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红

  • 直肠息肉要手术吗(视频)

    直肠息肉要手术吗
    直肠息肉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直肠黏膜上并向肠腔突出,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息肉,通常非肿瘤性息肉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如定期观察、定期门诊行肛镜或结肠镜检查。而如果是肿瘤性息肉,若质地相对比较差,活动度欠佳,则可以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术后应当送检完整切除的息肉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病理结果为良性,定期门诊复查即可;而如果病理结果含有恶性,则可根据恶性病变与切口的位置评估病变是否完整切除,考虑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术。 目前内镜下微创治疗切除直肠息肉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部分息肉可以行内镜下切除。所以患者发现直肠息肉时无需紧张,应该平时坚持食用清淡的、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避免大便干燥,从而加重或刺激直肠息肉的增大。若结肠镜检查发现存在息肉,则应早期切除。
    2023-08-02
  • 消化道出血量的分级(视频)

    消化道出血量的分级
    消化道出血主要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是呕血和黑便,下消化道的主要表现则是鲜血便,而当上消化道出血量极大时也可能表现为鲜血便。当考虑患者存在长期慢性失血时,很难从大便性状判断是否存在出血以及出血的部位。 此时可以通过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进行判断,阳性常常提示患者的出血量在5ml以上。如果存在肉眼可见的黑便,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胃内的储存的出血量如果达到250-300ml时,可以引起呕血。当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全身症状时,出血量一般大于400ml;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如果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出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20%,临床表现则为呕血、黑便的时候常常伴有血容量的减少,同时可以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因此消化道大量出血者可以伴有头晕、心慌、乏力、心动过速和血压偏低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同时血压也可以出现下降。
    2023-08-01
  • 结直肠息肉是很严重的病吗(视频)

    结直肠息肉是很严重的病吗
    结直肠息肉属于常见的发生于大肠的良性疾病,是指发生在肠黏膜上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前者是癌前病变,与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息肉发生的原因则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和肠道慢性炎症刺激相关。尽早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则是结直肠息肉最根本的治疗措施。对于单发息肉,如果并不严重,则可以在肠镜下进行电切;而多发息肉相对比较严重,因为息肉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如果病史比较长,息肉的形态学逐渐变化,长期积累最终可能出现恶变,并导致结肠癌的形成。 患者术后需要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且术后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的复查。此外平时也应该注意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过多的进食高脂肪食物,尤其是晚餐,避免吃得过饱,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果早期发现肠息肉,应该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尤其是对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的息肉,更应该密切跟踪和随访。
    2023-08-02
  • 直肠息肉恶变是癌吗(视频)

    直肠息肉恶变是癌吗
    直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直肠息肉恶变则是发生了早期直肠癌。直肠息肉是发生在直肠黏膜上向肠腔突出生长的病变,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根据形态学可分为管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处于该阶段的息肉均为良性病变,如果在该阶段进行手术切除,创伤小、风险低,完全切除术后则不会存在转移的风险,即可完全治愈。 如果结肠息肉不及时处理,反复迁延不愈,或息肉短时间内增长较快,则容易出现癌变可能,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如果病理检查发现直肠息肉已经发生恶变,则需要根据病变的大小、浸润深度、是否出现转移等因素综合考虑手术方式。如果恶变于早期发现,完全可以考虑通过微创方式治疗,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比较快,术后生活质量完全不受影响,因此患者无需过于担心。
    2023-08-02
  •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分类(视频)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分类
    急性胰腺炎根据关注点不同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根据病因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1、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2、酒精性急性胰腺炎; 3、家族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4、继发于甲状旁腺肿瘤的急性胰腺炎; 5、手术后,尤其ERCP术后的急性胰腺炎; 6、继发于胰腺癌的急性胰腺炎; 7、继发于腮腺炎的急性胰腺炎; 8、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等。 此类方法不是完善的分类法。 根据病理的分类法包括以下几种: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出血型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坏死出血性胰腺炎,出血为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坏死为主;急性化脓性胰腺炎。但此种分类方法并不实用,因为临床难以取得病理形态学的证实。目前常用的临床严重程度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轻症急性胰腺炎;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但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患者通常在1-2周内恢复,无需反复影像学检查,病死率极低; 2、中度重症的急性胰腺炎;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小时内可以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对于有重症倾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 3、重症急性胰腺炎: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并且必须伴有持续大于48小时的器官功能衰竭,若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 4、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或全身感染,病死率极高。
    2023-08-03
  • 胃窦陈旧性出血点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胃窦陈旧性出血点是什么引起的
    胃窦陈旧性出血点主要考虑由于胃炎造成,多由既往黏膜糜烂出血所引起。引起胃窦陈旧性出血点的原因有很多,如长期饮用烈酒、浓茶、咖啡等,口服解热镇痛药,长期精神紧张,生活饮食不规律,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治疗上应当消除病因,戒烟、戒酒,慎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注意饮食规律。并且可以选择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或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2023-08-01
  • 胃出血要住院吗(视频)

