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侗曾

  • 狂犬病发作还有意识吗(视频)

    狂犬病发作还有意识吗
    狂犬病发作以后大部分时间意识清醒,仅临终前1-2天可能陷入昏迷状态、意识不清。狂犬病发病症状如下:1、咬伤部位麻、痒、痛,似蚂蚁爬行感,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痛,症状没有特异性,可能被误以为流感或脑炎早期;2、进一步出现典型恐风、恐水、焦虑、紧张等症状,因为吞咽功能已经丧失,患者出现可不吃、不喝;3、见水有窒息感,只能通过输液维持水分摄入,部分人伴反复高热、心慌、心律失常,但意识清楚如患者可能提醒家人或医护人员不要靠近,避免传染;4、临终前1-2天进入昏迷期,此时可能出现意识不清。
    2023-08-01
  • 狂犬病10天观察法真的正确吗(视频)

    狂犬病10天观察法真的正确吗
    狂犬病10天观察法正确,但也取决于运用时间观察法的方式。10天观察法仅适合于猫、狗,对于狐狸、狼、浣熊等野生动物,由于数据较少所以不适用。蝙蝠在健康状态下即可携带病毒并传播狂犬病,所以也不适合通过10天观察法进行判断。猫、狗仅在发病后与发病前3天内才具有传染性,此时它们的唾液中含有病毒。若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后10天,发现猫、狗仍然健康,则说明10天前它并不存在传染性,所以被它抓伤、咬伤的人不会发生狂犬病。但在被猫、狗咬伤后应立刻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观察猫、狗在10天后是否健康,若健康即可排除风险并终止疫苗接种。但如果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对狂犬病的终身保护存在意义。
    2023-08-01
  • 被仓鼠咬了会得鼠疫吗(视频)

    被仓鼠咬了会得鼠疫吗
    被仓鼠咬了不会得鼠疫,鼠疫为甲类传染病,若患鼠疫较为危险。尤为肺鼠疫及败血症鼠疫,病死率较高。但鼠疫需有传染源才会传播,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为鼠类或旱獭等野生动物,如兔子及狐狸均可成为鼠疫传染源。从动物到人,通常为通过鼠蚤叮咬,若鼠蚤叮咬带鼠疫菌的动物,鼠蚤体内会有鼠疫耶尔森菌,跳蚤再咬人会将鼠疫传播给人。人患鼠疫最早的表现为腺鼠疫即淋巴结鼠疫,进一步发展细菌可能进入呼吸系统,出现继发肺鼠疫。此时,呼吸道分泌物中会有传染源,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染给周围人。但仓鼠大多为人工饲养,没有机会接触野生动物,无机会感染鼠疫,因此被仓鼠咬伤不会得鼠疫。旅游者到鼠疫的自然疫源地可能会接触野生动物,如黄鼠及旱獭有可能携带细菌。野生动物中偶尔会出现携带鼠疫耶尔森菌的情况,因此需注意不要接触野生老鼠,尤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野生动物,应尽量远离。
    2023-08-01
  • 水痘可以不吃药吗(视频)

    水痘可以不吃药吗
    感染水痘是否需要吃药,应根据年龄以及免疫功能是否正常进行判断,具体如下:1、不超过12岁人群: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得水痘以后可以不服用药物,一般认为合并肺炎、脑炎的风险很低,仅出现发热、皮疹,所以可以不用吃药即可自愈,只需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皮肤继发细菌感染即可。因为很多水痘的疱疹破损以后,会有其他皮肤细菌感染的风险,所以需对破裂的部位进行预防,比如抹碘伏、酒精,减少继发感染的风险。如果发现疱疹破裂以后有红肿、疼痛,可能已经发生细菌感染,可以用夫西地酸、莫匹罗星、红霉素等软膏涂抹,治疗皮肤感染。2、不小于13岁人群:发生水痘肺炎、脑炎的风险远高于13岁以下的人群,所以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在发生水痘以后,48小时内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肺炎、脑炎的发生率。如果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还可以缩短病程以及减少出疹的数量、减轻症状。尤其是有免疫缺陷的人群,比如艾滋病人群、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使用激素的人群,发生水痘的重症病例风险比较高,也要求使用抗病毒药。总体来说,13岁以下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水痘以后,可以不用服药,做好皮肤护理即可,但如果出现高热等不舒服症状,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物。
    2023-08-01
  • 水痘的传染期是多少天(视频)

    水痘的传染期是多少天
    水痘传染期一般是到发病以后2周,在发病前3天,患者可能就会通过呼吸道,排出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到发病后1周内,呼吸道病毒较多,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水痘在传染病中传染性较强,仅次于麻疹,比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性更强。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没有得过水痘,没有抵抗力,接触水痘患者后都有可能会被传染。水痘除了呼吸道传染以外,还可以通过疱疹液传播,水痘患者的疱疹液里含有病毒,如果手摸到疱疹液,再去揉眼睛、摸口鼻,就有可能会被传染,因此水痘隔离期要求是至少是发病后2周以上,才可以认为呼吸道没有传染性。同时所有疱疹都已经干燥、结痂,没有疱疹液渗出,才可以认为水痘患者没有传染性。水痘患者可以传播给其他人水痘,带状疱疹的患者也可以传染给其他人水痘,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液里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且如果疱疹较多,疱疹液里释放的病毒较多,可能会形成气溶胶状态,仍然有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通常带状疱疹患者是通过疱疹液的密切接触传播,而水痘是通过呼吸道和疱疹液两种途径传播。
    2023-08-01
  • 新冠症状有腹泻吗(视频)

