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晶

  • 甲肝需要住院治疗吗(音频)

    甲肝需要住院治疗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甲型肝炎(甲肝)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隔离的疾病,一般为自限性疾病,多可以完全康复。治疗原则以充足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治疗,避免饮酒、过劳,避免使用可能伤害肝脏的药物。甲型肝炎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类型、病情轻重、是否有合并症和合并症类型,选择适当的对症治疗、支持治疗。\n甲型肝炎可以完全治愈,对肝组织的损伤也可以完全恢复,对生存周期无影响。急性甲型肝炎多可在三个月内达到临床康复,病死率为0.01%,即使出现胆汁淤积或复发,通常也不会增加病死率。甲型肝炎急性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做好隔离工作,患者应隔离至病毒消失,在此期间应该减少与人来往,并且不可以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工作,隔离期满、临床症状消失,并经过临床医师评估后可以出院,但出院之后仍然需要休息1-3个月。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体内甲型肝炎抗体、IgG抗体可以长期存在,甚至于终身免疫。
  • 换肝后平均寿命多少年(音频)

    换肝后平均寿命多少年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换肝也称为肝移植,换肝后平均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就目前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肝移植术后一年的存活率可以高达90%以上,五年的存活率在80%以上,最长的存活者已经超过33年。换肝后平均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肝外是否存在难以根治的恶性肿瘤,是否存在难以控制的感染,是否患有严重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以及年龄等。\n肝移植手术在几十年的发展当中,技术已经不断成熟,目前肝移植手术很安全,基本上不会出现术中死亡的情况。肝脏移植手术一般需要7-8个小时,术后三天可以正常进食,一周时可以下床活动,一个月左右可以顺利出院。肝移植长期预后已经和肾移植没有太大区别,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肝脏移植已经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也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总的来说,经保守治疗无效,约6-12个月之内可能死亡的患者,均应该考虑进行肝移植。
  • HA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音频)

    HA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HAV一般指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播,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后可以流行,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会使感染者粪便当中排出的甲型肝炎病毒进入饮水供应系统,进而可以造成感染暴发流行,常见于水源或食物污染,人与人接触通常不会引起感染,但与感染者密切身体接触,则可能会受到感染,输血后感染甲型肝炎极为罕见。\n在甲型肝炎高发地区旅行,或者工作者在幼儿园工作,还有男性同性性接触、与甲型肝炎患者同住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缺乏安全用水的患者、甲肝患者的性伴侣、血友病患者等,患甲型肝炎的风险会增高。甲型肝炎多是急性发病,预后良好,呈自限性,不会转为慢性肝炎,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 乙肝五项阴性不打疫苗可以吗(音频)

    乙肝五项阴性不打疫苗可以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当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结果全都是阴性时,说明机体内没有保护性抗体,一旦乙型肝炎病毒出现,就有被感染的风险,此时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并不是强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其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一旦抗体产生之后,当乙型肝炎病毒出现时就会立即反应,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阻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且不会引起肝脏损伤,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可以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目的。\n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应该是0、1、6,三个月各接种一支,接种第一支乙型肝炎疫苗之后,仅有30%的人可以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而且抗体并不稳定。在接种第二针乙型肝炎疫苗之后,细胞免疫增强,会有90%的人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在接种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之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6%,而且可以持续较高水平的存在,大约可以维持存在12年。
  • 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多久有症状(音频)

    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多久有症状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之后,通常会在2-6周之后出现临床症状,因为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之后潜伏期是2-6周,平均是四周。但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之后,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产生临床症状,2-5岁的儿童感染者通常无症状,只有20%的病例会出现黄疸,五岁以上的患者80%以上会出现症状,发病各个阶段的症状略有区别,病情轻重也略有差异,但患者多有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腻等表现。\n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一般都以急性起病,通常不会转为慢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主要以消化道传播为主,病毒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甲型肝炎传染性较强,为自限性疾病,多可以完全康复。治疗原则以充足休息、营养为主,可以辅以适当的药物。预防甲型肝炎可以接种甲型肝炎疫苗,目前的甲型肝炎疫苗有两种,即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急性甲型肝炎多可以在三个月内达到临床康复。
  • 接吻会感染乙肝病毒吗(音频)

