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真

  • 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视频)

    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甲肝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即消化道传播。甲肝的传染源是甲肝患者和病原携带者,甲肝病毒主要存在于甲肝患者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中,因此粪便会含有大量病毒,从潜伏期末,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临床表现时,即可向外排甲肝病毒,一直到患者起病后30天,甚至40天都具有传染性。如果患者粪便污染周围环境,可以通过粪-口途径污染水源或食物,或通过手污染,传染周围的食物和水源,或通过苍蝇作为传播媒介引起食物污染,都可以引起甲肝的传播。水源污染和食物污染造成甲肝会引起暴发流行,特别是水源污染。
    2023-08-03
  • 甲肝一起吃饭会传染吗(视频)

    甲肝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通常和甲肝患者一起吃饭会传染甲肝,甲肝是甲肝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引起急性的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甲肝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从潜伏期开始,即患者没有出现临床表现以及肝功能异常,患者粪便内存在大量的甲肝病毒,一直到患者发病30天左右甚至40天还具有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如果患者的粪便污染周围环境,即水和食物、通过手传播到周围环境,通过病从口入或通过苍蝇作为传播媒介,污染食物、水,引起传播。如果水源遭到污染引起暴发性传播、暴发性流行或通过食物污染可以引起爆发和流行,人群普遍易感可能被传染。但是我国80%成年人都被甲肝病毒感染过,体内都具有甲肝病毒抗体,因此成年人比较少得甲肝,甲肝的主要发动人群可能是儿童。
    2023-08-03
  • 乙肝表面抗体469正常吗(视频)

    乙肝表面抗体469正常吗
    乙肝表面抗体469mIU/ml,一般指乙肝表面抗体滴度469mIU/ml,是较好结果,同时是希望出现的结果,即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较高。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0mIU/ml时,已经对乙肝病毒具有保护性,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469mIU/ml,一般保护期在30年左右。所以对正常人而言,可以在此期间,不再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以及加强注射。但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免疫低下人群,包括用免疫抑制剂,或罹患肿瘤、糖尿病,免疫功能差等病人,亦或是经常有血液暴露机会,如医务人员、检验科人员、科研人员,以及血液透析或静脉吸毒人群,需要进行乙肝五项监测,应每隔数年进行一次,血液透析病人,要求每0.5年进行一次。正常情况下,乙肝五项监测一次后,随时间延长,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会逐渐下降。正常人可能有回忆反应,虽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下降,但再一次接触病毒时,可产生保护性反应。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时,需要重新注射乙肝疫苗。
    2023-08-03
  • 乙肝阳性有什么症状(视频)

    乙肝阳性有什么症状
    乙肝阳性一般指乙肝病毒感染,症状取决于疾病程度。乙肝病毒感染之后,不同疾病状态,可以有不同临床表现,通常见于以下情况:1、肝炎:急性肝炎相对较少,病人可以出现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均出现某些共同症状,表现为乏力、纳差、不愿进食,尤其是厌油腻,可以出现腹胀、肝区疼痛,大便性状改变,如腹痛、腹泻。若病人胆红素升高,可以出现眼黄、尿黄、皮肤发黄等黄疸症状。慢性肝炎病人除上述症状外,可以看到某些体征,如面色晦暗,类似长时间不洗脸的表现,可以出现肝掌和蜘蛛痣;2、肝硬化:病人腹胀较明显,出现腹水量增加,可以使消化道症状加重。部分病人可以出现肝性脑病,从而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睡眠颠倒、精神障碍,类似精神病,有时可以出现行为障碍,如计算力、定向力出现问题,甚至可以出现昏迷。肝功能失代偿病人可能出现尿量减少、下肢水肿,以及腹胀加重,出现发烧或继发感染症状;3、肝癌:可能出现肝脏肿大,肝脏可以出现肿包、疼痛;4、肝衰竭:肝功能衰竭病人除肝性脑病、肝昏迷症状外,可出现高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皮肤、黏膜、鼻腔的出血表现。
    2023-08-03
  • 乙肝能控制一辈子吗(视频)

