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少栋

  • 婴儿抽搐是什么原因(音频)

    婴儿抽搐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抽搐是一种症状,一般不是独立的疾病,多见于5-6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是6个月到2岁的宝宝是比较多见。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出血、缺氧和产伤、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症、低血钙、胆红素脑病、脑部的发育畸形、化脓性脑膜炎,先天性的代谢异常(如氨基酸代谢的异常)、高氨血症、苯丙酮尿症、维生素B6缺乏症和依赖症等。婴幼儿时期常见是热性惊厥,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等,还有维生素D缺乏性的手足搐搦症、婴儿痉挛症、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B6依赖、先天性的代谢异常。稍微大一点的婴儿出现主要见于颅内的感染、癫痫、颅内肿瘤或者是脓肿、中毒性脑病、尿毒症、食物或者是药物的中毒。
  •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音频)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苯丙酮尿症简称PKU,是先天性的氨基酸代谢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的降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储积导致的疾病,临床上表现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皮肤、毛发色素浅淡和鼠尿臭味。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食入体内的苯丙氨酸一部分用于蛋白质的合成,一部分通过苯丙氨酸羟化酶中转化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在血液、脑积液,以及组织中的浓度过高,通过旁路代谢产生大量的苯丙酮酸、苯乙酸、苯丙乳酸和对羟基苯乙酸,高浓度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导致脑损伤,一般在3-6个月时开始出现症状,一岁时候症状比较明显,神经系统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最为突出,智商低于正常,有行为的异常、兴奋不安,有忧郁、多动、孤僻,可有癫痫小发作。这种孩子一般新生儿哺乳3-7天以后,可以做疾病的筛查,检测苯丙氨酸的浓度,如果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升高,排除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即可确诊为苯丙酮尿症。
  • 孩子缺铁是什么症状(音频)

    孩子缺铁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孩子缺铁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多见于6个月到3岁的儿童,但是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可以发生,一般的表现会有皮肤黏膜逐渐变苍白,以口唇、指趾、甲床以及口腔黏膜苍白最明显。宝宝的体力差、容易疲乏、不活泼、不爱动、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大点的宝宝出现咳嗽、头晕、耳鸣、眼花、生长发育的缓慢。造血系统由于贫血引起髓外造血增加,所以可以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时间越长程度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但是肝脾肿大一般不会超过中度增大。非造血系统的表现:消化系统可出现有厌食、舌乳头的萎缩、胃酸的减少、胃肠功能减弱,严重时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症,可出现异食癖;神经系统:平时尚不明显的时候,如果机体缺铁,就会发生烦躁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智力减退等表现,补充铁剂后上面这些表现可以消失;心血管系统: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可以出现心率增快、气促、心脏扩大,伴有收缩期的杂音,同时会伴呼吸道的感染,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免疫系统:缺铁性贫血常使细胞免疫低下,不仅T细胞免疫功能减弱,B细胞杀菌力以及吞噬细胞能力也会变差,患儿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并且容易迁延不愈,还可反复复发,补铁后免疫力可恢复。
  • 1个月婴儿贫血怎么办(音频)

    1个月婴儿贫血怎么办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贫血,第一个、实际上是由于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生成的不够,主要是与造血物质,铁或者是维生素B12,叶酸,B6缺乏所导致的贫血。另外一大类就是溶血性贫血,也就是红细胞破坏了以后导致血红蛋白丢失,出现了贫血。再一大类就是骨髓造血功能有问题,属于血液系统疾病。如果单纯一个月的婴儿贫血,可能还属于生理性贫血,一般六个月以下的婴儿都会有一点,贫血的程度也不一样。最低可以贫血到10克以下,7克,8克都会有。如果排除其他疾病所导致的,是生理性贫血,一个月孩子还小,必须要继续吃母乳,母乳是天然食品,母亲一定要增强营养,吃含铁剂或者是叶酸、B12多的食物,然后从乳汁里面去补充。如果没有母乳,建议可以购买强化配方奶,强化铁剂的配方奶,去喂孩子都可以的。
  • 宝宝贫血吃什么辅食好(音频)

