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

  • 幼儿急疹症状(视频)

    幼儿急疹症状
    幼儿急疹又称为婴儿玫瑰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疹性传染性疾病。幼儿急疹的潜伏期为7-17天,起病比较急,没有前驱症状,体温突然升高,可以达到39℃-41℃,持续3-5天以后体温骤降。退热后病儿全身出现皮疹,最初表现在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全身,以腰部和臀部较多,其次为头部、颈部、上臂等部位,而面部、肘部和膝部以下部位比较少见。皮疹为充血性玫瑰色丘疹,在24小时内出齐,1-2天以后完全褪尽,皮疹消褪以后没有脱屑,也没有色素沉着。在发病期间,患儿的精神状态良好,少数患儿可以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鼻咽炎较多,消化道症状多为恶心,呕吐。
    2023-08-02
  • 血管炎传染吗(视频)

    血管炎传染吗
    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的炎症与破坏为主要改变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血管炎可以是单发疾病,也可以是某一疾病临床表现之一,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感染等。其本身也可以引起多系统脏器的功能障碍,也可以是局限于某一器官。因此,血管炎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导致血管炎的疾病是有传染性,如乙肝病毒感染等,就具有一定传染性,但血管炎本身是不具有传染性。
    2023-08-01
  • 血管炎的初期症状是什么(视频)

    血管炎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血管炎就是指在血管壁以及血管的周围出现炎细胞,并且多伴有血管的损伤,也常被称为脉管炎。血管炎在早期阶段,症状一般比较轻,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的麻木、发凉、怕冷、沉重,指尖针刺样疼痛的感觉。当血管炎发生在下肢时,常常还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性疼痛,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症状,但是患者的全身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此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明确疾病,并进行对症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023-08-01
  •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突然肿胀,患者局部感觉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仅感到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一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位置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最容易发生血栓的部位,但是有时常被漏诊,常见的症状有小腿部疼痛及压痛、小腿部轻度肿胀或者肿胀不明显; 2、股静脉血栓形成:绝大多数股静脉血栓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是少数股静脉血栓也可以单独存在。体征为在内收肌管部位、腘窝部和小腿深部均有压痛。患侧小腿及踝部常常出现轻度水肿,患肢静脉压较健侧升高2-3倍等。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部分患者无特异性症状,根据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可以选用下列检查以确诊: 1、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超声波检查等,其中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对检查小腿深静脉血栓比较敏感,超声波检查对检查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价值; 2、上行性静脉造影:可以了解血栓的部位和范围; 3、造影X线片:常显示静脉内球状或蜿蜒状充盈缺损,或者静脉主干不显影,远侧静脉有扩张,附近有丰富的侧支静脉,均提示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等有关,因此可以针对其病因进行预防,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手术后如果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30°,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者被动运动,比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 2、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例如穿弹力袜等; 3、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血管的损害; 4、使用造影剂的患者,造影结束后将患者患肢抬高,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以及血肿,患肢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情况,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 5、术后需要遵医嘱,保证给予病人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2023-08-02
  • 小耳再造出院后还需要注意什么(视频)

    小耳再造出院后还需要注意什么
    小耳再造出院后3-6个月内要注意保护患侧耳,外出时要打伞、戴帽子、防晒,避免压迫患侧耳,洗头发、洗脸时应注意防止水进入耳道,必要时可使用耳塞;若睡觉时易不小心压迫患侧耳,可在睡觉时使用保护性敷料,即使有轻微的压迫,敷料也会产生保护性作用;若发现患侧耳出现泛黑症状或有感染倾向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2023-08-03
  • 血管炎的病因(视频)

    血管炎的病因
    目前只明确血管炎的少数病因,主要是因为损伤因素导致血管发生炎症后,引起血管本身发生疼痛、出血,影响其他组织的供血。具体的损伤因素有: 1、乙型肝炎病毒已证实是多种血管炎的病因,另外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都能引起血管损伤; 2、药物反应会直接损伤血管细胞,导致细胞坏死引发血管的炎症反应; 3、如果发生血管内部感染,如留置针头感染,会在血管处发生免疫反应,从而造成血管损伤; 4、在输血时错误输入异种血清直接导致变态反应,会发生严重的血管破坏。
    2023-08-01
  • 血管炎护理提醒(视频)

    血管炎护理提醒
    血管炎患者的治疗虽然重要,但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护理需要注意的大体有以下几点: 1、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破损处避免沾水。最好穿纯棉贴身衣裤,要勤剪指甲不要抓挠,防止感染; 2、关节疼痛明显时,应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和剧烈运动。绝对卧床患者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尽量避免皮损处受压,防止压疮或病情加重; 3、尽量避免使用易诱发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异体蛋白等; 4、血管炎患者禁止热敷、理疗以及超过40℃水温的泡浴,更不能进入桑拿蒸房; 5、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深睡眠时间不能低于7小时,儿童不能低于8小时。
    2023-08-01
  • 血管炎饮食提醒(视频)

    血管炎饮食提醒
    血管炎跟饮食也有一定的关系,健康人应注意均衡饮食,患者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食物,利于康复。具体的饮食建议有: 1、健康人应该保持饮食能量平衡、全面摄入多种营养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2、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摄入会导致过敏的食物; 3、患者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烹饪方式; 4、戒烟酒,尽量不吃海鲜等食物,以防加重过敏反应; 5、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必要时要禁食。有腹痛表现的应注意温度,忌食生、冷、硬、不消化食物。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