    乙肝能控制一辈子吗
    乙肝能否控制一辈子,要根据乙肝病毒得到控制的方式而定,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乙肝病毒感染后,每年有近2%-5%的中国人,可能会出现自然转阴,即自然痊愈,也就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大三阳变成小三阳,小三阳逐渐变成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体出现。虽然可能存在e抗体阳性,或核心抗体阳性,但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出现,即为已经痊愈,病人再发机会较少;2、通过药物控制,如核苷类似物、干扰素,一旦通过药物治疗,控制乙肝病毒复制,DNA转阴。病人大三阳变成小三阳,同时有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出现,称为表面抗原血清转换,同时肝功能复常,可能要进行肝穿刺。这种病人肝组织学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称为临床治愈,基本再发机会少。但用这些药是抑制病毒,乙肝病毒有cccDNA存在,消灭cccDNA较难。若能消灭cccDNA,病人可能会痊愈,终生不再患乙肝;3、通过药物控制HBV-DNA,病毒不再复制,但表面抗原存在,病人不能停药。目前抗病毒药只是抑制病毒,不能杀病毒,一旦停药会复发,且基本100%复发。另外,若在肝硬化基础上,再用抗病毒药,病毒虽然被控制,但是疾病仍有进展可能。所以仍然需要进行疾病随访,抗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治疗,病人不能随便停药。
    2023-08-03
  • 乙肝小时候打过还要再打吗(视频)

    乙肝小时候打过还要再打吗
    小时候注射过乙肝疫苗,是否需要再次注射,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乙肝疫苗目前在我国已经列入计划免疫,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均需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注射要求全程是0、1、6,即1个月后注射第2针,0.5年后注射第3针。一般按照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后,大多数病人,即97%以上新生儿,均会产生有效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产生有效保护作用。一般对正常人群,注射乙肝疫苗后,保护期大概是30年。所以对正常人群而言,可以不再进行乙肝疫苗注射或检测。对于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或后天性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抗肿瘤治疗,或糖尿病病人。以及经常有乙肝病人血液暴露的工作性质,如医生、检验人员、科研人员,接触血并有暴露机会时,需要定期复查乙肝五项,观察抗体滴度是否足够。对于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病人,每0.5年需要查乙肝五项,观察抗体滴度情况。对于孩子,一般0、1、6注射后,12个月、7岁时,均要进行乙肝五项检测,观察抗体滴度是否足够。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妈妈所生孩子,注射后12个月和7岁时,要进行乙肝检测,观察阻断是否成功,有无复发可能,决定是否再次注射乙肝疫苗。
    2023-08-03
  • 打两针乙肝疫苗怀孕了对胎儿有没有影响(视频)

    打两针乙肝疫苗怀孕了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接种两针乙肝疫苗后怀孕,一般对胎儿没有影响。因为乙肝疫苗中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抗原,具有抗原性而没有传染性,且目前疫苗是基因合成,不是血源性疫苗,所以较安全。乙肝疫苗接种的要求是接种三针,按016方案进行,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半年后接种第三针。因为对胎儿没有影响,所以孕妇可以继续完成全程注射,才能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通常在接种完第三针2-3个月后复查乙肝五项,如果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代表乙肝疫苗注射成功。如果是阴性,需要动态观察,因为部分人抗体产生相对较晚。我国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在95%-97%以上,只有少数人接种疫苗后没有产生免疫,需再进行加强注射。通常注射后保护期在30年左右,所以对于一般人群,30年内不需要再进行加强注射。
    2023-08-03
  • 乙肝是什么(视频)

