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

  • 肝部疼痛的原因(视频)

    肝部疼痛的原因
    肝部疼痛不一定是肝脏本身出现问题,由于腹腔内的神经定位不准确,部分病因和生理性变化引起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都有可能被误认为是肝脏隐痛。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肝脏本身出现生理或病理变化,如肝脏炎症,包括肝炎、胆管感染并发的炎症会引起疼痛。另外,脂肪肝由于肝脏体积增大,压迫肝包膜,也会引起疼痛。肝脏内的良性或恶性肿块压迫肝包膜神经,也会引起疼痛,良性肿块常见肝囊肿、血管瘤,恶性肿块包括肝脏原发性肿瘤和其他脏器转移到肝脏的恶性肿瘤; 2、由于胆囊与肝脏比邻,胆囊发生炎症变化,如胆结石、胆囊炎,包括胆囊内出现良恶性肿块,也有可能会引起肝区疼痛,被误以为是肝脏出现问题; 3、胃肠炎、慢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引起疼痛,常见于中青年,建议到相关科室就诊。 出现肝部疼痛,应对肝脏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肝脏B超、肝脏CT或磁共振,肝脏肿瘤性病变需抽血进行肿瘤标志物的筛查。检查后若肝脏没有大问题,密切随访即可,若肝脏存在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病变,需到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2023-08-03
  • 胰头癌手术的利弊(视频)

    胰头癌手术的利弊
    患者一旦确诊为胰头部肿瘤,手术是唯一能够进行根治性治疗的手段。胰头癌手术一旦成功实施,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术中取下的病理也可以为患者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指导。目前手术治疗相对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其他综合治疗而言,总体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明显较高。 胰头癌患者需进行胰十二肠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胰头、远端胃、部分十二指肠和中下段胆管、胆囊等周围器官,是外科中非常大的手术。存在一定手术风险,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胰瘘、胆瘘、消化道瘘、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若外科医生评估患者可以进行十二肠切除手术,通常利大于弊,且手术技术逐年发展,总体而言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患者应优先选择。
    2023-08-01
  • 胆囊多发息肉怎么治疗(视频)

    胆囊多发息肉怎么治疗
    胆囊多发息肉若直径在1cm以内,患者没有症状,且不伴有结石,通过正常的年度体检进行复查即可,不必过于担心和进行过度治疗。若息肉伴有胆囊结石,且生长较快,直径超过1cm,并伴有CA199等胆系肿瘤标志物升高,则应充分重视。患者需要到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让专业的医生评估胆囊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切除。大部分胆囊多发息肉的患者,即使有上述情况,进行微创的胆囊切除手术之后都能够完全痊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多影响。 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采用健康低脂饮食,使胆汁循环和代谢更加通畅,必要时使用利胆药物,很多胆囊多发息肉能够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因此患者只需调整生活习惯,必要时使用药物,进行正常年度体检即可,无需进行过多治疗。
    2023-08-02
  • 什么是肝脏血管瘤(视频)

    什么是肝脏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非常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肝脏内的血管海绵样变引起。即肝脏内血管迂曲,形成一团海绵样的物质,血管内充斥着血液,在CT或B超下表现为血窦样的局部肿大。若血管瘤较小,直径<5cm,不处于肝脏边缘,患者没有症状,则不必担心,进行历年体检即可。若血管瘤快速增大,直径超过5cm,或临近肝脏边缘有破裂风险,或血管瘤引起肝脏疼痛,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或介入治疗。外科以切除血管瘤为主,介入治疗是在血管瘤支配的动脉注射碘油栓塞,使血流减少,控制血管瘤生长,通常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所以肝脏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对于大部分体积较小,没有症状的血管瘤患者而言,进行常规的历年体检即可,无需进行过多治疗。应注意复查B超,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2023-08-02
  • 没胆的人能做体力活吗(视频)