    胃出血要住院吗
    胃出血的患者正常应该入院观察,鉴别胃出血的具体原因,还有胃出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并且应该使患者呈侧卧位,呕血患者应禁食,病情严重的则需要吸氧。如果放置胃管,可以吸出胃内积血,并了解出血情况。 在医院住院的患者可以加强护理,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肺炎和窒息。如果是单纯的胃黏膜糜烂出血,待病情稳定后门诊治疗即可;如果出血量比较大,考虑是消化性溃疡出血、胃癌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导致的出血,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甚至进行紧急止血治疗。住院后需要针对患者病因、病情危险程度、严重程度进行综合的分析。治疗上则需要进行止血,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以及补液等进行综合治疗。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2023-08-01
  • 什么情况会消化道出血(视频)

    什么情况会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通常为内科急重症,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比较多,最为凶险的则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般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可以并发消化道出血。常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一定诱因的情况下,如进食过硬的食物或剧烈呕吐的作用下,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大、速度快、病情十分凶险、病死率比较高; 消化性溃疡可以侵犯到血管,从而导致大出血,而这种出血最为常见,出血量大时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明显恶心、呕吐可以造成患者贲门黏膜撕裂,从而导致消化道出血。而消化系统的肿瘤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均可造成肿瘤破裂、出血,并引起消化道出血。感染与炎症性肠病引起的出血也十分常见,如肠伤寒和溃疡性结肠炎也可以造成肠黏膜的出血,从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2023-08-01
  • 结肠息肉切除的护理(视频)

    结肠息肉切除的护理
    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的厚度仅为几mm,卧床有利于黏膜创面修复,并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息肉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劳逸结合,并在1个月内避免进行剧烈活动、提举重物、长途外出等,以防息肉创面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小的息肉通常在内镜下切除,而带蒂的息肉、基底部比较小的息肉切除以后的风险比较小,通常不会导致出血等情况。 如果息肉的基底部比较宽或息肉比较大,则可能需行ESD切除,手术后创面可能会存在渗血以及穿孔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观察是否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便血以及是否出现腹部疼痛的情况。如果存在出血,则需要采取积极的止血措施,必要时需再次通过肠镜进行止血或手术。如果患者出现肠穿孔,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则需要进行补救性手术治疗。
    2023-08-02
  • 预防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方法(视频)

    预防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方法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由于蛔虫梗阻胆管或胰管引起,因此预防蛔虫性急性胰腺炎最重要的是积极预防胆道蛔虫病,预防胆道蛔虫病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经常洗手,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 2、做好粪便无害化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以切断传染源。另外定期要普查粪便,若虫卵阳性则可以进行驱虫治疗; 3、避免进食肥腻、辛辣刺激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进食清淡,增加饮水量; 4、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蛔虫进入患者的胆胰壶腹或胰管,造成胆汁或胰液排出受阻而引发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