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曾

  • 戴了口罩会不会被传染新型肺炎(视频)

    戴了口罩会不会被传染新型肺炎
    戴口罩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最有效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如使用了符合规定的口罩,应该可以避免呼吸道感染。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人佩戴口罩仍被感染,推测有以下几种可能: 1、口罩质量不佳; 2、口罩使用时间过长,防护效果下降; 3、佩戴口罩时不规范,如没有完全遮掩口鼻,没有捏紧鼻夹部位,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入身体; 4、手卫生的问题,在摘和戴口罩时碰到了鼻腔,或自己的手接触了患者分泌物又去揉眼睛,这些情况下如果未注意手卫生,且未正确佩戴口罩,或没有全程戴口罩,无法保证百分之百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房里需佩戴口罩、眼罩、防护面屏。这些空间里病毒含量较高,可能会有气溶胶存在。除了注意手卫生,在封闭、狭小的空间还要注意眼睛的防护。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眼睛会肿吗(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眼睛会肿吗
    少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表现有结膜炎,导致眼睛水肿。如果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出现眼睛肿的症状,考虑可能是病毒引起。如果没有呼吸道的症状,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确切临床表现,单纯出现眼睛肿,需明确病因,具体分析。 建议到眼睛专科的医院或眼科就诊治疗。对于已确诊但症状不严重的患者,等待自愈即可;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好转,结膜炎、腹泻等症状也会自愈;如其它的症状已经好转,但是眼睛仍然红肿、充血,有分泌物,需要去眼科排除其它的感染问题,不可再继续观察。
    2023-08-02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发热怎么办(视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发热怎么办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出现发热,可先判断是否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在家隔离,已经2周没有接触过其他人,不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考虑为普通感冒或其它部位的感染引起发热,甚至是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肿瘤引起的疾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是在疫情期间去过疫区,比如湖北,武汉,或者从国外疾病流行地区回来,出现发热一定要到医院做筛查。此时在家很难确诊,且存在传染给其他人的可能。如无流行病学史,但高热超过3天或1周,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023-08-02
  • 新型肺炎自我隔离注意事项(视频)

    新型肺炎自我隔离注意事项
    新型肺炎期间接触感染者,或者怀疑接触感染者,或者从疫区回来之后应进行自我隔离。其注意事项可有以下几点: 1、自我隔离期间最好是单独居住,或如果条件允许,单独一个房间居住; 2、尽量避免和家人接触,比如不要到客厅里和家人聊天。在必要接触时最好保持2m以上的距离,同时要戴好口罩; 3、在隔离期间经常开窗通风; 4、要保证早睡早起和充足睡眠,营养也要充分,保持自己最好的抵抗状态; 5、在隔离期间不要再探亲访友,也不要接受其他人的探视。因为已经有个案报道从返回北京之后开工之前在家隔离14天,在隔离期间又和来自老家的人接触,导致被传染。虽然确实是隔离14天,但是实际在这14天里却被感染,复工以后很快出现症状,导致单位里有十几个人被传染。所以自我隔离期间除保证不出门,也不要再接待其他探视的人员。
    2023-08-02
  • 新冠肺炎病毒潜伏期多久(视频)

    新冠肺炎病毒潜伏期多久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期患者的观察,现认为潜伏期范围应为2-14天,短者可能2天发病,长者可能14天发病,大部分人集中在3-7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多数呼吸道病毒传染病潜伏期相似,如流感、感冒潜伏期可能在2-7天范围,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部分患者潜伏期是3-7天。当接触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如经过14天依旧未出现症状,即可排除被传染的风险。 因此,对于部分发现确诊感染者的单位、家庭的密切接触者,建议隔离14天,因其潜伏期最长为14天。有个别文献报道,由于个人体质原因或其它流行病学调查原因,个别患者潜伏期超过了14天,但实际临床工作中认为14天即为最长潜伏期。
    2023-08-02
  • 感冒和新型肺炎的症状区别(视频)

