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 病毒性脑炎会不会复发(视频)

    病毒性脑炎会不会复发
    病毒性脑炎大多是良性的,病程在2周左右,一般不会超过3周,属于自限性颅内感染,预后相对比较好,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病毒性脑炎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得到及时诊断和系统治疗,同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关系。病毒性脑炎在抗病毒治疗疗程不足或者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当遇到劳累、熬夜、受凉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出现病毒性脑炎复发。病毒性脑炎一般不产生致病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并且病毒容易出现变异,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可能出现相同病毒或者类似病毒感染,造成病毒性脑炎复发。还可以出现其它病毒导致的病毒性脑炎。所以病毒性脑炎可能复发的。预防病毒性脑炎需要保证营养、合理膳食、规律饮食、规律作息、不要经常熬夜、避免接触传染源、积极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3-08-01
  • 病毒性脑炎的定义(视频)

    病毒性脑炎的定义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大多数是肠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感染。病毒性脑炎通常起病比较急,前期常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不适、咽痛、肌肉疼痛、腹痛、腹泻等。 当累及神经系统时,可以有剧烈头痛、发热、呕吐,并出现脑部症状,如精神行为异常,常表现为幻觉、记忆障碍、反应迟钝等,以及精神症状如失语、偏瘫、癫痫等。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一般依据临床表现,结合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及病原学检查来确诊。确诊以后主要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同时可给予激素及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根据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轻者可以自行缓解,预后良好,重者可以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
    2023-08-01
  • 病毒性脑炎严重吗(视频)

    病毒性脑炎严重吗
    病毒性脑炎的严重程度与病毒侵犯脑组织的范围和程度有关。轻症脑炎与普通感冒相似,可以仅仅表现为轻度头痛、发热、咳嗽等。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脑炎,病情相对比较轻,大部分病人可以明显好转,预后比较好。 重症脑炎多指病毒严重侵犯脑组织,容易出现后遗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这种类型的脑炎病情比较重,主要是引起脑组织的出血和坏死,所以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或出血性脑炎。这种脑炎起病比较急,并且症状也比较重,病人可出现脑部症状,如精神行为异常,包括幻觉、记忆障碍、反应迟钝,情绪改变等,以及神经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肢体瘫痪等,严重的可出现昏睡、昏迷,死亡率可以达到40%-70%,或者遗留明显的后遗症。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2023-08-01
  • 病毒性脑炎会引起抽搐吗(视频)

    病毒性脑炎会引起抽搐吗
    病毒性脑炎的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都可以出现癫痫发作,分别称为急性症状性发作及病毒性脑炎后继发性癫痫。病毒性脑炎的急性期,皮质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脑水肿,病原体的毒素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均能影响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而成为导致癫痫发作的病因。病毒性脑炎引起的癫痫比其它原因引起的癫痫治疗要困难和复杂。所以病毒性脑炎一定要坚持长期、彻底的治疗,尽量减轻脑损伤程度,以减少癫痫的发生。另外癫痫发作有一定诱因,发热是一个很常见的诱发因素,发热可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过度放电,诱发癫痫发作。再一个是情绪,情绪激动会引起大脑神经兴奋和意识失调,也是导致癫痫发作的一个诱发原因。所以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另外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情绪失控,可以减少癫痫的发作。
    2023-08-01
  • 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检查方法(视频)

    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检查方法
    病毒性脑炎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来诊断。首先病人有临床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发热、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或者精神症状等。其次是体格检查,可发现颈部抵抗、脑膜刺激征,然后再结合辅助检查确诊,辅助检查主要包括: 1、血液检查: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有时也可以升高; 2、脑脊液检查:表现为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者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正常,蛋白轻度升高,未检出细菌、真菌等; 3、病原学检查:可以从不同标本如脑脊液、唾液、粪便、尿中进行病毒分离,提供病原学证据,具有确诊价值,也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病毒抗原及特异性病毒抗体,还可以从脑组织和脑脊液中检出病毒DNA序列,从而确定病原; 4、脑电图检查:多数病毒性脑炎有脑电图异常,以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等痫样放电,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参考价值。但是脑电图的表现无特异性,不能判断病原,脑电图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脑炎; 5、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严重病例的CT和磁共振可以显示大小不等、界限不清、不规则低密度或高密度影,轻症病例可没有明显的异常改变。
    2023-08-01
  • 多囊卵巢能完全治愈吗(视频)

