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

  • 腹部核磁共振检查多长时间(视频)

    腹部核磁共振检查多长时间
    腹部核磁共振检查时间,主要和扫描方式、扫描序列有关,一般上腹部平扫15-20分钟即可结束。如果平扫再加上增强扫描,即需增加注射造影剂检查时,总体扫描时间大概需30分钟。另外腹部检查需要病人配合,呼吸不好的病人还需进行呼吸训练,也会增加检查时间。 腹部检查可能增加功能成像,比如弥散加权成像、波谱成像等检查,均属于功能性成像,时间相对更延长。另外,如果病人同时做几个部位检查,扫描时间,即几个单部位扫描时间总和。现在磁共振机器不断更新,一些新型机器也开发出快速扫描序列,扫描时间相应缩短。 总体而言,腹部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检查时间至少需要20分钟左右。
    2023-08-03
  • 核磁共振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核磁共振注意事项有哪些
    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需告知医生有无磁共振检查绝对禁忌证,比如心脏有无起搏器,心脏起搏器除少数明确表明可以做磁共振外,绝大多数心脏起搏器患者均不能做磁共振检查,可能导致危险。比如可能导致心脏起搏器失灵。有些患者靠心脏起搏器的作用生存,如果在磁场下心脏起搏器不工作,病人即可能有心脏骤停危险; 2、眼球金属异物为重要绝对禁忌证; 3、磁共振相对禁忌证,比如冠脉支架、关节金属置换、烤瓷牙情况,均需根据材质情况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最好告知医生,让医生评估是否可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4、检查时尽可能把身上金属物去掉,比如手机、银行卡、打火机等,均不可带入磁共振机房,女性身上金属饰品需拿掉,尤其对于含铁含量饰品,均不可带入磁共振室; 5、女性患者需关注是否存在节育环,也应告知工作人员,金属节育环情况即不适合做磁共振检查; 6、腹部检查时最好禁食,一般禁食四小时以上,主要为防止食物产生伪影干扰; 7、检查过程中患者必须严格制动,故神志不清、幽闭恐惧症患者,不适合做磁共振检查。
    2023-08-03
  • 16排螺旋CT平扫能检查什么(视频)

    16排螺旋CT平扫能检查什么
    16排螺旋CT平扫,可以检查全身大部分脏器器官,从头到脚16排CT都可以做,比如头颅多排CT平扫,可以明确颅内占位性肿瘤,或脑出血情况。胸部多排CT检查可以看肺内炎症、结核、肺癌等可能性,腹部多排CT平扫加增强检查,可以看是否存在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恶性疾病或肝脓肿。 此外,胆囊结石、胰腺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良性疾病,均可用16排CT检查。16排CT同样可以检查颈部、胸部、腰椎椎体情况,观察是否存在骨折、椎间盘突出、四肢骨骼骨折情况。16排CT平扫同样也能发现病变,16排CT也可做心脏冠脉检查,可以看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情况,但做出来的图像不及64排CT图像清晰。
    2023-08-03
  •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发病原因(视频)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发病原因
    口腔颌面部囊肿是一类良性病变,主要好发于颌骨内,上颌骨、下颌骨都可以发生,下颌骨更多。口腔颌面部骨骼主要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下颌骨好发囊肿主要原因是其是扁骨,跟全身其它骨骼不一样,比如股骨、胫骨、腓骨等长骨。扁骨好发于囊肿的原因是扁骨内有些牙胚,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残留上皮遗留在颌骨中,时间长以后会发生囊性变,从而出现囊肿,常见的有根尖囊肿、始基囊肿、角化囊肿。 在临床有些患者因为牙齿龋坏造成根尖炎,炎症长期不愈,最终导致炎性囊肿。有些患者受外伤后会发生血外渗性骨囊肿,即在口腔中有个小血管受损伤后血液不断渗出,这时会导致囊性病变发生,但这种囊肿相对少见,而且也没有明显复层鳞状上皮,即囊肿外皮。
    2023-08-03
  • 口腔颌面部囊肿治疗方法(视频)

    口腔颌面部囊肿治疗方法
    对于口腔颌面部囊肿,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对发生在口腔黏膜下的软组织囊肿,如下唇、舌尖黏液囊肿,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手术方案,即手术局部切除。硬化剂、碘酊治疗方法目前还在探索中,虽然是微创,但是因为不能完整切除,容易引起复发; 2、位于口腔外软组织囊肿,简单采取手术切除方法,目前还没有其它治疗方法; 3、位于颌骨囊肿,最常见的是角化囊肿,角化囊肿有很多治疗方法,比如开窗减压治疗,即在囊肿顶部开个洞,该洞是压力最小的方向,囊肿是由于压力改变,朝压力最小方向生长,从而使骨组织新生,导致囊性病变变小,这即是目前最流行的开窗减压方法。此外,还可以采取刮治方法,但刮治方法相对开窗减压复发率稍高。对于部分多发多囊性病变,即多囊型角化囊肿,可以采取截骨方法。
    2023-08-03
  • 口腔颌面部囊肿症状(视频)

