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昱

  • 儿童运动发育的规律是什么(视频)

    儿童运动发育的规律是什么
    宝宝的运动发育有一定规律,总体原则为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粗到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具体如下:1、从上到下:如脊柱的发育,宝宝刚出生时脊柱较直,没有生理弯曲,而成人的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此现象与正常运动有一定关系。人类第1个生理弯曲出现在会抬头以后,即出生后2-3个月经过锻炼使颈部肌肉发达,此时颈部出现第1个前凸。出生6个月后,宝宝开始练习坐,一段时间后即出现胸部的第2个生理弯曲,即后凸,10个月左右开始练习站立,即出现第3个生理弯曲,开始行走后出现第4个生理弯曲,即腰部和骶部的生理弯曲;2、从近到远:如上肢的发育首先为胳膊,其次为手指的精细动作,随着年龄发展手指才会动,然后手指头会捏豆豆等精细动作;3、从粗到细:宝宝抓玩具时,最早的玩具为花灯棒,一把抓起来摇晃,发展至10个月后,开始慢慢练习捏豆,手指头的功能更加精细;4、从简单到复杂:如画画时一开始先画直线,然后慢慢画圆、图形等。宝宝的思维亦为从简单到复杂,先听然后慢慢理解,最后再分析。
    2023-08-02
  • 9个月宝宝能吃饭吗(视频)

    9个月宝宝能吃饭吗
    9个月宝宝可以摄入稀饭、软饭类食物,但是比较干的大米饭,类似成人主食的米饭形式,则不能食用。此时宝宝牙齿刚刚萌出4颗左右,咀嚼功能并非较完善,可以摄入碎菜、碎肉类的食物。添加辅食有一定的原则,是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的原则喂养,常见规律如下:1、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早期可能摄入米糊、水果泥、肝泥等泥状食物;2、7-9个月:可以摄入碎菜、碎水果,此时添加米粥或者稀饭,煮比较烂的稀饭,不再添加糊状。烂面条、鸡蛋羹等,此年龄阶段的宝宝均可以食用;3、10-12个月:米饭可以做成软饭,不用做成粥样加较多水,但是要比成人食用的米饭软;4、1岁以后:可以尝试食用类似于成人米饭。每个孩子添加辅食的时间与消化能力,均有一定差异,所以家长要根据宝宝消化能力与添加辅食的程度综合考虑。
    2023-08-02
  • 孩子夜哭是怎么回事(视频)

    孩子夜哭是怎么回事
    孩子夜里哭闹,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生理性情况:需要首要考虑,常见的原因就是宝宝饥饿,可能在入睡前,摄食不足,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抵抗力较低,夜间容易出现哭、饿现象。宝宝拉尿、屁股不适,也会发出哭闹的声音,家长要检查尿裤是否尿湿、是否要更换。二、病理性情况:1、皮肤问题:最常见,家长需要对宝宝全身的皮肤进行检查,要脱下宝宝的衣服,不能隔着衣服捏、摸,否则容易出现疏漏。用毯子将腹部和上半身盖住,露出下半身,检查腿部有无蚊虫叮咬、有无线头缠绕脚趾、有无发紫、有无勒痕等迹象。重点检查臀部有无浸湿、发红、破皮现象,这些现象都会使宝宝哭闹。若下半身未检查出问题,再检查上半身,同样用毯子将腹部及下半身盖住着,避免着凉,再检查上半身,用手轻摸后背的皮肤,检查有无玩具咯到背部;2、吸入气体刺激:家长新用的化妆品、空气清新剂也会对宝宝有一定的刺激,出现喘憋、鼻塞等现象;3、腹部不适:腹部疼也是宝宝哭闹的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检查宝宝是否出现腹胀,家长可以顺时针地揉宝宝的腹部。若宝宝伴有发烧、呕吐、拉稀等症状,就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
    2023-08-02
  • 十个月宝宝体温37.3正常吗(视频)

    十个月宝宝体温37.3正常吗
    10个月的宝宝体温37.3℃,从这个温度上来看不正常,是低热的范围。这个体温的温度应该是以腋表测量出来的为准。现在测量体温的仪器非常多,但每个仪器测量出来的结果,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所以评判的时候,仍然以腋表测量出来为准。如果测量仪器不是腋表,就建议家长再换腋表,再测一个看一看。腋表的正常温度是36-37℃,37-38℃属于低热的范围。所以,37.3℃在低热的范围,所以应该属于低热。需要注意的就是,37.3℃究竟是宝宝真的发热,还是受一些因素影响导致的体温的发热,需要甄别一下。10个月的宝宝,相对年龄还比较小,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比如吃奶、哭闹、盖的被子太厚等,都有可能造成体温37.3℃。但是,这不是真正的体温数值的体现。所以,必须在安静的时候,吃奶半个小时以后,再次测量体温,剔除了其他干扰因素以后,体温正常就属于正常。如果剔除了所有这些干扰因素,体温仍然是37.3℃,那就是低热。
    2023-08-02
  • 婴儿42天体检没去能再补吗(视频)

