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哲锋

  • 脑炎多久能好(视频)

    脑炎多久能好
    病毒性脑炎治疗疗程通常为2周,但是要根据不同病原学判断。脑炎有多种病毒引起,分为DNA病毒与RNA病毒,DNA病毒较常见的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RNA病毒包括肠道病毒,如手足口病毒、腮腺炎病毒、乙脑病毒等。 如果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抗病毒治疗的阿昔洛韦要足疗程用到2周,2周后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复查患者脑脊液显示DNA阳性,需再巩固治疗1周。其它病毒如柯萨奇病毒或者其它肠道病毒,一般对症治疗5-7天后情况改善,患者可以出院。部分重症脑炎,如EV71或者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脑炎,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只能对症处理,如支持疗法、增强抵抗力,降颅压治疗、针对惊厥治疗,总体属于综合治疗,疗程一般较久,可能在3-4周。
    2023-07-31
  • 抽动症能否治愈(视频)

    抽动症能否治愈
    抽动症总体预后良好,随着药物治疗、年龄增长、脑发育的成熟,多数孩子能缓解或者治愈。大部分抽动症患者到成年后可以正常生活,也可以从事任何工作,但是少数难治性病例到成年后依然存在抽动,还会伴有其它共患病,如行为障碍、精神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社会交往、工作等造成较大影响。 有文献研究发现,抽动障碍患者到成年期以后,约50%的孩子症状消失,病情完全缓解。有30%-50%的孩子成年以后病情减轻,对生活影响较小。但是依然有5%-10%的孩子病情没有变化或者加重,此外患者会伴有其它功能障碍,会迁延伴随终生,尤其是共患病,如精神障碍、行为异常、焦虑等,对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
    2023-08-02
  • 抽动症到底是什么原因(视频)

    抽动症到底是什么原因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是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因素、后天感染、免疫、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以前生活节奏较慢的时代,抽动障碍患者较少。现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学业压力增大、电子产品的使用等,抽动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本身有内在的容易引起抽动的基底节区生物因素,再加上环境中的诱发因素,导致抽动的发生。研究认为,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是抽动障碍发病机制的核心脑区。环路中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多巴胺会引起兴奋抽动,此时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效果较好。因此,抽动是在遗传基础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病。
    2023-08-02
  • 小孩得了抽动症怎么办(视频)

    小孩得了抽动症怎么办
    孩子患抽动症后应及时治疗,具体如下: 1、行为治疗:症状较轻的孩子可进行行为治疗,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劳逸结合,降低学业压力、保持睡眠规律,尽量不要进食辛辣刺激的饮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包括放松疗法; 2、心理治疗:疏通亲子关系,采取鼓励的方法、放松的音乐疗法等,也是心理行为治疗的一部分; 3、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孩子,在简单的行为治疗基础上要用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既有口服药物,也有外用药物,既有中成药,也有西药,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 4、对症治疗:如果有共患病,如共患注意力缺陷、强迫障碍等疾病,也需对共患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8-02
  • 抽动障碍诊断标准(视频)

    抽动障碍诊断标准
    抽动症根据临床特点和病程长短主要分为暂时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三种类型。诊断标准国际上较多,最主流的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即ICD-10、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即DSM-5,以及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即CCMD-3。这三大标准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标准,其中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最常见。DSM-5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短暂性抽动障碍诊断标准:18岁以前起病,病程不超过1年,需排除药物或者内科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抽动,不符合慢性抽动障碍或者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慢性抽动障碍诊断标准:运动性抽动与发声性抽动不能同时存在,18岁以前起病,病程在1年以上,同时要排除药物和内科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抽动,不符合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3、Tourette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或者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与发声性抽动可同时存在,但不一定同时出现。18岁以前起病,病程要在1年以上,排除某些药物和内科疾病所导致的继发性抽动。
    2023-08-02
  • 宝宝好动一定是多动症吗(视频)

