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

  • 全麻后幻觉多久消失(音频)

    全麻后幻觉多久消失
    讲解医师:林丽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临床上能够引起幻觉的全麻药主要是异丙酚、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异丙酚又名丙泊酚,它是一种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其起效迅速,两分钟药物起效,病人睡着。血浆药物消除半衰期为2.5分钟,停止异丙酚输入10分钟后血药浓度降至39%,患者清醒,幻觉随即消失。但不排除有部分人10分钟后仍然还有稍许幻觉,因为停止异丙酚输入后1小时,体内仍有14%异丙酚残留。但基本上8小时后不会再有幻觉现象,因为药物代谢完了。\n还有一类药是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能够让人产生幻觉、幻听,而且还能让人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每一种阿片类药物的消除速度不一样,根据最长的阿片类药物作用时间推算,阿片类药物用量的80%都能在24小时内排出体外,幻觉随即消失。
  • 疼痛是怎么产生的(音频)

    疼痛是怎么产生的
    讲解医师:林丽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疼痛是由一定的伤害性刺激,譬如针刺伤、刀切伤等,作用于皮肤感受器上,然后转变成神经冲动信号,沿着相应的感觉神经传入通路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后背部中央脊椎骨里面的脊髓往上传至大脑的脑干、间脑,转接后再到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也就是大脑的高级司令部,通过以下各级司令部整合后产生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疼痛感受器是游离于外周的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和腹腔内脏组织,直接接受疼痛刺激或间接被致痛因子所激活。后背部正中脊柱骨里面的脊髓汇聚了来自外周皮肤的疼痛传入中枢和来自大脑的传出神经及疼痛投影作用,还有脊髓后角局部的中间神经元,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就像现实中的网络一样,密密麻麻,非常多,并且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接受、传递和加工处理疼痛传入信息。大脑是疼痛感觉的高级中枢,除嗅觉冲动外,任何感觉传入信号都经大脑中的丘脑整合后到达大脑的皮质。
  • 慢性白血病的10年生存率(视频)

    慢性白血病的10年生存率
    慢性白血病10年生存率接近90%,白血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白血病则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同样也可分为慢性淋巴白血病和慢性非淋巴白血病,即髓系之分。慢性白血病存在少见类型,但常见的则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好发于青壮年,在中国比较多见;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好发于老年人,在欧美国家比较多见,在中国相对比较少见。自从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出现,慢粒患者同样可以获得长期生存,10年生存率接近90%,而慢粒患者进行长期治疗的生存率也很高,所以慢性白血病的患者只要长期规律用药,可达到长期生存。
    2023-08-01
  • 腰麻针很痛苦吗(音频)

    腰麻针很痛苦吗
    讲解医师:林丽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腰麻穿刺过程中不是很痛苦,打局麻的时候比较疼,穿刺过程不怎么疼。腰麻属于椎管内麻醉的一种,俗称半身麻醉,采取侧卧位,左侧和右侧都可以。 两手抱膝,头向胸口弯,使整个后背呈弯曲状,穿刺点选择L2-3或L3-4,做好定位后消毒、铺巾。先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做局麻,打局麻的过程比较痛,然后用硬膜外穿刺针,先后经过皮肤、皮下组织、脊上韧带、脊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这个时候不是很痛,背后有些酸胀的感觉。 确认硬膜外穿刺针在硬膜外腔后,用腰麻针刺破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此时会有脑脊液从腰麻针口流出来,从腰麻针里注入麻醉药到蛛网膜下腔,就产生了下半身麻醉。整个过程只有打局麻的时候最疼,其余操作不疼、不痛苦。
  • 吸入式麻药特点(音频)

    吸入式麻药特点
    讲解医师:林丽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吸入麻醉药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大脑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感觉不到周身疼痛,称为吸入麻醉。吸入麻醉药在体内经过肝、肾功能代谢分解少,大部分还是以原形从呼吸道排出体外。 因此,吸入麻醉容易控制、比较安全、效果好,是临床麻醉中很常用的一种方法。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氟烷、甲氧氟烷、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前面几种吸入麻醉药基本淘汰。 目前最常用的是七氟醚,因为这个药无色透明,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对呼吸道没有刺激性,非常适合于哭闹、不给打针的小儿,两分钟就能起效,对身体影响小。
  •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是哪类药(音频)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是哪类药
    讲解医师:林丽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盐酸罗哌卡因商品名是耐乐品、卓坦、恒洛,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是唯一能产生运动-感觉分离的局部麻醉药。特别适用于产科的无痛分娩,既不感觉疼痛,又不影响产妇用力,起效缓慢,所以临床上与起效时间快的利多卡因配伍使用,维持时间长,麻醉持续时间5-7小时。主要用于外科手术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颈丛神经阻滞等。也可以用于外科手术医生局麻用药。盐酸罗哌卡因有粉末状和注射液两种剂型,有多种规格,各大医院麻醉科比较常用的是75mg一支和100mg一支。
  • 肝门阻断对麻醉的影响(音频)

    肝门阻断对麻醉的影响
    讲解医师:林丽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在进行肝肿瘤切除术时,为了减少手术出血,外科医生会采取肝门阻断的方式,也就是入肝血流阻断法,但肝门阻断后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麻醉医生首要的任务。 肝门阻断后,可阻断一半以上的循环血液回流,回心血量即刻减少,血压下降。当血压轻度下降时,对麻醉的影响不大,可以不需要额外处理。 当血压明显下降时,心率会代偿性加快,机体不能通过代偿将血压回复正常时,血压低至危险水平,麻醉医生就会通过减浅麻醉或静脉泵注血管收缩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以保证重要脏器功能的血液供运,比如大脑、心脏、肾脏等。
  • 急性白血病有什么表现(视频)

    急性白血病有什么表现
    急性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并且急性白血病可以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患者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四大征象。部分病人因病程较短,可能并未出现贫血,但是半数病人就诊时可能会存在重度贫血。 可发生全身各部位出血,包括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发热则是白血病患者十分常见的症状,半数病人以发热为早期表现。虽然白血病本身可以导致发热,但高热常提示存在继发感染;浸润则可见于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牙龈增生症状。
    2023-08-01
  • 急性白血病的特效药(视频)

    急性白血病的特效药
    急性白血病是死亡率十分高的疾病,但化疗药物十分有效,缓解率可高达70%以上,如阿糖胞苷联合红药水,即柔红霉素和去甲氧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糖皮质激素、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比较敏感。 急性白血病是治疗比较棘手的疾病,如果不幸患有则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并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023-08-01
  • 全麻副作用(音频)

    全麻副作用
    讲解医师:林丽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全身麻醉术后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低体温、寒颤、躁动、恶心、呕吐、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低体温除了外科手术和环境因素外,全身麻醉药也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用肌肉松弛药,使体热产生减少,肌肉活动是体热产生的来源,致使体温降低,出现寒颤反应。躁动是因为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不一,因此,恢复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从而影响患者的感觉及处理。恶心、呕吐除了手术方式和病人本身的情况外,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和阿片类镇痛药,可兴奋延髓的化学感受器,直接刺激胃黏膜,也可引起奥迪括约肌痉挛,引起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除了外科出血导致贫血外,全身麻醉药的药效作用还未完全消失,也会引起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