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胰腺恶性肿瘤晚期症状(视频)

    胰腺恶性肿瘤晚期症状
    胰腺恶性肿瘤到晚期时症状可能非常相似,但胰腺癌有较为特殊的表现。比如胰头癌可能压迫胆管,压迫胆管后胆汁无法排入肠道,即可出现逐渐加重的黄疸,所以很多病人就诊是因家属发现患者眼睛发黄,皮肤发黄,而检查后发现已经是晚期胰腺癌。 另外部分患者腹部可触及肿块,可能是胰腺癌已经生长得非常大。部分病人可能发生整个腹腔的转移,并可能出现大量腹水。 还有部分病人出现恶病质,为肿瘤晚期非常严重的症状。因该病消耗引起恶病质,病人可表现为严重消瘦,无法进食,并处于非常衰弱的状态。
    2023-08-02
  • 胰腺尾部肿瘤有危险吗(视频)

    胰腺尾部肿瘤有危险吗
    胰腺尾部肿瘤分布于胰腺尾部。胰腺分为四个部分,包括胰头部、胰颈部、胰体部和胰尾部,而胰尾部的肿瘤相对较少。关于胰腺尾部肿瘤需根据组织学类型判定,胰腺尾部肿瘤也可能是良性肿瘤,比如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还有实性假乳头状瘤,在胰腺尾部都可以发生,恶性程度都较低,做手术后预后较好。 对于恶性肿瘤,比如胰尾部恶性肿瘤,胰尾癌时恶性程度很高,甚至比胰头癌更为严重。因为在胰头部肿瘤可能会压迫胆管,导致黄疸的出现,患者出现症状时就诊可发现胰尾部肿瘤。初期可无任何症状,但其可持续发育,直到出现症状,这时可能已经发生各处的转移,比如整个腹腔都发生粟粒样转移。此时最多只可得出诊断,已经没有任何治疗措施可以使患者获益,所以需要根据组织学类型判断是否严重。
    2023-08-02
  • 胰岛素细胞瘤诊断标准(视频)

    胰岛素细胞瘤诊断标准
    胰岛细胞瘤主要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且主要发生于胰岛内,是分泌胰岛素细胞发生的肿瘤。通常为功能性肿瘤,诊断标准为出现Whipple三联征。比如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但无法找到原因。患者可表现为大汗淋漓,甚至休克、昏迷。这时如果进行血糖检测,可能数值非常低,只有2.2mmol/L左右。若符合上述两个诊断标准,假如病人食用糖、巧克力、饼干等,症状很快即可消失,这种情况即符合Whipple三联征。 因此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血糖低于2.2mmol/L且进食糖类食物后,症状很快缓解,是胰岛素瘤典型表现。
    2023-08-02
  • 胰脏肿瘤能治疗吗(视频)

    胰脏肿瘤能治疗吗
    胰脏肿瘤也就是胰腺肿瘤,可进行治疗。首先发现胰腺肿瘤后需定性是良性、低度恶性或恶性。良性胰腺肿瘤可以治愈,低度恶性胰腺肿瘤也可以治愈,且五年生存率非常高。胰腺恶性肿瘤也有治愈的可能性,比如较小、早期肿瘤,术后联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综合治疗后有较大可能达到治愈的程度。 但绝大多数的胰腺肿瘤无法治愈,因为恶性程度非常高,基本上其发病率等于死亡率。因病理学特点、严重程度,胰腺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因此胰腺肿瘤能否被治愈,需根据组织学类型判断。
    2023-08-02
  • 胰腺低密度影就是肿瘤吗(视频)

    胰腺低密度影就是肿瘤吗
    胰腺低密度影不能完全归为肿瘤,其存在于很多种表现。可能是胰腺先天发育异常,在局部引起低密度影。另外,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引起低密度影。还可能见于其它器官异位,最常见于异位脾脏,部分脾脏突然游离到胰腺,其密度与胰腺密度不同,所以也可发现胰腺低密度影。 另外的可能是肿瘤性病变,如胰腺癌或胰腺良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肿瘤或黏液性乳头状瘤,可能都会表现为低密度影。最担心的是胰腺癌,因为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非常高。因此,如果在胰腺上发现低密度影则不能轻视,一定要排除有无胰腺癌。排除胰腺癌最常见的检查方式为增强CT、超声内镜、血液学检查。一般于术前即可做出诊断,并排除胰腺癌。
    2023-08-02
  • 胰腺囊肿可以治愈吗(视频)