    口腔颌面部囊肿症状
    口腔颌面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软组织囊肿和硬组织囊肿,如颌骨囊肿。软组织囊肿主要包括皮样表皮囊肿、皮脂腺囊肿,主要症状是囊肿发生区域皮肤稍膨隆、肿胀,若继发感染,会出现皮肤红、肿、热、痛,体温升高。有些囊肿没有自觉症状,这时往往需要借助影像方法来发现。 除此以外,在大唾液腺也可以发现囊肿。发生在口腔黏膜下的黏液囊肿主要症状是黏液囊肿不断增大时会发生透明状小疱,破溃后会有蛋清样黏液、拉丝状液体流出。如果发生在颌骨囊肿,常常有颌骨膨隆,但有时候并没有自觉症状,常常是在拔牙或者做其它矫正治疗时才发现。
    2023-08-03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严重吗(视频)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严重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主要发生在小朋友,在1岁以内的小朋友是多发的。血管瘤是种先天发育肿瘤,在患儿出生后几天或者1周内发现其皮肤或者颌面部有个小红点,1-2个月、4-5个月是血管瘤的快速增殖期,到1岁以后进入自然消退。如果位于躯干或者四肢,血管瘤即使长的很大,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方法或者药物进行治疗。位于喉颈部敏感部位、关键部位的血管瘤需要早期干预,比如位于眼眶、面颊、位于声门的血管瘤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早期干预。如果位于眼眶、声门、面颊血管瘤不进行积极治疗,给患者尤其是小朋友会带来很大影响,除面容改变以外,还有心理影响,所以对于婴幼儿血管瘤应该早期干预和治疗。
    2023-08-03
  •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视频)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血管瘤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部是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而且在头颈部血管瘤发生率可以达到75%。在1982年以前将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统称为血管瘤,1982年后国际脉管疾病协会组织将血管瘤单独分出,因为血管瘤是个实体瘤,而且现在最常见的口腔颌面血管瘤95%都是婴幼儿,即小朋友得的血管瘤。如果是成人患该病,可能是血管畸形或者其它脉管疾病。 血管瘤基本都发生于婴幼儿,常常在患儿出生几天后皮肤上有个小的红色点迹,在1个月或者4个月激素水平变化时有两个快速增长时期,一般进入1岁以后可以自然消退,3年消退30%,5年消退50%,7年消退70%,到10-12岁后基本上完全消退。有个别患者不能完全消退,也可以有些皮肤色素沉着,或者脂肪转化,造成皮肤松弛。有些位于关键部位血管瘤需要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比如眼眶、面颊,甚至声门部位都可以对患儿生活、容貌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应该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2023-08-03
  • 涎腺出问题都是癌症吗(视频)

    涎腺出问题都是癌症吗
    涎腺在口腔颌面外科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解剖结构,主要包括三对大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一些小黏液腺。平时舔下唇、口底、颊黏膜可以触及到或者感觉到小疙瘩,这即是小腺体,功能和作用是分泌口水。涎腺出问题不一定都是恶性肿瘤或者俗称的癌症,因为涎腺组织比较疏松,有些淋巴结位于其周围,有时候腮腺发炎、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都可以使腮腺像个包块,这时对症处理即可。 有些肿瘤也常发生在涎腺,部分良性肿瘤可以完整切除,对于部分恶性肿瘤要适当扩大手术范围,这时候切除范围相对广,若涉及到面神经,可能还要采取面神经保留。腮腺包块不一定全都是恶性肿瘤,也有可能是炎性包块,这时抗炎处理即可。
    2023-08-03
  • 婴儿拍1次X光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婴儿拍1次X光的危害有哪些
    拍X光危害主要指辐射问题,实际婴儿拍一次X光射线量很小,平时手机、无线电、电视也有射线,一次X光拍片,相当于看电视或手机60天的辐射剂量,很多时候不通过X光拍片无法发现早期病变,X光作为一种射线,对人体有伤害。但医生对特别小的婴儿检查时,会控制在安全范围,对人体危害可以忽略,尤其偶尔拍一次,基本对婴儿影响很小。 大剂量X线照射,的确可能损伤人体部分白细胞。但目前国内外X光都是经过严格验收,所有设备都在安全范围内,且检查时医生可能尽量减少照射剂量,对重要部位还会使用防护措施以保护婴儿的身体。另外建议婴儿做X光检查后,建议结束后及时离开检查场所,拍过X光后可以有意识为婴儿补充营养物质,比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体质。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