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姗

  • 轻微的抽动症能自愈吗(视频)

    轻微的抽动症能自愈吗
    轻微的抽动症可能自愈,抽动障碍中有一种类型称短暂性抽动障碍,或一过性抽动障碍,抽动是短暂、一过性发作,疾病比较单纯,通常只有动作或者只有发声,一般不会发声、动作联合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自愈,不经过治疗,随着自然生长发育,脑、神经功能逐渐发育完善,可能逐渐好转。短暂性抽动障碍发作通常不会不超过1年,病人的抽动症状缓解,是抽动症的一种亚型。其它抽动症不一定能自愈,如发声与动作联合出现,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通常不容易自愈,需要进行医学干预。另外比较严重、持续、频繁的慢性化抽动症,也需要医学干预,很难自己痊愈。在抽动分类没有轻微抽动症的分类,患者疾病的轻、重,不能通常主观区分,需要根据分类,是短暂性、一过性,还是慢性、持续性,还是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分型可能预示能否自愈,以及未来是否复发等。
    2023-08-02
  • 自闭症语言障碍的表现(视频)

    自闭症语言障碍的表现
    自闭症语言障碍的表现常见于以下几种形式:1、语言理解能力受损:病人通常较难理解别人的弦外之音,如幽默的词汇、歇后语或成语等,对稍微复杂的语言环境,病人均不能够理解;2、讲话形式和内容异常:可能病人会重复别人的话,模仿一段重复的话,且语言内容比较简单、刻板,同时病人可能较难有比较长、详细的描述性语言;3、语音、语调异常:病人可能较难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表达能力,通常为比较单调平直的话语,其语音、语调、语言背景与环境不协调;4、言语的运用能力受损:病人可能会应用部分词语,但较难运用这些词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较难形象的描述事件,且病人语言显得简单、幼稚、刻板,甚至会自创特定的词语,来描述自己想要说的事情。
    2023-08-02
  • 自闭症是母亲遗传还是父亲遗传(视频)

    自闭症是母亲遗传还是父亲遗传
    自闭症并非有母亲或父亲遗传,自闭症并非是简单的单基因遗传病,属于多因素的遗传,不只与单一因素有关。而且关于自闭症的发生,目前病因尚未清楚,其应该是一个多因素疾病,可能不仅与某一个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遗传在自闭症的发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唯一因素。除遗传外,自闭症还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脑的结构与功能、脑内神经生物学变化、免疫因素以及早年妈妈在孕产期的不良遭遇,如孕期病毒感染、不良射线暴露、胎儿分娩时有缺氧等因素,同样会参与到自闭症的发生之中。
    2023-08-02
  • 自闭症吃什么食物最好(视频)

    自闭症吃什么食物最好
    临床上没有发现食物与自闭症病情的联系,以及食物对自闭症恢复有利或不利。因为自闭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与基因和遗传有关,食物不能改变上述因素。在食物方面建议均衡膳食即可,因为自闭症患者行为重复、单调、刻板、兴趣狭窄,可能只喜欢某些东西,只喜欢某些食物,会使营养不均衡。不管是自闭症患者,还是普通人群都需要膳食纤维均衡摄入,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比较好,对于自闭症的孩子也是如此。在饮食上建议尽可能保证食物多样性,尤其高热量、高油、高盐食物要减少,因为会对人体负荷过重,可以引起代谢问题。部分自闭症患者可能需要辅助药物,在药物使用背景下如果再摄入高油、高盐、高脂食物,会出现代谢问题,比如高体重、高脂血症、高血糖。
    2023-08-02
  • 精神发育迟滞属于什么障碍(视频)

    精神发育迟滞属于什么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属于精神障碍,在精神障碍的分类里是一个独立的章节。精神障碍有4种亚型,包括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以智力的水平区分,智力水平越高,患病程度越轻。 精神障碍本身是一种脑部智能发育的问题,比同龄人发育的要慢要差,对智能、学习,日常的自我照料,社会的融入有影响,同时还会发一些精神症状,因此疾病分类归到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后续的治疗,可能要训练和针对精神障碍对症治疗。
    2023-08-02
  • 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视频)

