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 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通常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原因为吸烟,由于烟草作用,造成支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壁发生炎症反应,长时间的炎症反应,造成支气管的气道重塑,从而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病情进一步发展,通常会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大疱、肺功能减退等,从而出现呼吸衰竭的表现。如果肺功能处于代偿水平,则可能不伴有呼吸衰竭表现,如果肺失去代偿功能,通常会出现呼吸衰竭的表现。这时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为Ⅰ型呼吸衰竭,另一种为Ⅱ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即患者单纯出现低氧表现,Ⅱ型呼吸衰竭,即除低氧表现以外,还伴有二氧化碳增高等表现。
    2023-08-03
  • 仰面睡觉有窒息感怎么办(视频)

    仰面睡觉有窒息感怎么办
    如果仰面睡觉有窒息感,通常建议采用侧卧位睡眠,同时观察窒息感是否有所缓解,仰面睡觉出现窒息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常见于以下几种:1、睡眠呼吸障碍:由于在仰面睡眠过程中气道形态发生改变,如果患者过去有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的表现,通常在仰卧睡眠时气道阻力明显增高,睡着后气道塌陷,则造成气道关闭,从而出现窒息的感觉,建议通过侧卧睡眠调整睡姿,可能窒息感会随之消失;2、肥胖因素:如患者过度肥胖应注意减轻体重,从而减少气道阻力,缓解气道塌陷的问题,从而改善窒息感;3、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如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治疗,从而降低气道阻力,改善夜间打鼾和呼吸暂停的问题。
    2023-08-03
  • 血常规能查出肺结核病吗(视频)

    血常规能查出肺结核病吗
    由于结核病在血象上并没有突出的特异性改变,因此血常规并不能查出肺结核病,肺结核病的感染原为肺结核杆菌,病原部位在肺部,因此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肺部影像学检查:如果在结核好发部位出现相应的结核病变,通常提示具有肺结核感染的可能性;2、临床症状:观察病人是否有发热、咳嗽、咳痰、夜间盗汗、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结核病的表现;3、痰病原学检查:如果能够在痰中查到抗酸杆菌,通常为判断结核的直接证据,但多数病人痰检查中,较难查到阳性结果;4、血液其它检查:如结核抗体检查或其它特殊检查,从而判断病人是否有过结核感染。针对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有结核病防治所或疾病控制中心可以诊断、治疗结核。通常过去叫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医院,现在较多地方称之为胸科医院,病人可以去咨询此类医院和医生,从而诊断自己是否患有结核病。
    2023-08-03
  • 肺结核治疗方法(视频)

    肺结核治疗方法
    肺结核病人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抗结核治疗,主要是用药物治疗,用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用药是基本原则,特别是针对初次治疗的病人,治疗成功与否对于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抗结核治疗的药物通常会选择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药物,上述药物在治疗结核方面有较好的疗效。结核菌容易发生耐药,耐药效果一旦形成后药物效果较差,为防止耐药,所以通常会选择联合用药,既能起到充足、有效的抗结核作用,又能防止耐药菌产生。肺结核的治疗过程通常在1年或1.5年,如果使用强化治疗方法需9个月。在强化治疗时如果用药过多或用药密度过大,病人会出现副作用,如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或肝功能损害,常规的标准治疗方法可以尽量避免发生副作用。
    2023-08-03
  • 肺结核诊断的标准(视频)

    肺结核诊断的标准
    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影像学检查:比如胸片或者肺部CT发现结核好发部位有结核病灶,比如在上肺或者背段出现结核浸润病灶。不同类型的结核病表现形式不同,某些病人的病变部位发生在肺内,有些病变部位发生在胸膜腔,称为结核性胸膜炎,出现上述情况,均为判断肺结核的证据;2、胸水化验:如果是结核性胸膜炎,通过抽取胸水化验呈现渗出液的特点,属于诊断结核病的重要证据;3、临床表现:结核病病人常表现为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结核中毒症状;4、其它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痰中结核菌,属于诊断结核的可靠证据。但临床中查到结核菌的机会较少,可以通过血液化验查结核抗体,也可以间接反映结核感染情况。有些结核病病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可以进行实验性抗结核药物治疗,如果病灶和症状有明显改善,有助于诊断结核病。
    2023-08-03
  • 安眠药的种类(音频)

