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泽锋

  • 直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才可以吗(视频)

    直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才可以吗
    出现直肠息肉不一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根据直肠息肉大小、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如果是直肠黏膜隆起,即息肉样病变较小,比如芽状息肉或者1-3mm的息肉,可以进行观察、定期复查,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复查时发现息肉长大,比如长到5mm或者基底部是宽基,以及腺瘤型息肉,则建议尽早通过手术切除。手术可通过结肠镜完成,不需要切除肠管,如果息肉进一步增大,比如结肠镜下看到可疑息肉样病变,且进行病理活检后确诊癌症,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肠管。所以出现直肠息肉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2023-08-02
  • 直肠息肉必须要手术吗(视频)

    直肠息肉必须要手术吗
    直肠息肉不一定需要手术,需要根据直肠息肉的大小、形态、多少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直肠息肉通常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无需切除肠管。根据直肠息肉的大小,比如某些牙状息肉,或者较小的息肉,只有1-3mm,则可以进行观察,而无需切除。在复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息肉增大,则需要在肠镜下进行切除。息肉增长至0.5cm,或者属于宽基腺瘤型息肉,上述息肉有可能发生恶变,建议在结肠镜下进行切除,进行病检。如果是更大的息肉有可能会取病检,如果明确为恶性病变,则需要做肠管切除手术。
    2023-08-02
  • 1cm结肠息肉恶性概率(视频)

    1cm结肠息肉恶性概率
    1cm结肠息肉的恶性概率多高,无法确定。息肉或结肠息肉的恶性可能,或在结肠镜看到的恶性可能,与大小和性状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1、大小:一般超过0.5cm的息肉,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切除,因为息肉逐渐越长越大,恶性的概率相对较高;2、性状:但不光是大小决定息肉是为恶性,还有比如息肉的性状,比如息肉是炎性息肉,基本其恶性概率非常低,即使体型稍大,可能恶性概率接近于0%。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此时恶性的概率相对较大,尤其是体型较大的腺瘤性息肉,恶性概率较高,可能10%,甚至更高。基底部比较宽的息肉,也有一定的恶性倾向。如果息肉带蒂,即使是1cm或更大的息肉,恶性概率也比较低。所以结肠息肉到底是否为恶性,是否需要尽早处理,一定要到专科医生处就诊,帮助判断是否为恶性息肉。
    2023-08-02
  • 横结肠息肉问题大吗(视频)

    横结肠息肉问题大吗
    横结肠息肉的问题是否大,通常不取决于息肉是否长在横结肠,通常取决于息肉大小、性质等,具体如下:1、息肉大小:如息肉较小,仅为1-3mm,较小的息肉问题不大,可以进行观察,如果息肉较大,比如到达0.5cm,甚至更大,还是建议尽早在结肠镜下切除,如果进一步生长,可能出现癌变。虽然可能性较小,但还有一定的可能性;2、息肉形状:除了大小,还有息肉性状,例如息肉为炎性息肉,较小的炎性息肉可以无需管理,也不用进行切除。如果腺瘤性息肉较小,建议尽早在肠镜下切除。腺瘤性息肉也可能出现癌变,息肉如果基底部较宽,出现宽基息肉,建议尽早切除,也可能存在恶变。上述几个方面都可以给予参考,能够判断息肉的问题是否大,是否需要尽早切除。
    2023-08-02
  • 结肠息肉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结肠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结肠息肉进行手术以后,需要注意饮食、并发症等事项,具体如下:1、饮食:手术后的进食要遵从手术大夫的医嘱,如果息肉较少,仅有1-3个,在结肠镜下切除以后创面不大,一般而言术后1-2天可以尝试喝一点水,2-3天以后如果没有出现相应并发症,可以进食一点清流质,如牛奶、米汤、豆浆、鱼汤、肉汤、菜汤等食物。如果没有明显并发症,没有出现出血、穿孔,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除了简单的手术以外,如果结肠息肉比较大,层次比较深,在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甚至肠壁可能被切穿,需要进行修补,这时的饮食要慢,逐渐进行过渡,需要遵从手术大夫的医嘱;2、并发症:除了饮食以外,自己也需要注意进行手术以后是否解血便、血便多少等。如果血便较多,可能为术后创面产生出血,要及时与管床医生进行沟通、反映,尽早处理并发症。如果出现穿孔,可能会造成腹痛等不适表现,需要及时与手术大夫进行反映,在手术大夫的指导下逐渐恢复。
    2023-08-02
  • 结肠多发息肉多大能手术(视频)

