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利

  • 成年人脑膜炎症状(音频)

    成年人脑膜炎症状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成人脑膜炎根据不同致病微生物,可以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结核性和真菌性脑膜炎。不同致病微生物,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几乎所有脑膜炎患者都会出现发热,发热可以是低热,也可以是明显高烧,可高达40℃以上。若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还会出现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n头疼也是脑膜炎最主要症状,患者可出现明显头疼,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时多呈喷射性,主要是因颅内压增高,脑膜受到刺激所引起。此外,脑膜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脑膜受累表现,患者表现为颈项强直、屈颈困难,都为脑膜炎常见症状。当然,有一些致病菌性脑膜炎常可合并脑炎,会表现为抽搐、精神异常等其它表现。
  • 格林-巴利综合征怎么治疗(音频)

    格林-巴利综合征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格林-巴利综合征,首选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在急性期没有丙种球蛋白过敏史,或者先天性的IgA缺乏症等禁忌症患者,可用静脉注射IgG。成人按0.4克每公斤体重计算,连用5天,如果患者疗效不好,可以采用血浆置换的治疗。血浆置换要求没有严重的感染、血液病、心律失常等禁忌症,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又不好,可以采用。按照40ml每公斤的体重或1-1.5倍的血浆容量计算。轻症患者可以每周交换2次,重症患者每周交换6次。发病2周后治疗无效。激素治疗目前无循证医学的证据,其它治疗包括大量的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辅酶q10,然后对症进行康复治疗。如果患者忽现出现了呼吸肌麻痹,可以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另外,患者如果卧床期间,应该加强护理,早期进行肢体的康复,可用物理或针灸的方法来治疗。
  • 什么是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音频)

    什么是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叫急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发生在小儿就叫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主要表现是患者有前期的感染史,一般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腹泻的病史,出现四肢的无力、麻木,无力基本是对称性的软瘫。一般可以做腰穿,可看到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同时可做肌电图,发现神经有损害。一般治疗是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连续输注5天,一般效果比较好,患者可以完全恢复。
  • 格林巴利综合征怎么治疗(音频)

    格林巴利综合征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期主要采用的是免疫抑制剂治疗,首选丙种球蛋白治疗。如果患者没有丙种球蛋白过敏史,或者先天性IgA缺乏症等禁忌症,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成人按每天0.4g/kg计算,连用5天。如果患者病情较重,可以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每次交换的血浆量按40ml/kg,或者1-1.5倍的血浆容量计算。轻症患者每周交换2次,重症患者每周交换6次。关于激素的治疗,目前国外的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并不是很确切。由于我国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的限制,部分患者无法接受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的治疗,有些医院还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还要进一步的探讨。急性期还可以给予大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等。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早期的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且主张给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 面部肌肉痉挛是什么症状(音频)

    面部肌肉痉挛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面部肌肉痉挛简称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常见于中年女性。在病程的初期,往往是眼轮匝肌不自主的抽搐,随着病情的延长,逐渐向一侧面部扩展,影响到口角。\n病程初期可能抽搐得比较轻,只持续数秒钟。而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能抽搐的时间会逐渐的延长。这种抽搐常常是一种阵发性、无规律的、快速的、不自主的抽搐,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的时候明显加重。可以口服一些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或氯硝安定等药多能有所缓解,如果药物控制不良,可进行手术治疗。
  • 小脑萎缩该怎么治疗(音频)

    小脑萎缩该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小脑萎缩主要是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小脑萎缩,应该让患者戒酒,同时给予大量B族维生素治疗。\n遗传性小脑萎缩,像多系统萎缩或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所导致小脑萎缩,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如胞二磷胆碱、艾地苯醌、丁苯酞等药治疗,可以有一定作用,但通常不能治愈。因此,目前小脑萎缩还是采用对症治疗为主。
  • 蛛网膜出血能治好吗(音频)

    蛛网膜出血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经过治疗以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大多能够治好,但是也有一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由于再出血或者血管痉挛造成患者出现遗留症状,甚至会死亡。\n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早期要绝对卧床休息,并且进行脑血管造影,除外动脉瘤的可能,并且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抗血管痉挛。如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再出血、血管痉挛或者脑积水。绝大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都能够治好,但是一旦出现并发症,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什么时候减轻(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什么时候减轻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头疼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突出、最典型的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疼什么时候减轻存在个体差异性。如果是少量出血,患者又是老年人,可能头疼的程度比较轻,一般在1-2周头疼就会有所减轻。\n相反,如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比较年轻,出血量又很大,由于颅内压增高或血液刺激,患者头疼会十分明显,可以持续2-3周或更长的时间。应该嘱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控制血压,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予止痛药。因此,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疼,到底什么时候减轻是因人而异的。
  •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后和预防(音频)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后和预防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阿尔茨海默病是缓慢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采用药物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常用的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也可以使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盐酸美金刚,一般在诊断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可以持续7-10年,如果早期诊断,患者的寿命可能会更长。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过于紧张,尽量放松,多参加社区活动,多跟朋友、家人、同事进行交流,可以做益智游戏,如打桥牌或者下棋、多看书、读报等,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 阿尔茨海默病怎么判断(音频)

    阿尔茨海默病怎么判断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其主要的表现是记忆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诊断阿尔茨海默病要结合病史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以及量表进行综合的判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最早期的表现是出现近记忆力下降,表现为丢三落四、爱忘事,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出现注意力下降、语言执行功能的下降,在疾病的中晚期还会出现精神行为的异常,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n进行磁共振的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海马明显萎缩,不伴有其它的血管病等危险因素,影像学也没有明显的梗死灶等表现。做认知功能量表的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认知功能明显的下降,常用的量表有MMSE和蒙卡量表,因此阿尔茨海默病要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