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 新生儿可以喂水吗(视频)

    新生儿可以喂水吗
    很多妈妈都会担心宝宝会口渴,常常想给孩子喂糖水、白开水或者中药液体。对新生儿来讲这种做法不合适,特别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无需单独喂水。乳汁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只要妈妈乳汁够,就能够满足孩子需要,即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无需另外喂水。若母乳不足需要吃配方奶,也不需要单独喂水。只要按照配方奶的调配要求配置水含量,也能满足新生儿的水要求。 婴儿胃容量很小,若额外喂水会增加胃肠负担,使孩子吃奶量减少,摄入能量减少对宝宝生长不利,所以不要给新生儿喂水。若担心孩子奶量或者水量不足,可以观察孩子尿量来判断孩子水是否充足。通常来说,3-5日的新生儿小便4-8次或者每天3-4个尿不湿,5-6天的孩子尿量每天有5次,就证明奶量足,不需要喂水。
    2023-08-02
  • 矫正阴道松紧的方法有哪些(视频)

    矫正阴道松紧的方法有哪些
    阴道松弛应该是很多女性在产后或者面临衰老的时候不可避免要碰到的问题。让阴道变紧需要自我锻炼,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锻炼,可以增加会阴部肌肉的力量,协助于增加阴道紧致度。也会有阴道紧缩的手术,来帮助去掉松弛的阴道黏膜,收紧松弛的阴道肌肉,除此之外应用比较多的还有光电仪器方法,比如有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有应用私密处的单极射频技术。这些技术都类似面部的光电技术,让阴道的组织弹性增强,让阴道黏膜实现更新。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市面上还有阴道线雕或者是阴道束带,甚至是阴道内注射的方法,这些方法因为没有严谨的文献证据,所以不推荐,仍然会建议医学文献上,被全世界医生所公认的安全又有效的手术方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2023-08-02
  • 乳头内陷怎么牵引出来(视频)

    乳头内陷怎么牵引出来
    乳头内陷目前所用的方法都是采用矫正器方法,通过特殊矫正器固定在乳头上,通过手法牵引的方法把乳头内陷牵引出乳房之外,从而达到让乳头自然延长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不会破坏乳腺导管的连续性,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导管的功能,因而是目前推荐给所有有乳头内陷问题的女性朋友,所采取的非常符合生理的方法。乳头内陷从表象上,指乳房上的乳头没有突出来。从最深处的原因上讲,存在两种情况: 1、乳头基本上没有发育,没有长度,虽然没有陷进去,但是也没有生出来,这种情况叫它乳头发育不良; 2、乳头内陷:在这种情况之下,乳头完全倒置,完全深陷在腺体当中。 无论何种方法,都需要把乳头牵引出来,牵引出乳房的轮廓之外。曾经乳头内陷用的手术方法,需要切断乳腺导管,切断深部发育不良的导管,才能够达到使乳头突出来的效果。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显而易见,在有哺乳需求的女性,切断导管,意味着哺乳功能的完全丧失。即使是在已经哺乳过的女性,切断导管也意味着如果乳腺内发生疾病,乳头溢液不能够正常的排出体外,会影响到疾病的诊治。
    2023-08-02
  • 儿童该如何减肥(视频)

    儿童该如何减肥
    儿童减肥目的是使体内脂肪减少,接近正常状态,同时又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通常会采用行为矫正、饮食治疗、适当运动、心理干预等综合疗法,不主张使用减肥药和手术治疗,儿童减肥方法具体如下: 1、行为治疗是从家庭做起,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比如晚餐少吃、不吃太饱、吃饭要慢、细嚼慢咽、少吃或不吃零食和饮料、不吃甜品、不吃夜宵、避免久坐、看电视、玩手机时间太长等; 2、饮食调整,通过限制饮食达到减肥目的,并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可操之过急,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患者体重下降超过标准体重10%以内即可。不必严格控制饮食,推荐使用低脂、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饮食,多吃体积大而热卡低的蔬菜水果类食物。热量控制原则通常是幼儿按照每天每公斤60卡补给,超重100%应每天给予50卡热量,蛋白质只占20%,碳水化合物55%,脂肪25%。多吃杂粮、鱼类、蔬菜、豆制品,为满足小儿食欲,消除饥饿感,要吃体积大的蔬菜瓜果; 3、运动疗法,选择儿童喜欢和易于坚持的运动锻炼方式,比如跑步、散步、做操、爬楼梯、跳绳、游泳等。运动量要以运动后感到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若运动后出现疲惫不堪、心慌气急及胃口太好,都证明活动过度。运动贵在坚持,每天要在30分钟以上; 4、心理治疗,鼓励孩子有信心减肥,坚持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学会自我管理。
    2023-08-02
  • 小儿肥胖症可以用药治疗吗(视频)

    小儿肥胖症可以用药治疗吗
    肥胖是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全球儿童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儿童肥胖人数位列全球第二。2016年,中国9城市调查,7岁以下儿童超重检出率为8.4%,肥胖检出率为4.2%,但其中单纯性肥胖占小儿肥胖的95%-97%。小儿肥胖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减肥药物有降低食欲,或者增加消耗的药物,但是都存在疗效不好,持久停药后会出现反弹,而且副作用大,影响健康问题,所以通常不主张小儿使用药物减肥。
    2023-08-02
  • 肥胖症应该如何预防(视频)