    结肠多发息肉多大能手术
    结肠多发息肉需结合数量判断是否需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超过1个即可称为多发息肉。多发息肉应根据大小以及性质进行处理,0.5cm以下息肉建议暂时观察;0.5cm以上、1cm以下息肉建议于肠镜下切除;一般超过1cm息肉,需手术切除治疗。 肠镜或腹腔镜手术方式需结合结肠息肉性质决定,如息肉为1cm左右,但生长部位比较深或形似菜花样,需考虑肠镜下切掉息肉;如果属于恶性,可能追加腹腔镜切除肠管手术治疗。
    2023-08-02
  • 结肠息肉1cm要长多久(视频)

    结肠息肉1cm要长多久
    结肠息肉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一般形成较大的肠息肉,比如1cm的息肉需要的时间不定,没有绝对的时间。有的患者可能1-2年肠息肉便长大到1cm,有的患者可能过10-20年肠息肉才长大到1cm。平常在医疗工作当中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常规的结肠镜检查,在患者没有不舒服的表现时,也可能存在肠息肉,甚至存在较大的肠息肉。一般较小的肠息肉,如5mm以下的肠息肉,或不是宽基的肠息肉,可以暂时观察,经过6-12个月后再复查,如果肠息肉长大,便建议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切除。如果肠镜发现肠息肉较大,超过0.5cm,甚至达到1cm,一定需要注意明确到底是不是息肉,可能需要切除肠息肉后进行病检。
    2023-08-02
  • 直肠中分化腺癌能活多久(视频)

    直肠中分化腺癌能活多久
    直肠中分化腺癌生存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中分化是指的分型即恶性程度,中分化一般指恶性程度为中等。但是很主要、很重要的因素是分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对于预测、预后是很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早期的直肠癌,术后恢复以及预后很好,一般用5年生存率来预测或者判断大概生存期。早期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即直肠的癌症早期,绝大部分、90%以上可以活过5年以上。基本上活过5年,称为肿瘤的痊愈。但如果是晚期直肠癌,能活过5年的只有不到10%,即100个晚期的直肠癌症患者,经过规范治疗,能活过5年可能100个中不到10个,区别非常大。建议还是定期检查,包括结肠镜,早发现、早治疗,效果绝对不一样。
    2023-08-02
  • 肿胀处发热怎么回事(音频)

    肿胀处发热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夏泽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
    肿胀处发热需要看是哪里肿胀,可能说的是表皮或者皮肤哪个部位有肿胀。一般而言可能是炎症的表现,炎症也就是感染,感染会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红就是看起来有点发红,肿胀的地方颜色偏红些;肿就是所说的肿胀;热就是摸上去跟周围的皮肤的温度有不一样,就是有些发热;痛就是按着或者摸着有痛的感觉。 红、肿、热、痛是炎症或者感染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以前往医院感染科或者内科就诊,由医生进行诊断。
  • 胃癌患者一般多大年龄(视频)

    胃癌患者一般多大年龄
    通常胃癌患者没有固定的年龄,但是有高发年龄,多发于中老年人。如果胃部有炎症或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经过规范或者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到胃部黏膜有息肉性病变,如果是腺瘤型息肉,但是没有及时处理,进一步生长,可能会恶变,通常5-10年可能发展到胃癌。通常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群比较高发,但是不代表年轻人就不会患胃癌,目前胃癌发病年龄在逐渐年轻化,建议35岁或者40岁以上的患者,每年或每1-2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如果有比较可疑的病变,需要取病检判断是否为胃癌,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