    多囊卵巢能完全治愈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高度的抑制性,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目前暂无有效的治愈方法。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年龄和治疗需求不同,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主诉、治疗需求、代谢改变,采取个体化对症治疗措施,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解决生育问题、维持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同时患者需长期的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首选的基础治疗方式,尤其超重或肥胖患者通过控制饮食、运动控制体重,从而达到生活方式的干预。此外,可对症用药物调整月经周期,控制高雄激素症状及代谢异常,使用促排卵药物促排卵、促进生育等。
    2023-08-02
  • 卵巢多囊性改变是什么意思(视频)

    卵巢多囊性改变是什么意思
    卵巢多囊样改变指卵巢超声下的改变,一侧或者双侧卵巢内直径为2-9mm卵泡数≥12个,或者卵巢体积≥10ml,称为卵巢多囊样改变。卵巢多囊样改变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既有相关性又存在不同。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雄激素过高,以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而卵巢多囊样改变只是影像学上异常,并不一定有其他临床或生化异常。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必要条件为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另外,符合高雄激素疾病的临床表现,或为高雄激素血症及超声提示卵巢多囊样改变中的其中一条,并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疾病和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主要调整月经周期、高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促排卵辅助怀孕。对于卵巢多囊样改变,如果排卵正常,无生化改变,主要以观察为主。卵巢多囊样改变并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所特有,正常育龄期的妇女20%-30%可能出现卵巢多囊样改变,同时也可见于口服避孕药后闭经等情况。
    2023-08-02
  •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什么好的方法(视频)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什么好的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至今病因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认为,可能为某些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因此,对于肥胖或非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干预都是基础治疗方案。具体治疗如下: 1、饮食干预:坚持低热量饮食,调整主要的营养成分。选用低糖、高纤维饮食,以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2、日常习惯干预:减少精神应激、戒烟,少饮酒、咖啡,多运动。运动可有效减轻体重和预防体重增加; 3、根据相应病情对症治疗:如服用药物治疗月经周期不规律,进行抗高雄激素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促排卵指导怀孕; 4、中医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还需要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2
  •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视频)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如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稀发、量少或闭经,以及不可预测的出血。还表现为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排卵异常表现为稀发排卵或无排卵而导致不孕,但并非不能怀孕。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治疗需求、代谢改变,采取个体化对症治疗措施,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解决生育问题的目的。通过饮食、运动和行为等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尤其是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质。当患者经过药物调整月经周期和促排卵治疗均无效,或者合并其他不孕因素时,如高龄、输卵管因素或男性因素等,可以采用试管婴儿技术助孕。
    2023-08-02
  • 多囊卵巢怀双胞胎几率大吗(视频)

    多囊卵巢怀双胞胎几率大吗
    无论患多囊卵巢或多囊卵巢综合征,只有优势卵泡生长、排卵才可怀孕。女性每月仅有一个优势卵泡生长及排卵,基本怀单胎,怀双胎可能性小,约占双胎妊娠30%。而多囊卵巢患者会出现排卵障碍或不排卵现象,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医生采取促排卵方法,增加怀孕概率。采用促排卵方法,多个卵泡生长,排卵个数可能增加,也会适当增加怀双胞胎概率。 另外,怀双胞胎有较多并发症,如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性较怀单胎高3-4倍,早产风险较怀单胎高7-10倍。而且在分娩时较怀单胎更容易发生大出血,属于高危妊娠。因此,无论是否为多囊卵巢,医生均不建议为怀双胞胎而使用促排卵药物。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