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龙

  • 右位主动脉弓会自愈吗(视频)

    右位主动脉弓会自愈吗
    右位主动脉弓为正常现象,因此不存在自愈与否。多数人群的主动脉走行为从左往右,然后在从弓部左方向下,因此称为左弓,右弓则为主动脉从弓部右方下降。右位主动脉弓不属于疾病,为人身体发育的自然主动脉走行,对机体的生理没有任何影响。 人们应关注主动脉弓是否存在狭窄。主动脉包含三个分支,分别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上不同位置的狭窄会引起机体不同的变化,当右位主动脉弓合并主动脉弓狭窄或合并主动脉功狭窄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处理。综上,单纯的右位主动脉弓为正常情况,因此无所谓自愈与否。
    2023-08-02
  • 儿童肺动脉突出正常吗(视频)

    儿童肺动脉突出正常吗
    多数儿童肺动脉突出为不正常现象,但也有小部分患者的肺动脉突出为正常现象。肺动脉瓣隆突或肺动脉突出为形态学表现,拍片显示的是平面图像,不是立体图像。因此,如果改变拍摄角度,可能其他部位会出现隆突,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隆突就是正常的。 但多数肺动脉隆突提示患儿存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左向右分流的心脏病,从而导致肺血增多,肺动脉扩张,最终在胸片上表现为肺动脉隆突。此时建议先通过心脏超声明确孩子是否存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等心脏方面的疾病。多数单纯的肺动脉突出属于正常现象,但少数患儿可能患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只能依靠药物治疗。
    2023-07-31
  •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置在哪(视频)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置在哪
    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心脏听诊区包括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等,主要如下: 1、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2、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3、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4、三尖瓣听诊区位于胸骨下端剑突的位置; 5、二尖瓣听诊区位于心尖处。 临床上进行听诊时,第一听诊区没有杂音,但第二听诊区出现杂音,在诊断学上具有参考意义。
    2023-07-31
  • 肺动脉反流怎么治疗(视频)

    肺动脉反流怎么治疗
    肺动脉瓣反流的常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反流指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存在间隙,以下方法均可使其恢复正常: 1、将交界缩小或将肺动脉瓣扩张,交界缩小后肺动脉瓣即可关闭完全; 2、在严重的情况下,如孩子合并心内膜炎时,肺动脉瓣出现溃烂,此时不能通过手术使其成形,只能使用人工瓣膜代替原来的肺动脉瓣,即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否则血液会全部反流至右心室,从而导致心衰。该技术可以将2cm的肺动脉瓣缩小后通过股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房,然后从右房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室,最终抵达肺动脉瓣,然后将瓣膜再释放至肺动脉瓣环的位置,达到瓣膜的置换。 综上,肺动脉瓣反流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的瓣膜成形或瓣膜置换手术,另外还有最新介入下的心导管下肺动脉瓣置换术。
    2023-08-01
  • 肺静脉狭窄能自愈吗(视频)

    肺静脉狭窄能自愈吗
    肺静脉狭窄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自愈可能性较小。但即使出现肺静脉狭窄,也无需紧张。肺静脉分支较多,左侧常规分支包括左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右侧肺分三叶,即上叶、中叶、下叶,因此肺静脉在右侧分为三支。 肺静脉变化变异较多,如右上肺、右中肺的静脉混合后通过右下肺的静脉进入左房。 先天性的肺静脉狭窄多为单发,如果患儿没有临床症状,一般可不进行外科处理。只有严重的肺静脉狭窄的患者、肺静脉狭窄术后肺静脉梗阻、出现继发性肺炎、肺动脉高压等,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综上,肺静脉狭窄的患者首先应评估病变程度,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及发病原因考虑是否进行手术。
    2023-08-01
  • 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3mm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3mm是怎么回事
    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3mm意思为患者心脏存在一个直径3mm的房间隔缺损。3mm的房间隔缺损,其实不必紧张,应根据孩子年龄进行处理,其中1岁以内的婴儿,如果有3mm的房缺,有自愈的可能,进行随访观察即可。临床上有患儿8个月时房缺2.8mm,随访1年后房缺缩小为1.4mm,继续随访1年后,房间隔缺损已经在超声下看不到了,即已经愈合了。 综上,对于存在房间隔缺损的患儿,如果是刚出生或1岁龄的小婴儿,进行随访即可。如果随访过程中孩子生长发育、喂养等没有受到影响,则继续随访。因为从临床角度而言,1岁以内的小房间隔缺损容易自愈,但1岁以后,则自愈的概率较小。因此,学龄前如果仍然存在房间隔缺损,需前往医院进行处理。
    2023-08-02
  • 主动脉弓右弓左降是什么意思(视频)

    主动脉弓右弓左降是什么意思
    从前到后观察心脏时,主动脉弓从心脏右边伸出,在心脏左边向下延伸,称为右弓左降。但部分人群与多数人群相反,为左弓。主动脉弓的位置变化,左弓、右弓其实并不重要,均为正常现象,主要应观察机体的血管是否出现狭窄或离断。 主动脉是给全身供血,降主动脉则给下半身供血。因此,一旦发生狭窄,就会导致机体下半身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肠道阻塞、坏死、感染等症状。综上,主脉弓的位置变化一般不会引起疾病,但如果主动脉出现狭窄、离断,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2023-08-02
  • 4岁卵圆孔未闭会自愈吗(视频)

    4岁卵圆孔未闭会自愈吗
    4岁患儿的卵圆孔未闭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多数孩子卵圆孔能够自己闭合,但只针对刚出生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圆孔未闭自愈的概率越来越小。随访数据显示,1岁以后卵圆孔未闭自愈的概率仅为10%-20%,4岁时,患者所有的心脏结构基本定型,几乎不会自愈。 4岁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建议进行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该手术不会产生伤口,而且手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没有辐射。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成年后的中风有关。因此,建议4岁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及时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2023-08-02
  •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是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为正常的超声发现,因为所有的胎儿都有卵圆孔,用于沟通左房和右房。在胎儿期,胎儿的肺没有扩张,右房的静脉血通过卵圆孔进入左房,然后通过左房、左室、主动脉进行回流。胎儿出生以后,卵圆孔则会逐渐闭合。 但刚出生的孩子卵圆孔尚未闭合完全属于正常现象,胎儿出生后,绝大部分的卵圆孔未闭均会逐渐闭合,恢复正常,只有少数的卵圆孔未闭不会自愈。部分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与中老年后发生脑梗塞有关。因此,新生的卵圆孔未闭不用进行处理,随访观察即可,如果孩子长大后,卵圆孔仍未闭合,则应考虑进行相应处理。
    2023-08-02
  • 婴儿卵圆孔未闭怎么治疗(视频)

    婴儿卵圆孔未闭怎么治疗
    婴儿卵圆孔未闭无需治疗。卵圆孔为胎儿时期的正常结构,孩子出生以后,机体从胎儿循环变为正常的心脏循环,此时左房、左室血液增多,因此卵圆孔会压向右侧,一段时间后,卵圆孔就会自然闭合。即使卵圆孔没有闭合,也不会对孩子产生较大影响,因为此时卵圆孔大多较小,随着年龄的增长仍有愈合的可能。 如果3岁以后卵圆孔仍然未闭,同时伴有血液分流,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超声引导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不会产生伤口,也没有辐射,同时还能避免潜在的风险,是较好的选择。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