    宝宝贫血吃什么辅食好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宝宝贫血,首先要明确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贫血,在我们中国,一般多见于营养性贫血,由于缺乏铁剂或者是缺乏维生素B12或者叶酸所导致的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食疗方面,一般鼓励多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像动物的肝脏,还有瘦肉,肉类制品,还有鸡蛋里面鸡蛋黄,还有各种动物的血,像猪红。另外还有豆类食品,绿色的蔬菜,像杏、桃,含铁比较丰富。乳类一般含铁量比较少,特别是羊奶含铁量是很少的,所以要注意一下。另外再补充铁剂,绿色蔬菜要多吃,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有维生素C,铁剂就容易吸收。
  • 10个月宝宝贫血吃什么补血最快(音频)

    10个月宝宝贫血吃什么补血最快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10个月的宝宝贫血,如果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建议补充铁剂治疗。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贫血,有心力衰竭,心功能就不好,建议输红细胞了。一般的都不需要输红细胞的,口服些铁剂就行了,铁剂有很多种类,一般的医院就会有的,像右旋糖酐铁,这些铁剂,口服1-2周以后,血红蛋白才会逐渐上升。1-3周基本上每天能上升1-3克。通常补充铁剂要3-4周,才能逐渐达到正常。另外一个,可以饮食上吃一些动物的肝脏、瘦肉,可以做成泥状的或者是糊状的,容易消化吸收。再一个是绿叶蔬菜,鸡蛋羹,蛋黄里面含铁量很丰富的。奶类制品含铁量比较少,特别是羊奶。
  • 脑膜炎传染吗?(音频)

    脑膜炎传染吗?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脑膜炎一般情况下不传染,但是脑膜炎具有传染性,像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杆菌涂片阳性的患者是小儿结核的重要传染源,早期发现要合理的进行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流脑,由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皮肤有出血点或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的患者,带菌者一般都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患者或者带菌者鼻咽部的病菌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传播,对一到两岁的婴儿还可以通过哺乳,同卧或者接吻,这些方式传染。再一种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的传染病,蚊虫是主要的媒介。对乙脑的病毒普遍是易感的,感染之后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十岁以下的小儿,尤其是2-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是发病率最高的,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 什么是脑膜炎?(音频)

    什么是脑膜炎?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脑膜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良,细菌毒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引起脑膜炎症,还有部分患儿除了脑膜有炎症之外,还能波及到脑实质。引起脑膜炎常见的有细菌性,就是化脓性脑膜炎或者病毒性脑炎、真菌性脑膜炎,还有结核性脑膜炎,临床上都比较常见。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的病原体像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等,这些都能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比较常见的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像单纯疱疹病毒或者麻疹病毒。真菌感染就是常见的白假丝酵母菌之类的,都可以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 脑膜炎有哪些后遗症?(音频)

    脑膜炎有哪些后遗症?
    讲解医师:花少栋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科
    脑膜炎治疗不彻底会出现相关的后遗症,像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得越晚,病死率越高,年龄越小脑膜炎并发症进展越快,越严重,病死率也是越高的,剂量不足、方法治疗不当,都可以使病情迁延,容易出现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常容易并发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死亡率同病原菌的种类、患儿的年龄以及脑积液中的细菌量有关,10%-20%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是有后遗症的,会有听力的丧失、智力的倒退、反复的惊厥,语言能力的延迟、视力障碍、行为的异常。病毒性脑膜炎大多数在2-3周,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病毒性脑膜炎不良预后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同病毒的种类是有关系的。患儿年龄小于两岁的婴幼儿病毒性脑膜炎预后相对比较差,病情重。全脑弥漫性的脑炎病情预后差,常遗留有智力运动发育障碍、心理行为的异常、视力或者听力的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