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华

  • 小腿血管发紫是怎么回事(音频)

    小腿血管发紫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小腿血管发紫是皮下的毛细血管扩张,通常多见于久站和久坐的人群,如医生、教师、厨师等,由于人体在站立时静脉受重力影响,静脉血瘀滞在下肢内,同时长时间站立会导致静脉压力增大、瓣膜关闭不全,从而加重了静脉血液的瘀滞,从而导致了皮下的毛细血管扩张,是静脉曲张的初期表现,也有少部分患者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了深静脉血流受阻,从而导致了浅静脉代偿性扩张。患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特别是在直立和行走时血管发紫会加重,甚至会出现浅静脉曲张的表现,因此对于血管发紫的患者,如果排除了深静脉血栓的可能,在日常生活要避免久坐、久站,避免热水泡脚等,必要时可以在站立和长时间坐立时配穿弹力袜来改善症状。
  • 血管检查是做什么检查(音频)

    血管检查是做什么检查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血管检查有很多辅助检查,包括多普勒彩超、ABI、CTA、DSA,具体如下:\n1、多普勒彩超:是最常用的血管检查,包括多普勒彩超的动脉和静脉的检查;\n2、ABI:中文名叫踝肱指数的检查,用以来评判下肢动脉缺血的程度;\n3、CTA:临床上多以下肢或者是血管动脉的CTA的检查,来作为无创检查的金标准;\n4、DSA:动脉穿刺进行下肢血管动态的造影,是在动态下评判是否有血管狭窄、动脉瘤以及其它血管疾病。
  • 什么中药治静脉曲张(音频)

    什么中药治静脉曲张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中药治疗静脉曲张包括内服、外用,内服主要用黄芪来补中益气、健脾固表,用党参和白术补气健脾、生精养血,用当归和川穹为血中气药,可助黄芪行气活血、散瘀止疼、通利血脉,而中药外用主要是中药泡足,通过药力和热力的双重作用取得疗效,让药液中的药物离子在热能作用下,通过皮肤黏膜进入血液直达病变处,营养局部皮肤和血管,加速改善下肢疼痛酸胀等症状。此外,38-42℃左右的恒温药液可以持续刺激,引起下肢静脉血管进一步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回流,缓解血管痉挛,使患者全身气血通畅,脏腑机能得以调理,从而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和自我康复的潜能,因此中药仅适合早期的静脉曲张患者。
  • 静脉曲张用药按摩管用吗?(音频)

    静脉曲张用药按摩管用吗?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用药按摩不但不管用,反而可能会起到其他的副作用。 用药按摩可以导致局部血管的破裂出血,造成皮下淤斑,严重的在按摩时静脉曲张内淤滞的血液会形成浅静脉血栓,继而导致静脉曲张的浅静脉炎发生,导致局部出现皮下硬结,同时伴有红、肿、热、痛。 而且一旦按摩将局部形成的血栓脱落,脱落的静脉血栓掉入到深静脉,进而可发生肺栓塞,而出现胸闷、胸痛、咳痰带血,严重的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静脉曲张不建议用药物按摩,也不建议普通的按摩小腿,容易加重静脉曲张,同时产生不良的并发症,同时静脉曲张也不建议用中药泡脚。
  • 主动脉夹层手术的风险(音频)

    主动脉夹层手术的风险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近些年随着诊疗和麻醉技术的提高,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A型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为5%-20%,取决于从夹层的发生到手术时间的长短。慢性夹层的死亡率要低得多,是5%-10%。而降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的死亡率为10%-20%,主要是因为许多患者已经存有并发症。A型主动脉夹层对于死亡率最具有影响的,包括患者肾功能异常、心脏压塞、缺血,以及手术时间的选择。而B型主动脉夹层,包括肾脏和内脏器官的缺血、年龄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人造血管质地的松脆及主动脉缝合处和周围出血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文献报道,术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肌梗塞和脑卒中,而5-10年的存活率,A型主动脉夹层为67%,而B型主动脉夹层为64%和34%。
  • 主动脉夹层护理的方式(音频)

