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晶

  • 口臭与肝病有关系吗(音频)

    口臭与肝病有关系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口臭与肝病有关系,尤其是在重症肝炎时,如在急性肝衰竭时,患者呼出的气体以及体液可以闻到一种烂苹果、臭鸡蛋或者是鱼腥样的气味。从中医角度分析,口臭与肝脏也有关系,肝火旺时就可以引起口臭。现代人生活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熬夜使得人体肝火旺盛。\n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系统,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就会影响体内消化酶的分泌,使消化系统出现问题。肝犯胃气会使胃气不降而上逆,因而产生口臭。肝不好会影响胆的分泌,导致胆汁排泄失常,口苦、口臭伴随而来。口臭还和口腔卫生有关,牙龈炎、牙周炎时也会出现口臭。
  •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G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G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G阳性时,提示曾经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或者是现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有两种,即IgM抗体和IgG抗体,当IgM抗体阳性时,说明近期或新近感染甲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阳性时,一般出现在甲型肝炎的恢复期或治愈之后。\n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之后,IgG抗体出现阳性会终身存在。但如果甲型肝炎IgG抗体连续复查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有四倍或四倍以上程度的升高时,也提示近期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在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期,有时可能是甲型肝炎抗体IgM和IgG都查测不到,此情况一般与试剂的敏感度有关。
  • 丙肝抗体测定是什么(音频)

    丙肝抗体测定是什么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丙肝一般是指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体检测可以测定是否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但丙型肝炎抗体不是保护性的抗体,当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时,不能保护机体免受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如果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还要进一步进行丙型肝炎病毒RNA的核酸检测。\n丙型肝炎核酸检测的滴度可以判定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载量,以及判定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进行丙型肝炎核酸检测时,滴度越高说明传染性越强,高载量的病毒对预后有直接影响。丙型肝炎患者比乙型肝炎患者更容易发展成肝硬化或癌变,故当丙型肝炎RNA的滴度增高时,必须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 降低转氨酶的药(音频)

    降低转氨酶的药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目前常用的降低转氨酶的药物是甘草酸制剂、护肝片、双环醇片、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损伤时,转氨酶可以释放到血液当中,进行外周血检查时转氨酶会升高,而且转氨酶在肝细胞内的含量大约是外周血的100倍,故只要有微量的肝细胞损伤时,转氨酶会明显升高,转氨酶对反应肝脏损伤是非常敏感的指标。\n降低转氨酶都是应用不同作用机制来保护肝脏的药物,其中降酶比较快的药物有双环醇片、联苯双酯等。多烯磷酸胆碱主要是细胞膜的修复剂,降酶效果比较慢。目前甘草酸制剂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它可以从多种机制达到保肝、降酶的作用。
  •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高是什么病(音频)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高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直接胆红素正常值是0-7.32μmol/L,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是0-13.68μmol/L,升高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n1、单项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时一般提示存在阻塞性黄疸,间接胆红素升高一般是由于溶血性黄疸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时也可能会因为输血时血型不合或贫血等原因引起。\n2、同时升高:当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同时偏高时,说明存在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肝功能减退,肝脏不能完全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肝内胆管受压引起了排泄障碍,直接胆红素也不能完全排到胆道,同时有可能伴有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 戊型肝炎最快多久治好(音频)

    戊型肝炎最快多久治好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戊型肝炎患者治好的时间根据症状轻重程度不同而不同,主要分析如下:\n1、1-2周:如果肝功能损伤比较轻,大约在1-2周可以治愈。\n2、4-6周:大部分患者肝功能损伤会比较重,有胆红素或各种肝酶的升高,此类患者通常会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治疗周期也比较长,大约是在4-6周。\n3、其他情况:还有一小部分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会进展为肝衰竭,若发展到肝衰竭时,也会有一定死亡率。\n戊型肝炎主要是经过粪-口途径传播,多数戊型肝炎感染与饮用了被粪便污染的水源有关,其属于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急性戊型肝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以完全康复。戊型肝炎变为慢性肝炎的情况极其罕见,一般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以对症、保肝治疗为主。
  • 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是阳性是怎么回事(音频)

    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是阳性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是指乙型肝炎的病原学检查,在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当中,可以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引肝炎核心抗体,当两项同时阳性时,说明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目前已经产生保护性的抗体。其中核心抗体阳性标志着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体内有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越高,说明对机体的保护效果越好。\n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另一种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了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滴度>100IU/L时,说明对机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滴度<10IU/L时,说明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比较弱。
  • 打了乙肝阻断针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音频)

    打了乙肝阻断针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肝一般是指乙型肝炎,乙肝阻断药物可以阻断孩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阻断药物包括乙型肝炎疫苗和抗乙肝免疫球蛋白。\n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存在表面抗体,就可以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当乙型肝炎病毒出现时,可以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并且不会造成肝脏的损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之后不会立即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会出现一个窗口期,若在窗口期时出现了乙型肝炎病毒,不能起到阻止感染的作用。所以,要配合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应用,才能弥补在窗口期时不能阻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为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直接注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肝疫苗和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应用,等于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联合起作用。
  • HBV的传播途径(音频)

    HBV的传播途径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HBV一般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母婴传播,极少数也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主要分析如下:\n1、血液途径传播:曾经输血和应用血制品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但随着筛查方式的改变,此种途径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有传播风险,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还有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有传播风险。此外,共用剃须刀、牙刷,还有修足、纹身和穿耳孔等,也是潜在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方式。与他人共用针头进行特种药品注射的人群,是目前通过血液途径感染的主要人群。\n2、母婴传播:HBV-DNA阳性的母亲在分娩时可以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胎儿在宫内也有感染的风险。所以,针对HBV-DNA阳性的母亲,在分娩后应该在尽早的时间内,给新生儿接种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阻断治疗。在妊娠期或妊晚期,还应该接受抗病毒治疗。
  • 乙肝两对半阴性正常吗(音频)

    乙肝两对半阴性正常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肝两对半检查若都是阴性结果,属于正常的健康状态。乙肝两对半检查包括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当检查都是阴性时,说明未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也没有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体内没有保护性抗体。此时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后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保护性抗体,一旦体内存在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病毒出现时就可以立即反应,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阻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且不会引起肝脏损伤,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n乙型肝炎疫苗需按照免疫程序,0、1、6月份各接种一支,一共需要接种三支。因为在接种第一针之后,只有30%的人可以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而且抗体并不稳定。接种第二针之后,可以有90%的人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在接种第三针之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6%,而且可以持续较高水平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