    乙肝是什么
    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肝病毒(HBV)引起,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慢性疾病。在我国的法定传染病中,其属于乙类传染病,病原体是乙肝病毒,传染源是带有乙肝病毒的急慢性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传播:1、血液传播:通过输血和血制品进行血液传播;2、母婴传播:曾是我国的主要传播途径,我国既往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中,有2/3是因为母婴传播。但这些年随着我国采取较多措施阻断母婴传播,包括乙肝疫苗,还有表面抗原阳性妈妈生的孩子进行联合免疫和孕期母亲抗病毒治疗等,母婴传播几率明显下降;3、性传播:包括夫妻和性伙伴之间,都可以引起性传播;4、皮肤黏膜破损传播:是目前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消毒不严格的医疗途径,如各种穿刺,还有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的医疗器械,如果消毒不严格,可以引起传播。针灸针、梅花针如果不是一次性,也会引起传播。此外,还有美容行业,如纹纹身、纹眼线、扎耳朵眼、修脚、刮脸,如果消毒不严格,都有可能是传播途径,静脉吸毒也属于传播途径。乙肝临床可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可出现黄疸型肝炎,但85%的乙肝病人呈慢性起病,疾病较隐匿,表示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进一步进展通常要经过20-30年,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病情如果没有得到良好控制,每年有3%-5%的患者会进展到肝硬化失代偿,出现肝功能衰竭,甚至可以出现肝癌。
    2023-08-03
  • 乙肝的病人能喝酒吗(视频)

    乙肝的病人能喝酒吗
    乙肝病人不能饮酒,包括白酒、红酒、啤酒,以及凡是含有酒精的饮料、液体。因酒精会造成肝脏损伤,导致酒精性肝病,可以表现为脂肪肝,也可以进展到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再到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衰竭,甚至可以出现肝癌。而乙肝病程也会如此,也会从急性肝炎进展到慢性肝炎,再到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如果在酒精和乙肝病毒的双重作用下,会加速肝脏损伤,加重肝脏疾病的进展。乙肝病人除避免饮酒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随便吃药,常用药物如抗结核药中的利福平、吡嗪酰胺,抗肿瘤药物以及抗生素药物等,服用后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因此病人在服用上述药物前,要检查肝功能,之后还需监测肝功能。另外,部分病人患有乙肝后服用较多能治疗的药物,可能有十几甚至二十种,但药物一般均需要经过肝脏解毒,因此服用大量药物会增加肝脏负担,进而加重肝脏损伤;2、应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特别是急性肝炎时,病人需卧床休息。当恢复成慢性肝炎后,才可以适当进行活动,但要以自身感觉不累为准;3、饮食应均衡,避免偏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等要均衡食用。当乙肝进展到肝硬化阶段时,可能会要求病人食用软食,还要高蛋白饮食,肉、蛋、奶等均需要食用。但部分肝硬化病人可能需进行低蛋白或短期内无蛋白饮食,因此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饮食要求。
    2023-08-03
  • 孕妇有乙肝抗体宝宝有抗体吗(视频)

    孕妇有乙肝抗体宝宝有抗体吗
    孕妇有乙肝抗体,宝宝是否有抗体,需要明确孕妇产生的是哪种抗体,主要情况如下:1、如果是表面抗体,属于保护性抗体,预示着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这种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但抗体滴度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对于存在表面抗体的孕妇,宝宝仍然需要在出生后12个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而且要按照0、1、6的程序完成全程注射才相对保险;2、如果孕妇不仅有表面抗原存在,同时还有e抗体或核心抗体阳性,也叫小三阳,部分孕妇可能存在HBV-DNA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提示存在传染性而且有病毒复制。此时孕妇给宝宝的两个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且持续时间不长,宝宝不仅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同时还要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3、如果表面抗原阴性,只有核心抗体和e抗体阳性,此时抗体也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但此类抗体并不具有保护性。因此无论是否有表面抗体存在,宝宝出生后均需要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如果孕妇除有此抗体外,还存在表面抗原阳性,宝宝出生12小时内不仅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还要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即进行联合免疫,才能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染。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