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莼

  • 治疗视网膜脱离有哪几种手术(视频)

    治疗视网膜脱离有哪几种手术
    临床上治疗视网膜脱离常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外路手术,即从巩膜进行手术;另一种是内路手术,即从玻璃体进行手术,又称为玻璃体切割术。气液交换术是玻璃体切割术的步骤之一,其治疗效果取决于病变范围、有无累及黄斑等。 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过程不可逆,如果患者就诊时视网膜脱离时间较长,手术也难以完全恢复正常视力。所以玻璃体切割手术或巩膜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还应根据其病程而定。此外,气液交换术把视网膜复位后还要填充气体或硅油,需要患者保持一定体位一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般手术结束的时候,医生都会告诉患者向哪个方向侧卧,或是否需俯卧位。通过体位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或外路手术,患者视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023-08-03
  • 玻璃体混浊是什么造成的(视频)

    玻璃体混浊是什么造成的
    玻璃体混浊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发病原因如下: 1、生理性原因:由于玻璃体液化引起,因玻璃体本身是果冻样物质,含有丰富的胶原,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外力作用,玻璃体发生液化,会在眼前形成飘浮的物质。光照进玻璃体时,这些物质在里面流动,会感觉看东西眼前有飞蚊,部分会表现为闪光感,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产生; 2、病理性原因:最常见的是葡萄膜炎,葡萄膜炎发生时有大量炎性细胞在玻璃体内飘浮,患者自觉眼前雾蒙蒙,有的患者甚至觉得像下雪样。部分肿瘤、寄生虫也会引起玻璃体不同程度的混浊。所以如果看到眼前有移动性黑影,应及时到眼科来检查,排除病理性玻璃体混浊。
    2023-08-03
  • 玻璃体混浊会引起眼睛看不见吗(视频)

    玻璃体混浊会引起眼睛看不见吗
    玻璃体混浊是否会失明取决于混浊的程度。一般少量的玻璃体混浊是不会引起失明,患者无需过分担心,如果是由于玻璃体出血引起的混浊,有可能出现失明。如果是少量的玻璃体混浊,通过休息或使用改善眼部循环的药物即可缓解症状;如果玻璃体混浊较多,可以通过激光打散混浊物质,缓解症状;如果是大量玻璃体混浊,尤其是玻璃体出血,患者要尽早进行手术干预,否则积血的吸收会引起视网膜的脱离。 因此对于玻璃体混浊,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因进行相应处理。玻璃体混浊的患者也不用过分担心,如果在医院检查之后,医生诊断只是一个生理性情况,不是很严重,只要注意休息,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给予不同的建议。
    2023-08-0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由于患儿出生月份过低,视网膜血管还没有完全发育引起的一种眼科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否治好取决于病程,具体如下: 1、正常情况下,视网膜血管是从视神经长出,由于患儿早产,视网膜的血管可能没有完全长好,可以先观察或使用抗VEGF药物治疗,抑制眼内因缺氧引起的新生血管的因子,部分患儿的视网膜血管可继续发育到鼻侧边缘,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 2、如果患儿就诊时已经出现视网膜脱离,或发生较严重的出血,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也难以获得治愈。 因此,对于早产儿,现在常规要进行眼底的检查,明确眼底血管的发育情况。
    2023-08-03
  • 预防视网膜脱落的方法(视频)

    预防视网膜脱落的方法
    预防视网膜脱落需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高度近视、外伤或眼底病变的患者,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对于高度近视和老年患者,建议定期检查眼底。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玻璃体的液化、眼轴增加,视网膜相对较薄,会看到变性区,如果能够早期发现,通过激光封闭变性区,防止视网膜裂孔产生,从而防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2、对于外伤患者,因为外伤的外力作用,当时并没有出现视网膜脱离,但随着病程的发展,视网膜逐渐发生脱离,所以对外伤的患者也要进行定期随访; 3、对于眼底病变的患者,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早期进行激光或使用抗VEGF药物治疗,可能不会发展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从而出现增殖性视网膜脱离。 因此,对于原有眼底病变的患者,也要定期随访,早期预防和治疗。
    2023-08-03
  • 视网膜脱落的征兆有哪些(视频)