    没胆的人能做体力活吗
    胆囊切除手术目前是在微创的腹腔镜下进行,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甚至可以进行日间手术,当天即可出院。手术对患者影响小,通常1周之后患者即可正常工作,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胆囊切除对患者的身体机能、消化功能以及整个身体状态,都不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患者不必担心术后是否可以继续工作。大部分患者在切除术后与正常人相同,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包括进行体力活动。 由于胆囊手术目前普遍采用腹腔镜的微创手术,在腹部打几个孔就可以将胆囊切除,孔道直径都在1cm以内。因此术后数月,患者身体的影响就会消除,甚至疤痕也会消失,不会对体力活动造成更多影响。
    2023-08-02
  •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及治疗方法(视频)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及治疗方法
    胆囊癌早期通常缺乏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右上腹胀痛、隐痛或腰背部疼痛,而部分患者表现为轻微食欲减退、体重降低。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胆红素上升,表现为轻度黄疸,但症状容易被忽略和混淆。若患者察觉胆囊部位存在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B超、CT、磁共振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通常能够很快发现胆囊癌线索。医生根据胆囊癌进程的发展,制定详细的治疗手段。 早期胆囊癌只要进行胆囊癌根治手术,切除胆囊,并根据情况对局部肝脏进行少量切除,再进行引流淋巴区域清扫,通常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患者术后生存和长期预后较好。若延误诊断,导致胆囊癌发展为晚期,会出现淋巴结转移,甚至全身扩散转移,治疗比较困难。若患者发现有胆囊癌的征兆,或在体检和医疗检查中发现有胆囊癌的线索,应充分重视,尽早治疗。
    2023-08-02
  • 肝脏隐隐作痛怎么治疗(视频)

    肝脏隐隐作痛怎么治疗
    肝区隐痛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肝区疼痛不一定是肝脏本身病变所致,最常见的是慢性胃炎,很多是浅表性胃炎引起。因为胃和肝脏比邻,胃受到生冷、辛辣食物或劳累等刺激后引起疼痛,会被患者误认为是肝脏疼痛。 正常肝脏,包括轻微病变的肝脏很少会出现疼痛,部分患者担心肝脏隐痛是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肿瘤早期通常没有表现,晚期引起疼痛比较多见,但通常不是肝脏隐痛,而是腰部和后背疼痛,而且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黄疸等变化。所以单纯出现肝区隐痛,不一定表示患者有非常严重的疾病。 另外,肝脏与胆囊的关系密切,位置较近,如果胆囊出现炎症,包括胆结石、慢性胆囊炎,也会引起腰背部或肝区隐痛。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到相关肝胆胰外科进行B超或进一步血液检查。
    2023-08-03
  • 胆囊多发性息肉严重吗(视频)

    胆囊多发性息肉严重吗
    胆囊多发性息肉通常不严重,胆囊多发性息肉是由于胆囊内细菌或炎症、胆固醇的长期刺激,导致胆囊上皮细胞出现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胆囊多发息肉只是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的附着,患者在调整饮食,使用利胆药物之后,通常可以完全康复。无症状患者发现很小的胆囊多发息肉,进行密切随访即可,无需特殊治疗。 若胆囊多发息肉快速生长,伴有胆囊结石或单发的息肉直径超过1cm,患者需积极到肝胆胰外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切除。进行微创胆囊切除手术,即可完全解决问题,患者康复后没有更多后遗症。胆囊多发息肉与胆囊单发息肉相比,恶变几率更低,所以只要息肉较小,没有快速生长,完全可以通过正常体检随访,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2023-08-02
  • 肝血管瘤35年了怎么治疗(视频)

    肝血管瘤35年了怎么治疗
    大部分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海绵样畸形所致,通常会伴随患者多年。若患者35年内血管瘤一直生长缓慢,体积较小,患者没有症状,完全可以继续正常生活、工作,只需进行正常体检。 通常若血管瘤直径<5cm,不靠近肝脏边缘,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且血管瘤生长缓慢,无需做特殊治疗,历年进行B超检查,必要时检查血液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即可。若肿瘤突然快速增长,直径超过10cm,且靠近肝脏边缘,压迫肝包膜患者表现为肝区疼痛,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可以考虑通过外科或介入手段控制。外科手段主要是对血管瘤进行精准切除,介入手段是对血管瘤支配的动脉进行栓塞,以控制血管瘤生长,多数血管瘤可以逐渐缩小,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人没胆会怎么样(视频)

    人没胆会怎么样
    胆囊是位于肝脏外缘的器官,主要作用是接收和浓缩由肝脏产生的胆汁,在进食后排入肠道内,辅助脂肪和食物消化。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胆汁,一旦由于疾病原因切除胆囊后,患者在短期内可能会存在消化功能的轻度紊乱。表现为脂肪消化能力下降,如术后短期进食大量油腻食物,患者可出现腹胀、腹痛等对脂肪耐受不良的反应。 通常身体会在数月内逐渐适应没有胆囊的情况,适应之后,患者对正常食物的消化能力以及对油脂的耐受能力会逐渐恢复,最终身体可以完全代偿,使消化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若患者只是切除胆囊,通常不会造成长期的副作用,也不会有很多后遗症,无需过于担心。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