    主动脉夹层护理的方式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主动脉夹层护理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n1、术前护理,要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给予患者正确的解释、沟通,使患者情绪稳定,同时对于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要酌情给予止痛和镇静的药物,这样有利于血压的控制,血压术前的控制十分重要,往往需要量右侧上肢,因为很多夹层会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一般将血压维持在收缩压120-130mmHg之间,同时要减慢心率,心率超过100次/分时会导致夹层血肿的延伸;\n2、术后的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麻醉清醒后可改半卧位,同时左上肢制动六小时,要控制血压,并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定时检测动脉搏动,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左右,心率控制在100mmHg以内,同时要密切注意穿刺下肢的血运,还要注意皮温、皮色以及运动和感觉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尿量的变化,在保证组织灌注的正常情况下,使尿量在每小时30mL以上。
  • 主动脉夹层有哪些临床表现(音频)

    主动脉夹层有哪些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胸闷、气短、胸痛,该临床表现与心梗的临床表现非常相近,患者严重时会出现压榨感、濒死感。如果主动脉夹层累及到脏器血管,还会出现相应脏器缺血的表现,比如夹层累及到肠系膜动脉会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如果累及到肾脏会出现肾区疼痛,甚至出现无尿、少尿等肾脏衰竭的临床表现。如果主动脉夹层累及到髂动脉可以出现下肢缺血的表现,表现为下肢冰冷、苍白、麻木、疼痛,类似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因此,主动脉夹层一定要问清病史,平时一定要注意血压的控制,否则会危及生命。
  • 主动脉夹层b型自愈率(音频)

    主动脉夹层b型自愈率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主动脉夹层B型自愈率的几率极低,不足1‰。主动脉夹层无论是A型还是B型,都是突然起病,病情严重,是严重威胁生命的重要血管疾病,其治疗也极富挑战性,主动脉夹层真正的发生率虽然难以肯定,但有日趋增加的趋势。有文献报道,是腹主动脉瘤破裂的2-3倍,为百万分之五到百万分之十,未经治疗者约58%于发病24小时内死亡,另有26%于发病后一周内死亡,而且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夹层的超过一个月生存者,在升主动脉夹层约为8%,而在降主动脉夹层超过75%。同时对比资料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未行手术治疗生存一年,A型夹层约为5%,B型夹层约为70%,其主要死亡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至胸腔、腹腔,以及心包腔,从而导致纵隔和腹膜后出血,以及急性心衰或者是肾衰。
  • 锁骨下颈动脉斑块症状(音频)

    锁骨下颈动脉斑块症状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锁骨下和颈动脉斑块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特别适当斑块没有造成管腔狭窄时,临床上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体检进行血管彩超时发现的,当斑块进展造成管腔部分狭窄,甚至狭窄>70%时,双侧上肢的血压会出现明显不同,严重的可以超过20mmHg,同时上肢可以出现冰冷、麻木的症状,特别是在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时,以及在提重物时,都可以出现明显的症状,而颈动脉斑块到出现70%以上狭窄时,会出现头晕、头痛、一过性黑蒙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往往症状频繁出现,如果斑块造成的管腔狭窄,位于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有些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特别是在上肢进行活动时,因为由于锁骨下动脉闭塞,造成了椎动脉盗血现象,出现的神经症状。如果一侧颈动脉斑块造成颈动脉狭窄,如果是慢性的,没有任何症状,而急性往往会造成偏瘫、失语,严重的会导致昏迷。
  • 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原因(音频)

    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原因
    讲解医师:张天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都是高危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n第一、内膜损伤以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生长因子释放导致内膜增厚及细胞外基质和脂质的积聚;\n第二、动脉壁脂代谢紊乱,导致了脂质浸润并在动脉壁积聚;\n第三、血流冲击在动脉分叉部位造成的剪切力,可对动脉壁造成慢性机械性损伤,这尤为见于颈总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分叉处,主要病理表现为内膜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中膜变性或者是钙化,腔内有继发性血栓形成,最终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血栓或斑块脱落就可以造成颅内血管的栓塞,即表现出脑梗塞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