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庆

  • 为什么会得溶血性贫血?(音频)

    为什么会得溶血性贫血?
    讲解医师:丁晓庆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
    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就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可概括为红细胞本身内在的缺陷、红细胞外部因素的异常。红细胞内在的缺陷主要包括红细胞膜的缺陷,如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它是膜结构的异常,还有PNH红细胞膜缺陷而造成的溶血,还有一种是珠蛋白异常,有的也叫地中海贫血。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常见的,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白细胞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音频)

    白细胞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讲解医师:丁晓庆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
    常见的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分为物理性的、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以及遗传性因素,常见的物理性因素指的是放射性,比如放射线、放射性物质,造成白细胞减少。反复经常做CT,CT对病人就有辐射,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所以平常在做检查的时候要注意。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像在给病人做化疗的时候用的药物、解热镇痛剂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平时接触的某些毒物,经常接触的染发剂、农民接触的农药,这些药物和毒物可能会引起白细胞减少。我们说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指某些病毒还有细菌,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
  • 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音频)

    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丁晓庆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
    首先要明确白细胞减少的病因,如果是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首先是停止使用相关的药物,停止药物使用以后,白细胞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恢复。再就是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经常使用的升白细胞的药物有维生素4、维生素6、利可君、鲨肝醇,还有中药制剂,比如地榆升白片,还有经常会用益气养血的中药来提高病人的白细胞。还可以根据病因选择刺激骨髓造血,比如雄性激素、糖皮质激素这样的药物,也可以使白细胞不同程度的升高。
  •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好(视频)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好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贫血,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和妊娠年龄的妇女。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失血,因此服用的药物主要是补充铁剂,最常见的是口服琥珀酸亚铁的铁剂。 此外,还应注意铁的吸收环境,如在酸性环境下,铁更容易吸收,因此补充铁剂的同时可考虑补充维生素C,帮助铁的吸收。若在补充铁的同时,服用抑酸药物,比如奥美拉唑等PPI类药物,会影响铁的吸收。 此外,铁剂会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脾胃,促进铁剂更好的吸收,也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应少饮用浓茶、咖啡等,避免影响铁剂的吸收,饮食中含鞣酸类的食物也会影响铁的吸收。
    2023-08-01
  • 骨髓瘤症状(视频)

    骨髓瘤症状
    骨髓瘤也叫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往往老年人比较多见,会出现贫血,贫血往往细胞体积是正常的。正细胞型贫血,病人会出现骨痛,由于溶骨性破坏,病人出现骨痛,溶骨性破坏,往往会出现在扁骨的地方,像颅骨、肋骨、髂骨等,还有脊椎。 病人会出现压缩性骨折,甚至病理性骨折,会出现腰痛,病人也可以出现蛋白尿,泡沫样尿,病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造成高黏滞血症的表现,病人会出现头晕、乏力,出现出血,临床上试验指标会出现出凝血异常。还会出现由于高黏滞血症出现的血栓,不同器官,表现症状是不同的,如肺栓塞,胸痛、咳嗽、气短,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病人会出现下肢单侧比较明显的肿胀、疼痛,主要是以上临床表现。
    2023-08-01
  • 骨髓肿瘤能治好吗(视频)

    骨髓肿瘤能治好吗
    骨髓肿瘤主要指的是多发性骨髓瘤,也叫骨髓瘤,属于浆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这个疾病,还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这一类药的出现,生存期已经明显延长。 多发性骨髓瘤分为无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和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无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在出现症状之前,可能已经有10年,甚至更长的生存周期,当步入到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时,还要根据病人的危险分度来判断生存期或他的缓解率。现在总体上来看,总体生存期,以前大概是在3-5年,现在基本上提高到5-7年的总生存率,甚至是更长。有的人甚至能活到10年以上。虽然这个病不能完全治好,是一个慢性恶性病,可以通过合理规律治疗,延长生存期。
    2023-08-0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么治疗(视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么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属于抑制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要根据危度分层,目前国际上有IPSS危度分层,以及进一步更精准的IPSS-R分层,分为相对低危和相对高危组。如果是相对低危组的患者,主要选择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比如雄性激素、免疫抑制剂,比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等,主要治疗药物为红细胞生成素。高危组患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去甲基化治疗,常用药物有地西他滨、阿扎胞苷等。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视频)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血小板功能主要是参与凝血机制,保护血管,黏附、聚集、收缩血管,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乏力的症状。临床上出血常见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点出现瘀斑;育龄期妇女会出现月经过多,出现内脏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以及出现泌尿系的出血、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咳血,严重者甚至出现颅内出血。此外,从中医角度分析,气虚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会导致明显乏力;若为阴虚火旺的患者,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以及阴虚症状。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如何治疗(视频)

    血小板减少如何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常见于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多、分布异常以及假性血小板减少,因此治疗血小板减少首先应查明病因。若由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血小板减少,要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如果是ITP引起的血小板减少,ITP也称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治疗的西药首选糖皮质激素,也可使用中药治疗;若继发于其它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等风湿性免疫性疾病时,要针对其原发病治疗。此外,肝病、脾亢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都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能治好吗(视频)

    血小板减少能治好吗
    造成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较多,如恶性疾病造成的血小板减少。若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无法根治,血小板减少也无法恢复。血小板减少的治愈标准为血细胞恢复到正常,但是部分疾病即使细胞恢复到正常,也需要药物控制,始终维持用药。部分疾病治疗后若血小板恢复到正常范围,可停止用药,如常见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反应率大概在80%以上。 并非所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都需要治疗,如ITP出血性疾病,当血小板>3万以上,且没有出血也没有特别需要提升血小板治疗的情况时,可以观察、不用药,当患者有特殊需求时,可以进行治疗。此外,部分疾病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无法完全治愈,比如风湿免疫性疾病继发的血小板减少,因风湿免疫性疾病本身无法治愈,所以血小板减少的治愈几率也较小,需根据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判断治愈率。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