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 小儿呕吐腹泻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呕吐腹泻是怎么回事
    小儿呕吐腹泻属于消化道症状,临床上考虑有无消化道方面问题。首先排除有没有感染原因导致小儿呕吐、腹泻。遇到此情况家长不要着急,应先观察小儿精神状态,有无发热、呕吐、腹泻,呕吐后能否继续进食,腹泻的次数,大便有无脓性分泌物等。如不能判断可就近到医院检查大便常规,必要时化验血常规,排除是否因感染引起。如果排除因感染导致,需考虑非感染性原因,也可引起小儿呕吐、腹泻,如食饵性腹泻,小儿因饮食不当、喂养不定时、肉食摄入过多等因素。还有症状性腹泻,如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此外临床较常见过敏性腹泻。以上情况需具体原因具体分析,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2023-07-30
  • 宝宝腹泻吃什么食物(视频)

    宝宝腹泻吃什么食物
    目前新观点认为宝宝腹泻时尽量强调继续饮食,除宝宝腹泻同时伴随严重呕吐,可以禁食4-6个小时,但是不禁水。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进食母乳,但次数比以往时间间隔稍延长。如果是混合喂养,需将配方奶稀释,继续喂养。如果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进行食补,进食一些如稀面汤、熬碎的小米粥、大米粥或者稀面条,小馒头等含淀粉类多的食物。此外,尽量避免食用高蛋白类食物,待宝宝肠道功能恢复以后,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023-07-30
  • 宝宝轮状病毒腹泻怎么办(视频)

    宝宝轮状病毒腹泻怎么办
    宝宝轮状病毒腹泻需根据类型治疗: 1、轻型:仅有腹泻表现,可伴随呕吐、发热等胃肠道症状,无脱水、电解质紊乱。治疗主要是口服补液盐,预防纠正脱水。口服肠道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协助治疗腹泻,可口服思密达(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道等; 2、重型:除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还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严重,需及时就医。脱水症状较重者,建议输液治疗,补充糖盐水、电解质。饮食方面食用小米粥、稀大米粥、面条等。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母乳性腹泻能自愈吗(视频)

    母乳性腹泻能自愈吗
    母乳性腹泻是由于宝宝进食母乳导致的腹泻。导致母乳性腹泻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偏高,前列腺素可以刺激宝宝肠道平滑肌蠕动,增加水电解质分泌导致腹泻;第二、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对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母乳性腹泻一般症状较轻,不影响小儿体格发育,小儿精神状态佳,可不采取特殊治疗,待停止哺乳后,可自然好转,即自愈。对于较小宝宝,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时补充乳糖酶或加食含乳糖的配方奶,相应症状可减轻。
    2023-07-30
  • 新生儿腹泻症状(视频)

    新生儿腹泻症状
    新生儿腹泻症状,同样具备腹泻的一些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症状或者全身症状。胃肠道小儿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同时伴随呕吐、腹胀,哭闹、精神状态较差等。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症状较严重。新生儿免疫力较差,一旦出现腹泻,首先考虑有无合并感染,如果处理不及时,易合并脓毒血症。所以,新生儿一旦出现腹泻症状以后,建议家长立即带到医院检查,化验大便常规,排除有无感染的因素。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引起,要及时到儿科或者新生儿科诊治。
    2023-07-30
  • 宝宝发烧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发烧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宝宝发烧拉肚子,首先排除有无肠道感染的因素,然后查看是否腹胀,观察宝宝大便情况,有无黏液、红血丝等。必要时做大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判断有无感染因素。如果经过一系列检查,宝宝存在肠道感染的因素,建议口服肠道益生菌、头孢三代控制炎症感染。临床上也有部分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上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肠道以外的感染性疾病,可波及到肠道引起发热、腹泻、呕吐、纳差、腹胀等。此情况需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高脂血症中医如何治疗(视频)

    高脂血症中医如何治疗
    高脂血症指化验结果的异常,从中医讲其包含在不同疾病中,针对不同疾病给予治疗。具体如下: 1、脾虚痰瘀型:要给予健脾祛瘀; 2、胃热型:患者进食量较大,代谢处于亢奋状态,要清胃热、祛瘀、通络、降脂; 3、瘀血阻络型:要活血化瘀、通络。 高脂血症是一种疾病前的状态,要提倡未病先防,尽量在患者未进展到疾病状态及时治疗。除治疗外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做好日常体育锻炼,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避免其进展为其它疾病。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吗(视频)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因为很大一部分的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控制不好,甚至合并有高血压控制不好,最终会损害肾脏,从而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最早期,如果是典型的发病,则是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是微量的白蛋白尿,即必须要去检测尿的微量白蛋白。再逐渐进展,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再进展就发展成肾功能异常,最后也可以引起尿毒症。现在糖尿病引起的尿毒症,在我们国家已经占尿毒症病人的1/3左右。所以得了糖尿病以后,要对血糖、血压进行控制,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旦发现开始出现微量蛋白尿,就应该到肾科去就诊,肾科医生会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让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慢一点,尽量不要让患者在有生之年,进展到尿毒症。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是什么症状(视频)

    糖尿病肾病是什么症状
    糖尿病肾病,可累及肾脏、累及小球,当然也累及间质和小管。另外一个很典型的特点,糖尿病可以累及到肾脏的血管,所以整个肾脏都可能会受累。本病的表现和一般的肾炎差别不大,可表现有蛋白尿,甚至有的病人可出现镜下血尿。肉眼血尿一般是不常见的,再次发展可表现为肾功能异常,而出现所谓肾功能异常的表现。一开始肾病的时候,糖尿病的病人比较容易水肿,因为他蛋白尿的量往往比较大,容易得低蛋白血症,所以糖尿病肾病的病人,水肿通常会比较严重。到晚期可表现有肾功能衰竭,甚至表现为尿毒症,可发生贫血、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糖尿病的病人由于毒素蓄积,会出现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即容易产生皮肤的瘙痒。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可不可以治好(视频)

    糖尿病肾病可不可以治好
    糖尿病肾病能否治好,应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糖尿病肾病,临床分为四期,有时也分五期,每一期是不同的,比如病情处于很早期,即第1期,则仅仅是一种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的状态。2期即是在应急情况下,比如有剧烈运动,或者发烧情况下,出现的微量白蛋白尿,在控制血糖良好情况下,病情可能不会再发展。即在第2期病程时,如果血糖、血压都控制得很好,也有可能不发展,也是达到临床维持的状态。但是3期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已经持续性出现明显的微量蛋白尿,在经过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不能够完全治愈。比如蛋白尿,先前总是有,在控制后,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原来少、不发展。或者是已经有大量蛋白尿,但经过控制后,能够保持非常稳定,不出现肾功能的异常。即达到了所谓的临床稳定,但都不能称为临床缓解。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