    感冒和新型肺炎的症状区别
    感冒即所谓的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发烧,可能为低烧甚至不发烧,同时伴随咳嗽、咽痛、乏力、打喷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和感冒相似,也有低烧、咳嗽、乏力、咽痛、嗓子痒等症状。但相对感冒而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喷嚏、流鼻涕等卡他症状较少,打喷嚏、流鼻涕更多见于感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一周和感冒相近,容易被误诊,但一周后症状即开始明显加重,如咳嗽、发烧程度较原先加重。部分重症患者甚至出现活动后气促,如进一步发展,即使安静状态下也会感觉胸闷、气促。危重型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憋气,甚至烦躁,意识障碍,可能需进监护室治疗。而普通感冒一般5-7天即开始明显好转,故5-7天症状依旧加重,需到医院请医生评估,以排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过什么传播(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过什么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一种呼吸道传播疾病,现认为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即飞沫传播,尤其近距离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最远距离可能不超过2m。如两个人面对面,距离在1m以内,病毒传播风险大,称之为密切接触传播。 除飞沫传播外,还存在气溶胶传播,即患者病毒量较大,病毒可能在空气中漂浮一段时间。其过程类似抽烟,即使未看到具体抽烟的个体,但气味可能在空气中漂浮几分钟,依旧可能闻到烟味。在空间较小的房间,如电梯、火车、飞机卫生间,空气流通差,患者咳嗽后病毒可能在空气中停留几分钟。当他人进入狭小空间,虽未直接接触患者,依旧可能由于吸入气溶胶而被感染。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患者尿、粪便中也可查到核酸,不排除为一种传播途径可能,但是否有传播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2023-08-02
  • 非典厉害还是新型肺炎厉害(视频)

    非典厉害还是新型肺炎厉害
    一旦感染SARS情况较危险,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统计病死率不到4%,即其严重程度低于SARS。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均为冠状病毒,两者基因上较接近,甚至部分学者认为两者属于姐妹或近亲,但两者具有差异。 根据传染性以及感染人数,从现有数据看,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远强于SARS。因SARS最终全世界感染人数为9000例左右,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世界已超过10万例,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呈聚集性发病,一个人被感染,造成全家人感染,70%左右患者可能均来自聚集性感染。但从致病性、病死率判断,SARS强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当年病死率约9.6%,即将近1/10患者最终未被抢救。
    2023-08-02
  • 如何有效预防呼吸道病毒(视频)

    如何有效预防呼吸道病毒
    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和预防其它传染病类似,三个环节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如疾病所有感染者均有症状或症状较严重,即需做好控制传染源,以控制疾病的传播。如当年的SARS及2012年出现的MER,即中东呼吸综合征,其感染者症状均较明显,需将所有感染者均进行隔离,降低传播性。但其它的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如感冒、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有轻型感染者,甚至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被识别,无法完全控制传染源。 还要做好第二个环节,即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期间,所有人均需戴好口罩,外出去人多、空气流通不好场所,均需戴好口罩进行保护。需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被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用手揉眼睛、摸口鼻。患者粪便、尿液可能也有传染性,故卫生间也需戴好口罩、经常开窗通风。另外,要注意保护易感人群,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已有疫苗,但需每年接种。对新型冠状病毒预防主要做到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023-08-02
  • 新型冠状肺炎的日常预防(视频)

    新型冠状肺炎的日常预防
    日常预防性冠状病毒肺炎的措施如下: 1、在家内需要常开窗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通风最好是15-30分钟以上,这样房间空气里病毒数量会大大降低; 2、尽量在流行期间不要聚会,不要走亲访友; 3、外出要戴好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定全程戴好口罩,并且如果手已经触摸公共区域,不要摸眼、口鼻部位。即使没有其他人时,包括到卫生间,进电梯时等独立空间,也要全程戴口罩; 4、上班期间要尽量减少和同事的近距离接触,比如开会、吃饭要减少近距离的接触,保持1m以上的距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面对面空气传播; 5、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避免传染给周围的人。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