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丰

  • 脑出血常用药物(音频)

    脑出血常用药物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脑出血常用的药物包括脱水、降颅压的药物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的药物。脱水、降颅压的药物通常可以选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速尿以及各种泌尿的药物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对症治疗包括降压,比如各种降压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类、ACEI类、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等,还包括利尿剂。\n另外,还包括病人并发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以及重症感染应用的碳青霉烯类等。还可以应用对症的止血药物治疗,比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等。还可以应用补充钠来纠正稀释性低钠血症。中枢性高热需要应用物理降温或者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发了其它的离子紊乱,比如低钾,需要给予补钾治疗等。
  • 脑积水最好的治疗方法(音频)

    脑积水最好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脑积水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有以下作用:\n一、解除梗阻,消除病因,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比如切除肿瘤,解除肿瘤对脑室系统的压迫,或者扩张导水管,疏通第四脑室流出道的梗阻,使之前梗阻的脑脊液通路重新通畅起来。\n二、避开梗阻部位另寻吸收部位,改建脑脊液循环通路,比如各种分流术,包括侧脑室外引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第三脑室前部造瘘术等等。\n三、减少脑脊液的产生,比如应用脉络丛灼烧术、脉络丛部分切除术,可减少脑脊液的产生。\n通过上述三种术式解除脑脊液循环的障碍,使脑脊液重新通畅,就会减轻脑积水的症状。
  • 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音频)

    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包括偏瘫、偏身麻木、疼痛、偏盲、言语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人格的改变等等。可能还会出现舞蹈样动作、震颤、头晕、头痛,严重的会出现痴呆、卧床、器质性精神障碍、焦虑、抑郁等情绪方面的问题。为避免出现后遗症,对于急性脑梗死需要积极的进行溶栓、取栓等血管再通治疗,抗血小板改善循环他汀类治疗。针对脑出血要积极脱水降颅压,必要时应用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在急性期过后,积极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防止发生各种后遗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 卒中的治疗方式(音频)

    卒中的治疗方式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卒中的治疗包括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和出血性卒中的治疗,具体如下:\n1、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包括在急性期发病3-6小时之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支架取栓治疗。如果在六小时到一周之内的急性期,不能进行溶栓治疗,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抗动脉粥样硬化、脑保护及对症支持治疗,急性期过后要给予康复治疗。\n2、出血性卒中的治疗包括安静卧床休息,降低血压以及脱水降颅压,稳定内环境,纠正离子紊乱,防止感染、低钠、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中线移位、脑出血范围扩大或脑室铸型,这样的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同样,出血性卒中急性期过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n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在急性期和康复期之后都要进行二级预防治疗,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房颤等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长期应用抗血小板、降压等治疗。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音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这里主要指的是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如下:\n1、急性起病。\n2、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比如一侧面部或肢体的麻木、无力,语言障碍等等,少数会出现全面的神经功能缺损。\n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n4、排除肺血管性的病因。\n5、头部CT或磁共振排除脑出血。\n一般急性脑梗死首先要考虑是否在溶栓时间窗内,如果有溶栓指征应该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或者选择血管内的支架取栓实现血管的再通,以迅速缓解神经功能缺损,防止遗留后遗症。
  • 脑卒中mRS评分标准(音频)

    脑卒中mRS评分标准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改良Rankin量表即mRS评分标准,具体如下:\n零级指完全没有症状;\n一级指尽管有症状但未见明显残障,能完成所有经常从事的活动;\n二级指轻度残障,不能完成所有以前能从事的活动,但能处理个人事务而不需要帮助;\n三级指中度残障,需要一些协助,但行走不需要协助;\n四级指重度残障,离开他人协助不能行走以及不能照顾自己身体的需要;\n五级指严重残障,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需持续的护理和照顾;\n六级指死亡。\n我们在脑卒中后常常用mRS量表进行病人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恢复程度的评估,以指导病人将来的预后、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和家人的照料。
  • 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音频)

    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一般来说,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是4.5小时之内,但不能一概而论。\n近年来,由于CT或磁共振等特殊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软件的萌出,加上血管内治疗的各种新材料诞生。现在国内外各种研究的大型试验,已经将部分脑缺血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时间窗延长到24小时。一般来说,重组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最长在4.5小时,而尿激酶在中国的静脉溶栓时间窗是6小时。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包括动脉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血管内血栓抽吸术、急性期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等各种手段。由于新的影像学技术发展,在影像学技术的基础上,有超过4.5小时还能发现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患者,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静脉溶栓或血管内的支架取栓治疗。多项国外的研究试验已经证实了可以在4.5-9小时以及9-16小时,甚至在16-24小时都可以进行血管内的再通治疗。\n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中在发作期间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要注意避免颈部活动过度,枕头不要太高,以免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而且要有规律性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平时要注意沉着、冷静,狂喜、暴怒、忧郁、悲哀和恐惧、受惊都会诱发脑梗塞。
  • 尺神经损伤可出现的症状(音频)

    尺神经损伤可出现的症状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尺神经损伤时可出现的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典型表现为手部小肌肉的萎缩、无力,手指精细动作减退或无法进行。\n如果尺侧腕屈肌麻痹,桡侧腕屈肌拮抗使手偏向桡侧,会导致典型的爪形手的表现,伴有小鱼际肌和骨间肌的萎缩,还会出现感觉障碍,表现为手背尺侧、小鱼际肌、小指和无名指尺侧半感觉减退或者消失。一般尺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外伤、压迫、炎症、骨折、麻风等等,一般尺神经在肘部肱骨内上髁后方,以及尺骨鹰嘴处,神经走行表浅,是嵌压最常损伤的部位。
  • 脑中风前兆怎么治疗(音频)

    脑中风前兆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脑中风前兆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以及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扩容治疗等等,抗血小板治疗主要应用于非心源性、栓塞性、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可以应用单抗或双抗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等。抗凝治疗主要应用于心源性、栓塞性、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可以应用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以及新型抗凝药,比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等。扩容治疗主要纠正低灌注,是用于血流动力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n对于频繁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有脑梗死的可以采取溶栓治疗,如果是由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应用降纤治疗。如果颈动脉的严重狭窄,可以应用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比如降压、降糖、降脂、降同型半胱氨酸以及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
  • 80岁老人家中风昏迷几天(音频)

    80岁老人家中风昏迷几天
    讲解医师:刘建丰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80岁老人家中风昏迷需要经过1-2周的时间,脑水肿逐渐减轻,出血被吸收,昏迷的症状才能得到改善。\n80岁老人中风昏迷,通常与大面积脑梗死或大量的脑出血造成的颅内压增高,引起脑水肿有关,也有可能是由于关键部位的脑梗死或脑出血,比如丘脑以及脑干的出血或梗死,导致老年人出现中风昏迷。治疗方面应该积极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减轻颅内压,同时给予相应的抗血小板、改善循环或其它药物辅助治疗。\n很多中风患者基本丧失了自理能力,如果病人大小便失禁,平时应该注意保持皮肤和床褥干燥。定期的帮病人擦澡、擦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擦洗后可以在背部、骶尾部扑爽身粉,随时更换汗湿、尿湿的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