    胰腺囊肿可以治愈吗
    胰腺囊肿是良性疾病,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如果做手术,可以达到治愈效果。该病和其它肿瘤不同,如低度恶性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IPMN均具有恶变风险,但胰腺囊肿是良性疾病,和肝脏囊肿相同,甚至与皮肤脂肪瘤的性质相同,通常终生都不会恶变,一旦取出,就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因此可以治愈。 胰腺囊肿在治愈的基础上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即胰瘘。胰瘘有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大创面胰瘘可能腐蚀局部组织,尤其是胰腺后方存在很多血管,一旦血管被腐蚀、破裂,可能因出现大出血导致致命性危害。
    2023-08-02
  • 颈动脉支架术后多久复查(视频)

    颈动脉支架术后多久复查
    病人颈动脉支架植入出院以后,嘱病人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门诊复查。1个月时,常规要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无创脑超检查。 一般双抗3个月,同时也要完善颈部血管彩超、脑超。如果病人没有特殊情况,3个月就可停用双抗药物,建议病人继续服用阿司匹林。病人到6个月到医院,需完善超声检查、抽血化验,并评估血管情况。一般可进行头颈CTA等相对无创的检查,进一步评估病人的血管情况。
    2023-08-02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发症有哪些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并发症主要是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患儿黄疸大多较严重,临床表现与胆红素对特定区域损伤有关,多发生在出生后1周以内,最早可在出生后1-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胆红素脑病分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和慢性胆红素脑病,急性胆红素脑病又分为三期: 1、警告期:出生后前几天,儿童可表现为反应略低下、嗜睡、轻度肌张力减低、活动减少、吸吮弱; 2、痉挛期:儿童可表现出易激惹、哭声高调、拒乳、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嗜睡以及肌张力增高; 3、恢复期:一般在出生1周后出现,在这一期儿童肌张力增高逐渐转为肌张力减低,吸吮力和对外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1-2周急性症状全部消失。 慢性胆红素脑病又称为核黄疸,通常在1岁前出现喂养困难,继而高调哭声和肌张力减低,但深腱反射增强,持续颈强直,运动发育落后。一般在6-7岁前安静时肌张力低下,直到学龄前转为肌张力增高。典型核黄疸后遗症包括以下四联症: 1、锥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为手足徐动; 2、听力异常; 3、眼球运动障碍,眼球转动困难呈娃娃眼表现; 4、牙釉质发育异常,有绿色牙或棕褐色牙,门齿可有弯月形缺陷。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出院标准(视频)

    病理性黄疸出院标准
    对出院前新生儿需要进行出院后高胆红素血症风险评估,尤其对出生后72小时内出院者,因为此时儿童日龄较小,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认真评估。出院前评估包括两方面,第一是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评估,包括以下几点: 1、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合并有同族免疫性溶血或其它溶血病如G6PD缺陷; 3、胎龄在37周以下的早产儿; 4、存在头颅血肿或皮肤明显瘀斑; 5、只给予单纯母乳喂养,且母乳喂养不当导致体重丢失过多等。 第二个评估是胆红素水平的评估,每位新生儿出院前都需要测定总胆红素或经皮测胆红素,若胆红素水平处于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第75百分位以上,一般建议延长住院时间,继续留院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如果出院前胆红素水平处于第75百分位以下,可以让儿童出院,但需要根据住院日龄或出院前胆红素制定详细出院后随访计划,同时叮嘱家长严密随访,监测黄疸变化。
    2023-08-02
  • 病理性黄疸能自愈吗(视频)

    病理性黄疸能自愈吗
    病理性黄疸一般不能自愈,如果达到干预标准,即需要积极干预,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界定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目的是为了预防病理性黄疸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决定是否需要对儿童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 病理性黄疸是指血清总胆红素达到相应小时龄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超过小时胆红素列线图表曲线的第95百分位,如果儿童胆红素达到此标准,一般需要给予干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