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有哪些
    腺样体肥大病因主要包括 1.急性炎症使腺体组织充血、肿胀、或因化脓而增大。如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2.因过敏反应导致局部水肿而使腺样体肥大,这类患儿多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尘螨、冷空气)过敏等多见; 3.本病也常常有家族遗传史。 腺样体肥大危害多,应及时治疗。如果患儿出现鼻堵、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超过一个月,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检查。纤维鼻咽镜是目前腺样体检查的最常用方法,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痛苦较小,一般患儿均可耐受。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怎么治疗(视频)

    腺样体肥大怎么治疗
    腺样体肥大治疗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患儿腺样体肥大若病史较短,可先进行睡眠监测,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血氧均在轻度范围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保守治疗包括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药物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常常伴有鼻炎,鼻窦炎,可应用鼻腔喷剂类的药物,保持鼻腔通畅,经过恰当的治疗鼻腔通气好转,临床症状可以减轻; 手术治疗:若观察三个月,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建议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常同扁桃体切除术一并进行,如果扁桃体不大且很少发炎,则可单独行腺样体切除。避免病情恶化,影响患儿睡眠,甚至导致患儿颌面部发育异常、听力下降、语言发育异常等危害。
    2023-08-03
  •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视频)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多由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导致,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堵、打鼾、张口呼吸,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尤以夜间加重。如果患儿出现以上症状超过一个月,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检查。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怎么检查(视频)

    腺样体肥大怎么检查
    腺样体肥大最多见于儿童,如果孩子出现长期鼻堵、打呼噜、张口呼吸症状,建议到专业耳鼻喉科,做全面的耳鼻喉检查: 一、面容检查:患儿张口呼吸,有时可见典型的“腺样体面容”; 二、口咽检查:可见硬腭高而窄,咽后壁见粘性分泌物从鼻咽部流下,多伴有腭扁桃体肥大; 三、前鼻镜检查:查看鼻腔是否有炎症,排除鼻炎、鼻甲肥大等相关疾病,腺样体肥大可见鼻腔内有大量的分泌物,黏膜肿胀; 四、纤维鼻咽镜检查:是目前腺样体检查的最常用的方法,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检查痛苦较小,一般患儿均可耐受; 五、触诊用手指作鼻咽触诊,在鼻咽顶及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感冒等情况。尤其是孩子在2-10岁期间,应提高预防,如尽量避免孩子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则应去医院诊断治疗。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有什么症状(视频)

    腺样体肥大有什么症状
    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面部等部位的相关症状: 1.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2.鼻部症状:长期鼻堵,打鼾,张口呼吸等; 3.面容症状: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出现腺样体面容; 4.其他症状:情绪多变、夜惊、尿床等。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吃什么药(视频)

    腺样体肥大吃什么药
    腺样体肥大合并急性感染,需积极对症抗感染治疗;腺样体肥大非感染期,患儿如果有轻度鼻堵、打鼾症状,家长可每天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对患儿进行鼻腔冲洗,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化解鼻腔分泌物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治疗两周症状尚未缓解,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手术切除。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能自愈吗(视频)

    腺样体肥大能自愈吗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所以腺样体肥大患儿若无打呼噜、张口呼吸、听力异常等明显症状,建议先观察或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后是可以自愈的。 病发期间,可对患儿要进行睡眠监测,若患儿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血氧均在轻度范围内,可通过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包括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大部分患儿经过恰当的保守治疗,鼻腔通气好转,临床症状可以减轻。 若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建议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常同扁桃体切除术一并进行,如果扁桃体不大且很少发炎,则可单独行腺样体切除。
    2023-08-03
  • 牙龈萎缩能再恢复吗(视频)

    牙龈萎缩能再恢复吗
    牙龈萎缩分成两种,一个是病理性的萎缩和一个生理性的萎缩。病理性的萎缩是不可能恢复的,牙龈萎缩其实并不是一个诊断名词,它只是牙周病中的一个症状,就类似于像感冒中的打喷嚏、流鼻涕这种症状,它是不可能恢复的。 像这种病理性的萎缩,我们只能通过定期的口腔保健,定期的口腔检查,然后定期的牙周清洗,尽早的发现,早治疗,只能阻断它,防止继续蔓延发展,但是不可能阻止它萎缩。生理性的萎缩,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有人的牙龈都会进行生理性的萎缩,所以说牙龈萎缩不可能再恢复。 我们只能延缓它的进度,所以我们要做到定期的口腔保健。定期的口腔检查,每一年的6-12个月进行一次的口腔牙周的基础清洗,然后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3
  • 牙结石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牙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牙结石,是因为每次吃完饭以后,只要在两个小时之内不清洁牙齿,牙面上就会形成附着牙菌斑。牙菌斑就是细菌最初的一个基地。基地形成以后,我们要求每天刷两次牙,如果在12个小时之内,不清除掉最初的牙菌斑基地,它就会召集更多的细菌在这里聚集、生延、繁殖、发酵食物,因为口腔的唾液里含有很多的钙、磷这些物质,所以说它就会在牙菌斑这个位置进行钙化,反反复复的沉积,硬度就会越来越大,就形成我们嘴巴里面自己不能去除的黄色的这种斑块,就成为牙结石。如果要是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牙结石可能会继续沿着牙龈下方继续沉积,形成牙周最大的杀手。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