    肥胖症应该如何预防
    肥胖症预防应从胎儿期开始,具体方法如下: 1、孕期避免妈妈过度营养,避免体重增加过多,以避免出生体重太大。坚持母乳喂养,婴尽量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避免过早添加辅食,每个月记录和监测孩子体重。若发现宝宝体重增长过快,要注意减少或者改变添加食品; 2、宝宝早期要培育良好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饱腹。此外,要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宣教,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食物选择,避免不良饮食行为和习惯; 3、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或体力活动; 4、控制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时间,并注意减轻学业负担。
    2023-08-02
  • 混合喂养正常大便怎么样(视频)

    混合喂养正常大便怎么样
    混合喂养的孩子,正常大便性状是白黄色或者灰黄色,质地比较软,偏膏状,介于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孩子大便之间。增加辅食以后,大便量会比较多,颜色会变暗,臭味加重。添加各种蔬菜、水果辅食后,孩子大便和成人大便相似。若加菜泥,往往可能有少量绿色大便,通常每天1次。 母乳喂养孩子的大便通常颜色金黄色,稀软,也可以稀薄呈绿色。但母乳喂养孩子大便不臭,每天2-4次,人工喂养儿大便是淡黄色或者灰黄色,比较干,有臭味,有时有奶瓣,通常1天1-2次,人工喂养孩子的大便容易发生便秘。若混合喂养的孩子出现大便干燥等情况,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2023-08-02
  • 婴儿躺着喂奶好不好(视频)

    婴儿躺着喂奶好不好
    通常来讲最提倡的姿势是坐位,不建议妈妈总是躺着喂奶。但是若妈妈分娩后几天身体虚弱或者晚上很疲倦,半卧或者侧卧位喂奶即可。但是总躺着喂奶会对宝宝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妈妈躺着喂奶容易使乳房堵塞宝宝口和鼻,造成新生儿无法呼吸。若妈妈睡着没有及时发现,更会有危险。 从宝宝身体来讲,躺着喂奶对宝宝也有弊端。宝宝喂奶应头高脚低保持45°,奶水消化更好一些。若躺着喂宝宝容易出现呛奶,而且可以引起误吸。躺着喂奶亦可出现乳汁流到耳朵里面,导致感染,引起宝宝中耳炎。中耳炎对宝宝的听力损伤很大,严重可导致宝宝听力障碍。所以基于躺着喂奶,容易让宝宝出现呛奶、窒息、中耳炎等毛病,因此不建议妈妈躺着喂奶。
    2023-08-02
  • 九个月宝宝喂养的时间(视频)

    九个月宝宝喂养的时间
    9个月宝宝进食时间安排应是1天4-5次奶,1-2餐谷类食物,1次水果。喂养时间可以按照早、中、晚3餐时间,进食基础上调整,通常安排6-7次,白天4个小时1次喂奶,不要在下半夜进食。若母乳不足,可以添加配方奶,但是奶量保证在800ml左右。 若吃其它辅助食物,应从泥状食物开始,逐步达到食物多样。鼓励但是不强迫进食,每次进餐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注意辅食中间不要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摄入。此外,也要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要选择新鲜、优质、无污染食物和水。制作辅食要注意食品持续消毒和清洁,制作辅食应及时食用或者妥善保存。
    2023-08-02
  • 母乳喂养应该注意什么(视频)

    母乳喂养应该注意什么
    母乳是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6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所含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合理,对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作用,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产后尽早开奶,通常30分钟以后即可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此前千万不要喂糖水和奶粉。初乳营养非常好,对孩子有非常珍贵的作用,含有丰富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因此,尽早开奶可以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和低血糖发生。并且婴儿期吸吮母亲乳头,也可以刺激母亲分泌更多奶水; 2、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从6个月开始可逐渐添加辅食,但是要仍然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最好吃到2岁,提倡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不要强迫孩子喂奶,喂奶时间在3个月以前按需喂养,之后逐步减少喂奶次数。孩子不吃或吃饱了就可以休息,每次喂奶量不要强求一致; 3、生后2周可以开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偏低,通常每天要给婴儿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不需要常规补钙。母乳喂养的孩子还要注意在出生时和满月时给予维生素K,避免新生儿自发性出血; 4、若不能用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应首选婴儿配方食品,也就是配方奶。配方奶喂养是无奈之举,因为有些妈妈患有艾滋病或者心脏病、其它不能够喂养的疾病时,妈妈确实想尽办法没有奶,或者奶汁不够。此时要选择婴儿配方奶保证营养,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选择; 5、母乳喂养要注意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定期监测婴儿生长发育状况,在6个月以前,可以半个月测1次身高体重,6个月以后或者1岁以后3个月测1次体重,1岁以后可以半年测1次身高体重,监测孩子营养状况和发育状况,保证孩子身体健康。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