠正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因为发生休克时患者会出现乳酸堆积,而导致比较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碳酸氢钠类的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3、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比如常用的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等,上述药物的使用可以维持患者的正常血压;4、针对病因治疗:如感染中毒性休克,需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需积极输血、输液。过敏性休克,需积极应用肾上腺素等。
    2023-08-03
  •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视频)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休克急救措施包括一般护理、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药物治疗等,具体如下:1、一般护理:要保证患者处于休克卧位,休克卧位指的是下肢抬高15-20度,头部抬高20-30度,同时予以患者吸氧、监测,必要时给予患者镇静、镇痛治疗;2、补充血容量: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根本病理、生理学改变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所以对于休克的患者要积极补液,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临床上常用的补液包括生理盐水等晶体液,还有血浆、羟乙基淀粉等胶体液;3、纠正酸中毒:发生休克时患者体内乳酸大量堆积,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必要时要予以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纠正酸中毒的治疗;4、药物治疗:给予患者血管活性药,如常用的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能够提高患者血管收缩性,维持血压;5、对因治疗:常见的休克病因包括失血、失液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还有严重感染、严重过敏、疼痛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还有心肌梗死、心肌炎导致的心源性休克,以及肺栓塞等导致的梗阻性休克,要针对病因给予对因治疗,才能够从根本上逆转休克。
    2023-08-03
  • 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视频)

    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
    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低血容量性休克:又称为失血性休克,比如车祸、刀扎伤、枪击伤等,如果出现肝、脾脏损伤,处理不及时,失血量较多,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临床上部分失血性休克难以及时发现,比如女性进行避孕措施后出现宫外孕,对于孕龄女性,出现腹痛、血压下降时,要追查怀孕状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主要的诊断方法是超声检查,观察腹腔内是否含有大量积液,通过穿刺可以诊断明确;2、感染中毒性休克:与严重的感染有关,分为低排高阻型和高排低阻型,不同感染性休克发生的原因不同,患者多会存在明确的感染病灶以及全身发热感染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淡漠,一定要及时就诊,防止因休克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2023-08-03
  • 突然休克是什么原因(视频)

    突然休克是什么原因
    患者突然出现休克,原因比较容易排查,具体如下: 1、如果突然发生休克,很可能有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以及心律失常等; 2、脑源性休克,比如突然出现脑出血、脑梗塞导致脑源性休克; 3、突然出现大面积肺梗塞、低氧血症导致休克,属于肺源性休克; 4、理化原因导致休克,比如低体温或者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都可以导致休克。 一旦突然发生休克,主要从心脏、脑、肺以及物理化学原因进行寻找,找到病因后即可启动病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休克抢救成功率。
    2023-08-03
  •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视频)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小动脉的收缩引起微循环,毛细血管的灌流减少,组织循环中出现缺氧。同时由于缺乏营养物质的供应,微循环的细胞会出现缺氧代谢,而产生乳酸堆积。如果乳酸堆积到一定程度,同时由于血流减少不能及时吸收,有可能诱发或导致酸中毒。休克是指因为人体的血流量极其不足,包括失血性或者梗阻性,导致组织微循环灌不良,所引起病理生理综合征的状态。休克的核心特点是血流量不足,导致组织的灌注减少,导致组织缺氧和缺少营养物质,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乳酸堆积微循环障碍,最后引起一系列的凝血系统,或者是结构损伤表现。缺血、缺氧是休克的真正实质和核心,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障碍,也是休克的重要特点。因此,关于休克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微循环以扩张血容量,扩张血管能够改善组织的微循环,以恢复组织的灌注。
    2023-08-03
  • 休克急救的正确方法(视频)

    休克急救的正确方法
    发生休克后要立刻开始抢救,否则将会危及患者生命,休克急救包括休克体位、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纠正原发病等,具体内容如下:1、休克体位:指下肢抬高15-20度,头部抬高20-30度,此为休克体位;2、补充血容量:各种原因休克均会导致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休克抢救中,需要及时、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即液体复苏、输液,目前临床液体主要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晶体液以生理盐水常见,胶体液以万文常见即羟乙基淀粉,包括血浆制品等,休克时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哪种较好,目前临床上没有统一结论,根据患者休克原因、程度、丢失液体成分决定优先输注哪种液体;3、血管活性药物:在充分液体复苏基础上,如果患者血压仍偏低,此时需要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即升压药,比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维持患者血压;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各种原因休克均会导致患者乳酸堆积,发生明显代谢性酸中毒,pH值较低,此种情况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需要积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5、纠正原发病: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以及分布休克,根据不同休克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023-08-03
  • 食物中毒会死吗(视频)

    食物中毒会死吗
    食物中毒后会出现患者死亡的情况,但并非所有食物中毒都有生命危险,这主要与中毒程度、个人体质有相关性。部分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后,通过大量喝水以及呕吐方法排毒,并及时就医,可能没有危险。但部分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可能就会出现威胁生命的其他症状,甚至引起多脏器损伤,此时就存在一定危险,所以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食物中毒可以预防,如木耳泡发时间过久再食用,可能会出现严重中毒症状,以及食用没烹饪熟的扁豆也可能出现中毒。因此中毒性疾病仍以预防为主,避免导致不良结果。不要因为觉得浪费粮食就食用过期食物,哪怕一个或半个咸鸭蛋,在冰箱中放的时间过长,都可能被污染,食用后也会引起重症感染、休克甚至生命危险。食物中毒是否有危险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可自行判断,应及时就医。
    2023-08-03
  • 蛋白质中毒有什么症状(视频)

    蛋白质中毒有什么症状
    生活中经常会进食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大部分人不会有特殊表现和症状。有部分人食用特定的蛋白质,或含优质蛋白的鸡肉,有可能会出现中毒表现,也是蛋白质的过敏表现,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严重的蛋白质中毒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出现胸闷、气促,可能还出现呼吸困难。部分特殊人群进食太多蛋白质也会有影响,如肝功能衰竭或肝功能障碍的病人进食大量蛋白质,蛋白质分解成为氨基酸后,可以出现蛋白质中毒,从而出现血氨增加,称为氨性昏迷。蛋白质过敏的人,也要避免食用蛋白质,特异体质的孩子可能会牛奶过敏,也会出现腹泻情况,不适宜食用蛋白质。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