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洋

  •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转肝脏怎样治疗(视频)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转肝脏怎样治疗
    肝脏是胃肠道间质瘤常见的转移部位,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的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首选的一线药物是伊马替尼,伊马替尼耐药后可以换用二线药物舒尼替尼,并可与肝外科同时合作,将肝脏转移瘤切除。对于身体状况较差、高龄、肝功能异常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射频消融术、介入栓塞也是可以作为治疗的手段之一。但手术如何做、什么时候做,还是要由经验丰富的胃肠道间质瘤专科医生进行判断,且肝转移瘤的个数、分布、大小,与重要血管的毗邻关系,切除后残肝的体积,都是影响手术规划的重要因素。对于满肝转移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如果靶向药物能够维持疾病稳定状态3-6个月,也可以考虑肝移植手术。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尤其是多发转移的患者,如果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即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过了肝功能的代偿能力,患者已经出现腹水等症状,此时可以进行姑息治疗,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
    2023-08-02
  • 良性胃肠道间质瘤需要手术切除吗(视频)

    良性胃肠道间质瘤需要手术切除吗
    良性胃肠道间质瘤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应该根据肿瘤的大小、病理特点、肿瘤位置等进行综合的评估来决定,无法一概而论。临床上根据肿瘤的大小、核分裂象计数,以及发生的部位,可以把原发可切除的间质瘤患者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一般极低危和低危相当于常说的良性胃肠道间质瘤。对于胃部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即肿瘤的直径<2cm,应做超声胃镜来明确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危险性高的需要手术切除,危险性低的则不需要手术切除,但要规律的进行随访观察。对于>2cm的良性胃肠道间质瘤,要积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合并有了不良因素,比如边界不规则、溃疡、强回声和回声不均匀等,此时危险性较高,建议患者到有经验的医院进行腹腔镜或者内镜下切除。如果没有上述不良因素,可以定期随访观察,复查超声内镜,其时间间隔一般是6-12个月,此时通常不需要手术切除。对于内镜随访困难的患者,可以考虑开放手术切除。另外,对于其他部位的胃肠道间质瘤,一经发现,还是要早期手术治疗,而对于>2cm的良性胃肠道间质瘤,则需要积极进行手术切除。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从初期到晚期要多久(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从初期到晚期要多久
    胃肠道间质瘤从初期到晚期的时间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肿瘤病理特点不同,不一定都会发展到晚期,且从初期发展到晚期的时间可以有几年到数十年不等。极低危或低危的胃肠道间质瘤一般边缘规则、回声均匀、预后较好。若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好,术后一般不会复发,而且也无需后续的靶向治疗,一般不会发展到晚期。中危和高危的胃肠道间质瘤肿瘤边缘不规整,回声不均匀,术后有一定的复发概率,需要口服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从初期发展到晚期可有几年到数十年不等,复发转移的患者也有许多长期生存。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比较温和,没有其他癌症的恶性程度高,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早诊早治,如果确诊胃肠道间质瘤,建议找当地的专科医生治疗,并按期复诊,才能确保最佳疗效。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大约有1/3的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常常是在胃肠镜检查或者常规体检时意外发现,肿瘤长到一定大小后,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等症状。但上述症状并非胃肠道间质瘤所特有,很多消化道疾病都有类似症状。如果胃肠道间质瘤生长在小肠内,中晚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肠梗阻表现,表现出排便困难、腹痛、腹胀,或者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如果肿瘤长在食管部位,可能会出现吞咽障碍、吞咽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急腹症,比如肿瘤破裂、消化道梗阻或阑尾炎疼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胃肠道间质瘤长在什么部位,一旦出现不适,务必要予以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检查,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适应证(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适应证
    一旦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并不是马上要进行手术切除,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病理特点来进行综合评估,以决定是否要手术切除。胃肠道间质瘤手术适应证包括以下几条:1、胃肠道间质瘤在胃部的瘤体<2cm,但是有超声内镜下危险因素,此时建议手术治疗;2、>2cm的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判断后可以做到R0切除,即彻底切除,或者通过伊马替尼的辅助治疗后,可以做到R0切除;3、食道、结直肠、小肠部位的胃肠道间质瘤,如果是局限性胃肠道间质瘤,应该进行手术切除;4、可切除的晚期孤立性胃肠道间质瘤,如果出现转移病灶,也可以做手术;5、不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或转移复发的病灶,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达到最大反应之后,尽量做病灶的部分,或者全部切除来进行减瘤;6、如果胃肠道间质瘤出现了急诊的情况,比如出血、穿孔、梗阻,则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胃肠道间质瘤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机器人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和自身条件来选择手术方式,进行个体化治疗,使患者达到最佳的疗效。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晚期能活多久(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晚期能活多久