    接吻会感染乙肝病毒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通过接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的情况比较少见,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造成感染,是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而不会通过完好无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所以,通过接吻感染的可能性很小。以往输血和应用血制品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目前血液方式筛查的改变,此种途径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与他人共用针头进行特殊药品注射的人是乙型肝炎高发人群。此外,还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还有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传播,共用剃须刀、牙刷,还有修足、纹身、穿耳孔等,也是潜在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方式。\n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可以在分娩时,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极少数胎儿在宫内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血液而被感染。所以,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时,应该在分娩后的24小时之内,给新生儿注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进行阻断。
  •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是怎么回事(音频)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通常意味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于活动期,此时传染性比较强。乙型肝炎e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一般乙型肝炎e抗原埋藏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内部,当乙型肝炎核心抗原裂解时,乙型肝炎e抗原从肝细胞核内溶入血清。该指标的出现迟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而消失会早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所以,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跟随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出现的第二个血清学抗原标志物。\n乙型肝炎e抗原在急性肝炎时多呈一过性增高,出现于谷丙转氨酶上升前的潜伏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而迅速下降,最后可消失。乙型肝炎e抗原在乙肝活动期检出率升高,表明肝细胞有较严重的损伤,患者有很强的传染性。当乙型肝炎e抗原增高时,说明乙型肝炎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该指标的出现往往是乙型肝炎早期或活动期,若在急性感染期乙型肝炎e抗原持续升高,患者可能会进展为慢性持续的感染状态。
  • 血肌酐正常参考值是多少(音频)

    血肌酐正常参考值是多少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正常人的血肌酐正常参考范围男性是54-106μmoI/L,女性是44-97μmoI/L,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形成肌酐,之后再释放到血液中,并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的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n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肌酐浓度的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就升高。血肌酐值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着肾脏受损伤,血肌酐能够较准确的反映肾实质受伤的情况,但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
  • 肝脏CAP值多少正常(音频)

    肝脏CAP值多少正常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肝脏CAP的值正常应该是在2-7kPa,在此范围内提示没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在7-9kPa的数值提示有明显肝纤维化。如果检测的数值在9-12.5kPa,提示有严重的肝纤维化,大于12.5kPa时提示有肝硬化,肝脏CAP值是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检测确定的数值。\n肝脏瞬时弹性检测是通过探头震动发出剪切波,通过超声技术,跟踪剪切波的传播速度,将速率转换成硬度值,从而评估肝脏纤维化、纤维化的程度分级。肝脏瞬时弹性检测相对于肝脏穿刺具有无创、简便、快捷、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的特点,对于判断肝脏纤维化、脂肪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在临床上应用也比较广泛。不过此项检测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受到肝脏炎症、肝内胆汁淤积、肥胖、腹水等因素影响,还需要结合肝功能彩超等进一步判断。
  • 甲肝丙肝戊肝检查项目(音频)

    甲肝丙肝戊肝检查项目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甲肝、丙肝、戊肝都是因为感染了嗜肝病毒以后引起的肝脏损伤,故都应该进行肝功能检查,如果有典型的肝炎症状,或者是肝功能异常等情况,进行下列检查可以确诊,主要分析如下:\n1、甲型肝炎(甲肝):IgM抗体是阳性,或者是甲型肝炎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甚至呈四倍以上的升高,还有在粪便当中检测到甲型肝炎病毒HAV-RNA,都可以确诊甲型肝炎。\n2、戊型肝炎(戊肝):诊断需要检测到戊型肝炎IgM抗体,或者是戊型肝炎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甚至是有四倍以上升高,还有在粪便当中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HEV)。\n3、丙型肝炎(丙肝):诊断需要筛查丙型肝炎抗体,若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要进一步进行丙型肝炎HCV-RNA检测,如果丙型肝炎抗体是阳性,HCV-RNA也是阳性,说明目前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如果丙型肝炎抗体是阳性,HCV-RNA是阴性,说明曾经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