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 抑郁障碍能治好吗(视频)

    抑郁障碍能治好吗
    抑郁障碍可以治愈。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品种多样且安全有效,已有临床佐证且在临床上已经大量使用; 2、心理治疗:如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目前来讲是专业且有效的; 3、认知行为治疗; 4、音乐治疗; 5、运动治疗。
    2023-07-30
  • 抑郁障碍挂什么科(视频)

    抑郁障碍挂什么科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抑郁障碍患者常伴随疼痛、胸闷、心慌等躯体症状,多数患者会选择到综合科室就诊,如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甚至妇产科。但严格来讲,抑郁障碍属于精神医学范畴,建议患者到精神医学专业机构就诊。
    2023-07-30
  • 躯体形式障碍严重吗(视频)

    躯体形式障碍严重吗
    躯体形式障碍不属于重症精神疾病范畴,但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非常痛苦: 1、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2、少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病程迁延难愈,躯体形式障碍严重; 3、严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影响日常生活、职业发展,需要住院治疗。
    2023-07-30
  • 复发性抑郁障碍怎么办(视频)

    复发性抑郁障碍怎么办
    复发性抑郁障碍应注意以下事项: 1、复发性障碍可以临床痊愈,建议患者积极治疗; 2、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应了解复发的早期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规范服药,全病程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抑郁障碍的复发率; 4、建议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并长期坚持; 5、建议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与家庭和社会建立良好沟通。
    2023-07-30
  •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是什么(视频)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如下: 1、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的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差等症状,通常和剂量有关系; 2、过敏反应:主要包括风疹和轻度的皮疹; 3、听力暂时损害:多发生于肾功能不是很好而且用药剂量比较大的患者; 4、有出现肝功能损害、黄疸的报道; 5、在患者运用红霉素眼膏之后偶尔也会出现眼睛疼痛、视力改变、持续性发红或者刺激感等过敏反应。 以上主要是眼膏剂型的不良反应,口服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听力损害以及过敏反应。
    2023-08-03
  • 抑郁障碍挂什么科?(音频)

    抑郁障碍挂什么科?
    讲解医师:陈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在当前情况下,抑郁障碍的患者常常就诊在综合科,因为抑郁障碍的患者常常伴随着会有一些疼痛或者胸闷、心慌这样的一些躯体的症状,因为这些相应的症状而到综合科对应的一些科室,比如说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甚至妇产科去就诊。但是严格来说,抑郁障碍是属于精神医学的范畴,建议相关的患者是要到精神医学专业的机构去就诊。
  • 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视频)

    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
    抑郁障碍临床表现如下: 1、情感症状: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症状达到两周,影响患者生活、工作; 2、躯体症状:食欲下降、失眠、体重减轻、性欲减退; 3、认知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严重患者会出现消极观念,产生自杀行为。
    2023-07-30
  • 抑郁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抑郁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涉及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因素: 1、生物因素:抑郁障碍呈多基因遗传;脑内神经递质异常,可有神经影像学改变; 2、心理因素:抑郁障碍患者常有负性生活事件,如早年生活环境差或不良养育模式; 3、社会因素:生活节奏快或竞争激烈容易患抑郁障碍。
    2023-07-30
  • 躯体形式障碍的症状(视频)

    躯体形式障碍的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如下: 1、常有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胃肠道不适,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如胸闷、心慌等; 2、对于难以消除的症状,患者常有漫长的就医史,但化验检查均无异常,常与家属因就医发生分歧,易产生无助、孤独的情绪。
    2023-07-30
  • 怎么预防热性惊厥(视频)

    怎么预防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是小儿比较常见的一个急症,最常见于6个月-5岁的孩子。患儿在发热同时出现全身强直性的抽搐,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抽动,可以伴有口吐白沫、口唇发绀。一般持续1-3分钟即可缓解,但也有惊厥状态持续时间较长的严重情况。在临床中碰到反复抽搐的小孩应给予一些指导。一般没有家族史的孩子一次抽筋之后,第二次抽筋的可能性要小一点,一般是20%。如果抽筋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对大脑有影响,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也就是中国最近的小儿热性惊厥的指南,提出了间歇性的预防惊厥发作的方法: 1、一般在孩子出现发热,体温>37.5℃的时候,就要给予地西泮口服的治疗,一般是0.5-1mg/kg,每天的量分成3次,每8小时口服。一般1-2次即可,最多不超过3次; 2、控制体温。一般热性惊厥的孩子对发热的耐受相对较低,所以应积极退热。一般体温在38℃-38.5℃的时候,要给予退热药的治疗; 3、在发热期间不要刺激患儿,不要喝可乐、咖啡或者巧克力等刺激的饮食,因为这种食物可能会诱发惊厥。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