    晚期或者恶性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能活多久,通常存在个体差异,根据诊断时疾病的不同阶段,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晚期的5年相对生存率从53%-93%不等。局限性患者,即肿瘤仅限于其发生的器官,5年相对生存率为93%,即93%的患者至少能够存活5年。如果肿瘤已经长到附近的组织结构,或者扩散到附近的淋巴结,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81%。如果肿瘤已经扩散到身体的远处部位,患者的5年相关生存率为53%。总体而言,靶向药物的出现,极大改善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现状,复发转移或无法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已经从1.5年提高到了5年以上,甚至20%的患者可以生存超过10年,这在21世纪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即使是晚期的患者,也应该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争取获得最佳疗效。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复发还能做手术吗(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复发还能做手术吗
    胃肠道间质瘤复发后是否还能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常见如下:1、局灶复发转移:如果为单个病灶,通常能够做手术,但一级推荐是靶向药物治疗,二级推荐手术切除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如果为多发病灶,则不能够做手术,此时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预后不佳,因此一级推荐靶向药物治疗;2、复发肝转移:如果为单个病灶,通常可以做手术,一级推荐靶向药物治疗,二级推荐手术切除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三级推荐射频消融、介入栓塞并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如果是多发病灶,则不能做手术,一级推荐靶向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射频消融介入栓塞联合靶向药物的治疗;3、腹腔广泛转移:此时一般不能做手术,一级推荐仍然靶向药物治疗。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高危型是什么意思(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高危型是什么意思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评判标准,以及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是否破裂,以及核分裂象计数这四个因素,可以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四个等级。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胃肠道间质瘤共识为基础,提出的风险评估修改版,是目前广泛接受的标准,以下六种情况属于胃肠道间质瘤高危型,一、肿瘤破裂;二、肿瘤>10cm;三、肿瘤的核分裂象计数>10;四、肿瘤>5cm同时核分裂象计数>5;五、原发灶不在胃部,核分裂象计数<5且肿瘤大小在5-10cm;六、原发灶不在胃部、肿瘤大小在2-5cm,同时核分裂象计数>5。危险度分级是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最主要标准,对于后续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高危型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需要在术后服用靶向药物。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会遗传吗(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会遗传吗
    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是散发,不会遗传,因为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有可能遗传下来,这种突变医学上叫做胚系突变。而引发胃肠道间质瘤的基因突变,KIT和PDGFRα基因活化突变是体系突变,因此不会遗传。约有5%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有家族史,一个家族中往往有多个患者,这种胃肠道间质瘤被称为家族性GIST。家族性GIST的发病机制与散发型GIST的相似,但区别于散发型GIST的最主要特征是多发的GIST,顾名思义肿瘤可发生于胃肠道多个不同部位,对于这部分患者,医生应注意询问其病史,尤其是家族史,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皮肤色素沉着、牛奶咖啡斑等体征,都有助于家族性GIST的诊断。患者通常在20岁以内发现肿瘤,绝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不需要太担心,也无需进行遗传方面的检测,主要是由于胃肠道间质瘤遗传的概率非常低。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查项目(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查项目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后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腹腔、盆腔的影像学检查,其中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属于常规检查。由于胃肠道间质瘤容易复发、转移,其最常见的复发部位是腹腔内或者肝脏转移,因此腹腔、盆腔CT或者磁共振,即MRI,可以判断肿瘤是否有复发,以及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是否有转移。对于原发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推荐每年进行一次胸部X线检查,在出现相关症状情况下,推荐进行骨扫描检查。由于胃肠道间质瘤发生肺转移和骨转移的概率比较低,因此不推荐对这些部位进行常规检查。对于复发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还推荐PET-CT检查,PET-CT并不推荐用于常规检查,但在早期疗效评估时可有助于准确判断疗效。不同的患者复查间隔不同,低危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持续5年,中高危患者术后3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其后3-5年时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直到5年以后每年随访一次,晚期的患者推荐每3个月都要复查一次。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