    新冠症状有腹泻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后可能会出现腹泻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大部分人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包括低烧、乏力、咳嗽、咽痛、干咳无痰,重症病例在发病一周以后可能会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吸气困难、呼吸急促、喘憋,活动后气促等症状。危重病例还可能就会出现呼吸衰竭,必须接受呼吸机的辅助通气,上述是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呼吸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的细胞是靠表面Spike蛋白,细胞表面Spike蛋白上有受体结合区,英文称为RBD区和人上皮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进入人体的ACE2受体大部分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分布。另外在消化道上皮细胞也有一部分存在,所以病毒可以侵犯消化道。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可以出现呕吐、腹泻的消化道症状,甚至部分人从头到尾只有消化道症状,没有出现呼吸道症状,当然上述属于少见的个案。除此之外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首发的症状是味觉减退、嗅觉减退,所以在评估或者筛查新冠感染者时,对于有过流行病学史如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者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接触过无症状感染者的人,不管出现呼吸道症状还是出现消化道症状,都建议进行排查。
    2023-08-01
  • 新型肺炎早期症状如何鉴别(视频)

    新型肺炎早期症状如何鉴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和其它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均有发烧、咳嗽、嗓子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大部分人流感为38.5℃以上高热,儿童流感可能出现39℃以上高热,咳嗽症状更重。流感绝大多数人发病1周左右即可恢复,出现明显好转,病程较短。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般为低烧和中等程度发烧,即最多38.3℃-38.5℃。大部分患者发烧不超过38℃,也有咳嗽、乏力症状,但程度较流感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1周后症状开始加重,而流感1周左右即已有明显好转。除此之外,普通感冒可发烧咳嗽,但相比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喷嚏、流鼻涕症状更常见。 因此,如出现发烧、咳嗽、高烧,更可能考虑流感。如有打喷嚏、流鼻涕,更可能为普通感冒。但出现上述症状经过1周依旧加重,需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性更大。
    2023-08-02
  • 新冠肺炎是吃海鲜得的吗(视频)

    新冠肺炎是吃海鲜得的吗
    新冠肺炎最早爆发在华南海鲜市场,但是目前认为与海鲜无关。最初病毒可能来自蝙蝠,因为蝙蝠携带多种冠状病毒,有可能是以上冠状病毒变异以后传给人,但是蝙蝠身上没有和新型冠状病毒完全一致的病毒,可能是经过某种中间宿主变异之后再传染给人。现在没有找到中间宿主,目前认为中间宿主也不一定是华南海鲜市场的动物,更不可能是海鲜,可能是哺乳类动物或者爬行类动物,很可能与野生动物有关,因此呼吁大家尽量不要捕捉,食用野生动物。新型冠状病毒已经经过变异传染人类,寻找中间宿主对于个人防护是没有意义。最主要的是今后不要再和野生动物有亲密接触,最好不要捕杀食用野生动物。
    2023-08-02
  •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死吗(视频)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死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根据轻重分四型,即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绝大部分人是普通型病例,患者会有典型发热、咳嗽、乏力症状。轻型患者比普通型表现更轻,可能发热不明显,甚至不发热,仅有轻微的咳嗽,也没有乏力症状。重型患者比普通型症状更明显,比如体温更高,可能会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表现。但是也发现很多重型病例不发热或也只是低热,所以还需要根据有没有呼吸困难加以判断。更有意义的是胸部CT,检测病变范围越大,可能症状会越重。 危重型病例有死亡风险,现在统计全国八万病例,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人。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属于轻型,普通型病例。如何早期识别危重型病例,降低病死率是临床医生比较关注的新热点。国家卫健委出版的新的诊疗方案里也提出对成人和儿童重型病例的预警指标,能够更早地识别重型病例,进一步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2023-08-02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班应注意什么(视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班应注意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勤路程中无法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注意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且在乘坐期间不要用手触摸眼睛、口鼻,要注意手卫生; 2、在工作期间,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尽量增大同事之间座位的距离,尽量在2m以上,如果达不到也尽量在1m以上,如果也不能保证保持1m以上的距离,需要戴口罩防护; 3、开会时一定要选择通风条件好的会议室,如果是能视频会或者电话会,尽量不要面对面的开会。需要面对面开会时一定要做好登记,以防万一有同事被感染,可以追踪接触者; 4、食堂可以错峰就餐,这样可以减少近距离接触的风险,吃饭时也尽量一人一张桌子,尽量不要在吃饭时聊天。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