    视网膜脱落的征兆有哪些
    视网膜脱落早期,部分患者表现为大量飞蚊、闪光感,因玻璃体和视网膜之间有牵拉,会引起闪光感;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如果视网膜发生脱离的范围较大或已出现局部遮挡,可出现眼前黑影,且黑影固定不动。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其严重程度要根据脱离的范围、有无累及黄斑、裂孔大小、裂孔部位以及裂孔数目有关系。通常来说,如果裂孔只有一个且脱离范围比较小,可进行激光治疗;如果裂孔数目较多、脱离范围较大,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因此,一旦发现眼前有大量飞蚊、闪光感或视力下降,特别是某一个地方看东西有遮挡,应及早到医院来进行检查,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2023-08-03
  • 视网膜脱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视网膜脱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原因与其分类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上有一个裂孔,液化的玻璃体顺着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引起视网膜脱离; 2、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常见于眼内肿瘤、Coats病、寄生虫,导致视网膜渗出,形成视网膜脱离; 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因眼底出血,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阻塞,导致大量出血,出血吸收后形成增殖膜,增殖膜牵拉视网膜,从而引起视网膜脱离。 因此,对于视网膜脱离,首先要明确其发病原因,才能进行对应的治疗。
    2023-08-03
  • 玻璃体混浊怎么检查(视频)

    玻璃体混浊怎么检查
    玻璃体混浊的检查方法如下: 1、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在裂隙灯下通过前置镜观察玻璃体,如果有玻璃体混浊,可以看到飘浮的物质,需明确是细胞或代谢物质; 2、眼部B超:正常情况下玻璃体呈透明状态,B超没有回声;如果发生玻璃体混浊,可看到玻璃体腔的回声,特别是有出血时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回声;B超能提供影像学的诊断,能判断玻璃体混浊的范围,或为整个玻璃体混浊,或者局部的混浊。 因此,玻璃体混浊的检查主要是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和B超的检查,两项检查互为补充。此外,裂隙灯下用前置镜观察可以看到玻璃体内是炎症细胞还是漂浮的血,还是本身的玻璃体混浊。而B超只能提供一个影像学的诊断,不过B超也能判断玻璃体混浊的范围,是整个玻璃体的混浊,还是某一个局部的混浊。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病程,可分为增殖期和非增殖期,与之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糖尿病的病程和血糖控制。一般来说,血糖控制不佳如果超过5年以上,有1/3的患者都会发生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如果超过10年,有50%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因此,应控制血糖,同时监测眼底。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高血糖引起的眼部缺氧,所以血糖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是糖化血红蛋白,而全身的因素如血脂和血压,也会引起眼底视网膜供氧情况出现异常。 在生活中,一旦患者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应及时去眼科进行眼底检查,观察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通过局灶性激光,改善病程。如果发生糖尿病已经超过5年以上,建议患者每年要检查一次眼底。如果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发生,还要进行造影检查。因此,糖尿病的患者除对自己的血糖和病程控制外,还应常去眼科进行眼底检查。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表现(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表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一种并发症,对视网膜产生一定的损害,可引起微动脉瘤和视神经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不同阶段,眼部的表现不一样。初期微动脉瘤引起的少量出血进入玻璃体腔,患者会感觉眼前有一些飘浮物。如果出现黄斑水肿,因黄斑结构对视力较敏感,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的表现。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新生血管的产生,就会引起大出血,出血进入玻璃体腔,患者可能表现为突然失明。病变发展到最后,会引起视网膜前的增殖,形成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应及时进行干预。 总体来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眼部的表现是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对眼部的症状表现不一样。因此,糖尿病一旦发生,应积极进行眼底的检查,因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可见,如果检查发现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通过及时的治疗可以改善眼部症状。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