    婴儿42天体检没去能再补吗
    婴儿42天体检没去可以补,但应尽量避免超过2个月,越接近42天,则越接近多数查体的正常范围。在42天查体时,医生会对婴儿的基本状况进行观察,如婴儿的精神以及对声音、物体等反应是否正常。并且医生需要查看婴儿的皮肤状况,确定黄疸是否完全消退,身上有无汗疱疹、脓疱疹等。此外,较重要的检查项目是查看卡疤。婴儿出生后会接种卡介苗,而此时正是卡介苗红肿、起脓包的阶段,部分婴儿胳膊上会出现红疱,可能已经破裂甚至流脓。医生需要对此进行观察,并对家长进行指导,尽量避免沾水,应自然干燥、结痂并形成瘢痕。医生还会听婴儿的心肺以查看心脏情况,如有无先天性心脏病、杂音以及呼吸音是否清晰。另外,医生还需要触摸婴儿腹部,以明确肝脾是否过大,并且查看婴儿肚脐,以明确脐窝是否干净、有无红肿,是否存在凸起的脐疝。此外,医生也会对婴儿的四肢进行初步检查,并对婴儿的喂养、维生素D添加等进行指导。
    2023-08-03
  • 宝宝咳嗽喉咙里面发出呼呼的声音怎么办(视频)

    宝宝咳嗽喉咙里面发出呼呼的声音怎么办
    如果宝宝咳嗽时,喉咙里还发出呼呼的声音,多数是提示呼吸道有痰,可能患有咽炎、气管炎甚至支气管炎,炎症会产生分泌物堆积到气管里,随着呼吸会出现呼呼的声音,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可以给宝宝吃对症的药物,比如适宜宝宝的易坦静就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根据年龄还可以吃儿童清肺颗粒或口服液,也有去肺热和化痰的作用,可以使呼噜声减轻;2、消除炎症:要积极治疗炎症,因为咳嗽有痰多数是呼吸道有炎症,最好化验血检验白细胞高不高,如果白细胞高可使用消炎药,如果不过敏可以使用头孢等。同时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如果是怀疑支原体感染,可以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如果是病毒感染,要采取抗病毒的相应治疗;3、注意饮食:宝宝饮食要尽量清淡,不可食用太甜、太咸等食物,否则可能痰会更多,而且吃完奶或饭以后要用清水漱口,减少黏液在咽部产生的机会;4、其他情况:部分宝宝伴有喉软骨软,即喉软骨发育不良,所以在咳嗽时呼噜声更明显,需要及时添加维生素D,足月的宝宝15天即可添加,如果早产的宝宝,1周即可以添加。经过多方面的治疗,有利于宝宝咳嗽及呼呼的声音尽早消退。
    2023-07-31
  • 儿童期肥胖比成人肥胖会引起什么问题(视频)

    儿童期肥胖比成人肥胖会引起什么问题
    儿童时期的肥胖和成人相比危害更多,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会有生长激素的分泌,尤其是在晚间,儿童睡着后会有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肥胖的儿童受体内血糖和氨基酸的影响,分泌高峰延迟。在早期,肥胖儿童的身高较高,又高又胖,但是经过青春期的发育,在18-20岁时,身高可能不及同龄人。在儿童时期比较肥胖,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如果和别的儿童一起玩,可能会被嘲笑,所以多数肥胖儿童会有比较自卑、胆怯、孤独的性格取向,对儿童心理的发育有一定影响。肥胖的儿童长大以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正常儿童高,容易发生脑梗、脑出血以及心脏的问题。所以儿童时期的肥胖更应该受到重视和干预。
    2023-08-01
  • 儿童细菌性腮腺炎需要输液吗(视频)

    儿童细菌性腮腺炎需要输液吗
    儿童细菌性腮腺炎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使用抗生素的形式需要根据儿童的感染程度、年龄、一般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医生认为感染较重或儿童抵抗力偏低,可能会建议静脉输入抗生素。如果儿童感染较轻或抵抗力较强,可能建议口服抗生素。而抗生素是一种处方药,把控非常严格,通常在药店不能购买,所以如果需要静脉输液时,建议遵从医嘱。
    2023-08-01
  • 小孩腮腺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视频)

    小孩腮腺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
    孩子腮腺炎反复发作常见于细菌性、化脓性腮腺炎,通常情况下腮腺炎可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细菌性腮腺炎。如果孩子腮腺炎反复发作且不伴有其他身体不适,仅表现为腮腺导管发红、发肿等局部炎症,在验血时白细胞多数情况下较高,则提示为细菌感染。多数由于口腔细菌逆行进入腮腺,在腮腺导管处造成阻塞,从而引起腮腺炎发生。此类细菌性腮腺炎不易根治且易反复发作,但不会造成传染。流行性腮腺炎是传染病范围内可在孩子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可以导致孩子腮腺、颌下腺等腺体肿大,还可能导致胰腺、男孩睾丸等腺体部分发炎。感染病毒后,孩子全身所有腺体均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病变。但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感染一次后终生免疫,不会再出现二次感染患病的情况。部分孩子尽管也属于病毒性腮腺炎且血象不高,但不是由腮腺炎病毒而是其他病毒引起,此类情况与孩子自身免疫功能低具有一定关系。
    2023-08-01
  • 婴儿为何看着天花板笑(视频)

    婴儿为何看着天花板笑
    婴儿注视天花板发笑的表情实际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特有时间段的表情,多发生于2个月左右。宝宝出生1个月左右时,除睡眠外便是吸奶和吞咽等动作,此时面部肌肉发育不完善,没有过多表情。2个多月时宝宝觉醒时间逐渐增加,面部表情也随之增多,当宝宝躺在床上时面部向上正对天花板,可能会出现情不自禁发笑现象。此时发笑属于无意识动作而非主动,当家长逗笑宝宝时反而不会发笑,但宝宝独自注视天花板时便可能出现发笑动作,属于发育年龄阶段该有的面部表情。宝宝真正有意识主动发笑是在4个月左右,此时家长逗笑宝宝时便可出现发笑表情,而4个月左右时家长可竖抱宝宝,宝宝眼镜也可注视家长,在逗乐时宝宝会出现“咯咯”笑声,并且笑声较大。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