    安眠药的种类
    讲解医师:郭兮恒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现在临床中应用的安眠药种类比较多,大概这样来进行分类:安眠药分第一代安眠药,这类安眠药像苯巴比妥、水合氯醛之类的比较古老的经典的安眠药;第二代安眠药是以安定为代表的这类,就叫做苯二氮卓类的药物;第三代安眠药叫非苯二氮卓类的药物,非苯二氮卓类的药物,镇静催眠的效果相对是比较好,而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的安眠药的副作用相对又有明显的减少,所以临床当中应用的第三代的镇静催眠药比较多,不论是哪一代的镇静催眠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于人体都有一定潜在的风险,都是属于处方药,都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来进行使用。
  • 安眠药如何选择用药剂量?(音频)

    安眠药如何选择用药剂量?
    讲解医师:郭兮恒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安眠药的使用确实是临床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睡眠障碍的病人来说,服用安眠药既能够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也能够改善病人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服用多少剂量的安眠药既能有效又能安全,这是非常关注的问题。一般的正常人,服用安眠药按照医生的处方来服用,有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和对安眠药耐受的程度来给他一个处方的治疗剂量,通常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安眠药是一种处方药,不能自己随意来服用或者是随意进行增减。服用安眠药的病人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病人担心安眠药的安全性,就尽量不用,所以有一部分睡眠障碍的病人,不用安眠药。还有部分病人对于安眠药过分的依赖,一旦睡不好觉,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安眠药,一旦感觉睡眠的质量不满意,就随意的增加安眠药的剂量,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首先来说,安眠药的服用首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是安全的,安眠药本身会促进睡眠、增加睡眠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会改善总体的睡眠情况,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需要安眠药的时候,就应该遵照医生的医嘱来服用安眠药,要强调安眠药的临床当中的实际作用。另外一方面也要关注安眠药可能带来的影响,副作用或者是安眠药本身所产生的一种依赖性,或者是可能潜在的风险。安眠药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呢?安眠药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除了诱导睡眠,加深睡眠质量,改善睡眠的深度以外,同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呼吸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这个抑制作用会造成呼吸变得浅和慢,严重会出现呼吸停止的现象,所以过量的服用安眠药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要再次强调安眠药一定是在医生指导下来使用。
  • 什么鼾症?(音频)

    什么鼾症?
    讲解医师:郭兮恒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所谓鼾症是在睡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上气道阻力的增高,上气道的高速气流震动周围的软组织所产生的鼾声,在临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人们在生活中偶尔的劳累、饮酒以后或者是睡得比较深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鼾声的现象,偶尔出现鼾声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如果是在7天当中,至少有5天以上都会出现睡眠打鼾,这种人叫做习惯性鼾症,也就是临床鼾症的病人。鼾症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上气道阻力增高,包括鼻腔问题、咽腔问题、鼻甲肥大、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舌根后坠和会厌的病变等相应的上气道的软组织的功能和结构的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夜间出现打鼾的现象。
  • 睡觉磨牙是什么原因?(音频)

    睡觉磨牙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郭兮恒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引起睡眠当中磨牙的原因很多,在小孩子身上出现睡眠中磨牙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大多原因跟孩子牙齿的发育有关系,在牙齿的发育过程当中,孩子就会产生磨牙这种现象,大家也可以不用太过于介意。还有一些成年人出现磨牙的问题,跟牙齿的咬合问题有关系,要注意可能有的人牙齿发育不均衡,牙齿的咬合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磨牙的现象。还有的人是由于胃肠功能的紊乱,通过胃肠反射会出现夜间磨牙的现象。有些人是由于情绪的紧张和焦虑,可以反映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出现磨牙的现象。再有些疾病也可以跟睡眠中磨牙有关系,比如睡眠打鼾、有呼吸暂停或者某些特殊类型的睡眠疾病也会表现为睡眠磨牙的现象。再有些人原因不清楚,可能就有睡眠磨牙的习惯。这都可能会造成睡眠当中出现磨牙现象的原因。
  • 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音频)

    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
    讲解医师:郭兮恒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睡眠呼吸暂停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睡眠呼吸疾病,对人体的影响是多器官的损害。由于长期的打鼾和呼吸暂停,病人往往是张口呼吸,会出现口干舌燥、流口水、咽炎、食管反流这些现象。长期的睡眠结构的破坏和睡眠质量下降,病人会出现白天的嗜睡、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情绪、精神方面的一些症状。长期的呼吸暂停和缺氧也可以造成内分泌的紊乱、代谢的紊乱,病人表现为病理性肥胖,出现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这些问题。长时间的缺氧,也会造成动脉血管的病变,出现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反复的呼吸暂停也会造成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各种类型的心脏病,甚至是夜间的猝死,有些病人由于长时间缺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甚至会表现为癫痫,还有些病人由于反复的呼吸暂停和缺氧可以造成肾功能损害,出现蛋白尿、夜间多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