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坤

  • 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音频)

    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见于下列这些因素,第一、是常见的消化性的溃疡所导致的,反复的溃疡发作,容易累及到黏膜下层的血管,导致血管的破裂而诱发出血。小量的出血病人会有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者黑便。而出血的速度比较快,会表现为便血、呕血,明显的恶心和呕吐,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的扩容,对症治疗;第二、肠道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来源是胃癌,肿瘤的持续发展,会侵及到黏膜下层的血管或者肿瘤瘤体的血管的出血,都会诱发消化道的出血,病人也会有黑便、呕血等表现;第三、可以是胆道系统的出血,可以见于外伤或胆道系统的感染。
  •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怎么办(音频)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怎么办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肝硬化的病人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肝硬化导致食管以及胃底静脉曲张局部血管破损,另外就是出现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在暴饮暴食或者进食生、冷、硬的食物之后,也会导致局部黏膜血管的出血。首先应该积极的进行扩充血容量、静脉补液等治疗,也要进行交叉配血,输入悬浮红细胞,同时也可以选择胃镜下进行黏膜止血或者经过三腔两囊管进行局部的压迫,也能够起到止血的作用,并且静脉应用止血的药物和保护胃肠道黏膜的药品,常用的有注射用奥美拉唑以及止血敏、维生素K等药物。
  • 消化道出血性质是什么(音频)

    消化道出血性质是什么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以十二指肠悬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当中最常见的就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疾病是消化性溃疡。有一部分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并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所导致的。对于青年人酗酒之后或者暴饮暴食之后,也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由于出现了急性胃黏膜病变。也有一部分严重的外伤、重症感染之后,容易并发急性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黏膜的出血。另外,就是外伤之后的病人,尤其是肝脏的外伤,合并胆管的损伤会表现为胆道出血,也属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范畴。上消化道出血应该积极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必要时选择剖腹探查术。
  • 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音频)

    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就是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的不同,病人的临床表现也有差异。如果出血量<500mL,病人能通过机体的代偿作用而维持基本的血容量稳定。但是病人会表现为黑便,尤其是柏油样的大便,也会伴有排便带血,为暗血样的物质。短期内失血>800mL,病人会有明显的低血压、失血性休克的表现,会有结膜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考虑血管出血的速度比较快,应该及时进行扩容、静脉补充悬浮红细胞、积极监控血压,必要时选择手术治疗。对于慢性失血的患者,如果出血量达到50mL可表现为黑便,如果达到5mL/d会有粪便隐血实验阳性。
  • 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与治疗(音频)

    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是上消化道出血,见于下列这些疾病:第一、最多见的消化性溃疡所导致的出血,大约占消化道出血比例的一半左右,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是保护胃黏膜、止血、对症治疗,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手术将溃疡面切除。第二、门静脉高压所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胃镜可以发现食管下段的黏膜下血管曲张,可以选择保守的治疗办法,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胃镜下止血或者进行开放手术止血。第三、胆道系统出血,最常见的是胆道系统感染,有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诱发消化道出血,也需要系统的进行手术治疗,同时也需要抗感染治疗。
  •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音频)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会表现为明显的低血压以及休克。所以,首先应该建立静脉通路,积极的抗休克治疗,补充晶体、胶体以及悬浮红细胞、血浆,可以经外周静脉进行补充。同时,也应该积极的进行术前准备。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急性期也可以选择应用胃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进行黏膜下的止血。对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血管出血的病人,可以选择应用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止血的效果非常好。同时,也应该叮嘱病人采取高半卧位,防止大呕血而导致窒息,因为严重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呼吸衰竭而诱发病人死亡。
  • 下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音频)

    下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于下列这些疾病,在临床工作当中要注意进行鉴别:第一、小肠间质瘤破裂导致的出血,病人会有明显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而出血的速度比较快,病人还会表现为失血性休克、低血压、出冷汗等。腹部CT检查可以发现小肠局限性的扩张,查体上腹部可以有明显的硬块,伴有压痛。第二、结肠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发生于升结肠以及降结肠,表现为局部的肿块,伴有排便习惯的异常和规律的改变,同时也会有腹痛、腹胀、排便带血。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而对于大肠的恶性肿瘤,也可以通过化验室的检查,发现癌胚抗原明显增高。
  • 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音频)

    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下消化道是指位于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消化管道,出血的原因见于下列这些疾病:1、小肠的病变,最常见的是小肠间质瘤,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很容易出现破裂,导致肠道的出血。有一部分病人间质瘤破裂向腹腔会导致腹腔内出血,而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另外也可以是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也会表现为消化道的出血,便血和黑便;2、大肠的病变,主要是肠道的恶性肿瘤,大肠癌的病人会有明显的贫血,以及排便习惯的异常和规律的改变,主要是排便带血、粘液血便或者脓血便,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是进行大肠癌的根治切除手术。
  • 透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音频)

    透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也很容易出现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就是消化道出血,导致消化道出血也有很多原因,常见的包括下列几种:第一、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消化道的炎症反应或者继发感染,常见的就是胃炎、胃黏膜糜烂,很容易导致局部黏膜血管的出血,表现为呕血或者黑便。第二、在透析治疗过程当中由于凝血机制的异常,出现血小板以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增高,配合抗凝治疗,如果抗凝治疗的药物过量,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继发的消化道出血,严重的也会出现实质性脏器的出血。第三、在透析治疗过程当中合并胃肠道原发的病变也会导致出血。
  • 消化道出血病人吃什么(音频)

    消化道出血病人吃什么
    讲解医师:黄坤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分为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对于急性失血的患者,应该禁食水,不能经口进食水和食物。而对于慢性失血的病人,可以口服止血的药物、保护胃肠道黏膜的药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另外,也应该以流质饮食为主,少量进食粥类的食物或者牛奶、豆浆、果汁等,并且注意避免暴饮暴食,远离刺激性的食品和生、冷、硬的食物,以免因为进食而导致消化道出血再发。而对于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导致的,还应该继续的抗溃疡治疗。而反复的出血出现贫血,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工作,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的时候,应该积极的选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