    宝宝好动一定是多动症吗
    好动是宝宝的天性,并不能因为宝宝好动就认为有多动症。临床上宝宝天生好动与注意力缺陷多动有明显差别,具体如下: 1、多动程度:正常儿童的多动与年龄水平相当,如幼儿园老师会发现多数孩子听从指挥的程度较好,但某些孩子不听从老师指挥。注意缺陷多动症孩子的多动与发育水平不相称,超出同年龄段应该有的多动范围; 2、行为目的方面:正常儿童做事情目的性强,注意力缺陷的孩子行为较随意,没有准确的目的性; 3、自我控制:正常孩子在一定环境下能自我控制,如在老师要求下能立即控制多动,但注意力缺陷的孩子不能约束、不能控制自己,也不分场合; 4、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正常儿童下课时多动,上课时能自我控制,对社会功能无影响,但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往往学习能力低、人际关系较差、环境适应能力差。
    2023-08-02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怎么医治(视频)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怎么医治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慢性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分为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共患病治疗,具体如下: 1、行为治疗:小年龄段的孩子首选行为治疗,学龄前的孩子首选非药物治疗,6岁以后孩子如果涉及到入学,通过行为治疗无法改善,需采取以药物治疗与行为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2、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教育、心理行为治疗、特殊教育和功能训练、家长培训、学校干预等。心理教育包括对家长和老师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家长认识到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等。心理行为治疗为干预学龄前儿童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首选方法,常用行为学技术包括正性强化、暂时隔离、消退、示范。治疗方法主要为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应用行为分析、社会技能训练、特殊教育等。通过心理行为治疗使患儿不需要药物,或者使学龄前孩子药物剂量减低; 3、药物治疗:分为中枢兴奋剂与非中枢兴奋剂,中枢兴奋剂以哌甲酯为代表; 4、共患病治疗:如果存在共患病,如抽动障碍、强迫障碍等,需对共患病进行治疗。 总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慢性疾病,需长时间治疗、综合治疗。
    2023-08-02
  • 注意力缺陷障碍症是什么疾病(视频)

    注意力缺陷障碍症是什么疾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病儿童、青少年可表现出与同年龄段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涣散、多动、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学习困难,其核心特点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此此疾病的完整名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该病对孩子,尤其学龄期孩子影响较大,给其学业带来较大挑战,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现在发病率较高,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认为是多种因素,如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全球患病率大概7.2%,有60%-80%的患者可以持续到青少年,50%的孩子可以持续到成年,即成年以后还有注意力缺陷、社会适应不良等症状。 我国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为6.26%,约有2300万人,这些孩子除注意力缺陷外,还会存在多种共患病,如睡眠障碍、语言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病等。因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仅损害学习能力,在社会功能等方面都会有影响。因此患者要早期识别、诊断并规范治疗。
    2023-08-02
  • 多动症可以治疗好吗(视频)

    多动症可以治疗好吗
    多动症的患儿有15%-30%可以治愈,到成年后恢复正常,50%的患儿成年后仍然存在注意力缺陷,10%-15%的患儿到成年后症状较重,伴随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等。 部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会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完善,注意力缺陷、冲动等症状逐渐减轻乃至消失,药物治疗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如专注达、择思达。此外,行为训练可以促使脑功能的成熟和完善。这部分孩子随着临床症状消失能较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较大比例的孩子到成年以后仍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激动症状,社会适应能力差,影响人际交往、学习、工作,容易发脾气等。 有10%-15%的患者到成年以后会出现精神障碍,可能与大脑本身发育或者干预因素有关,早期规范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2023-08-02
  • 小孩惊厥如何治疗(视频)

    小孩惊厥如何治疗
    儿童惊厥的治疗按照原则分为一般治疗、止痉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病因治疗,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取仰卧位、头偏向于一侧,保持呼吸道保持通畅,避免舌根后坠,或者呼吸道异物、呕吐物、分泌物堵塞引起窒息,保证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二次损伤; 2、止痉治疗:多数孩子的惊厥在5分钟内结束,对大脑损伤较小,超过5分钟应及时应用抗惊厥药物。一线药物为5-10分钟阶段的药物,首选安定静脉推注或者咪达唑仑、激素,效果较好。如果一线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使用二线治疗,如德巴金静脉泵注或者咪达唑仑静脉泵注。如果二线治疗依然效果不佳,会进入三线治疗,此时癫痫较顽固,为难治性、顽固性癫痫,需要在ICU进行治疗,即在气管插管或者严格监测下用丙泊酚等治疗; 3、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降温、降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病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为根治的方法。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