    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
    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程度有关,通常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种情况,严重程度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基本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育:发育比同龄孩子缓慢,轻度的孩子可能在幼儿期发现比别的孩子发育缓慢,而重度的孩子可能出生时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2、语言:语言问题,轻度的孩子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可能不准确、不形象、不丰富,对别人讲话理解也不充分,但可以表达自己基本的意思。重度的孩子,几乎没有语言功能,只能通过喊、叫、哭等原始的方式表达自己,也不能理解别人;3、学业:轻度的孩子可以通过努力勉强完成小学教育,但学习有困难、较缓慢,通常出现不及格的情况。重度的孩子没有学习能力,不能够适应普通的小学教育;4、生活自理:如吃饭、穿衣、如厕等,轻度的孩子通过训练可以自理,如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等。重度的孩子不能完成上述行为,完全需要别人照顾;5、社会适应方面:轻度的孩子经过培训可以掌握简单、重复性操作工种,不能从事技术性工种,可以有部分社会功能,可以独立生存在世界上。重度的孩子不能够有社会技能,经过培训也不能掌握工作技巧,终身都需要在别人完全的照顾下才能生活下去。
    2023-08-02
  • 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视频)

    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要明确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抑郁或者老年退行性变导致,常见原因与治疗如下:一、抑郁:抑郁治愈后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会好转,治疗抑郁要根据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表现特点、起病诱因等制定方案,通常有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1、非药物干预,可能会选择改变环境,对于压力源进行管理,必要时建议做心理治疗,通过上述治疗手段后抑郁可能会好转,甚至痊愈。抑郁好转、痊愈后抑郁导致的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会消失;2、药物干预,如果患者通过非药物干预效果不好,或者较难获得非药物治疗的条件,可能需要合并药物治疗,如应用抗抑郁药物。二、退行性病变:如痴呆,这时要进行抗痴呆治疗,才能够使情况逐渐好转。所以不能通过症状探索应该怎么办,而是应该明确症状背后的原因,以及病理改变,做出临床决策,再选择应对措施。
    2023-08-03
  • 很烦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视频)

    很烦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
    较烦躁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应尽快就医,请专科医生判断是否属于病理现象。因为患者较多时候描述情绪控制感时主观性较强,需具体观察是否为普通的苦恼、不愉快,还是属于病理表现。若为病理表现,常规进行调解、劝说、休息作用均较小,并不能够使情况扭转,需按医学手段管理。比如观察是否存在焦虑、躁狂、轻躁狂、创伤性情感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等,此类症状均需做医学判断。判断后若属于疾病状况,需遵医嘱,即配合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若确诊为抑郁,需按抗抑郁治疗,比如服药、进行体育运动、心理治疗等,还可以放松目前工作节奏,去郊游、踏青、与朋友倾诉等。若并非疾病状况,仅属于暂时性情绪低潮或低谷,可以尝试增加生活调剂,比如放缓压力,避免过于紧张学业、工作。还可以休假、与朋友倾诉,做一些喜欢、有兴趣、能够投入的事情,便可以使症状获得较好改善。
    2023-08-03
  • 引起忧郁的原因(视频)

    引起忧郁的原因
    引起忧郁的原因,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没有找到抑郁或者忧郁的病因,哪些因素与抑郁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还没有找到。但是有假说可以解释此疾病,或者哪些因素更容易发生此问题。1、遗传:发现抑郁症病人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还发现抑郁的发作其实呈家族聚居性,所以提示遗传可能是较为重要的因素;2、环境因素:比如妈妈在怀孕时是否有过重大的精神刺激,是否有过感染,是否使用过药物,是否暴露到某种辐射的情况下。还有孩子出生以后,是否有童年创伤、儿童虐待问题,以及后来是否遇到不良的生活事件,持续压力、应激,还有重大损失等;3、其他因素:可能与神经递质代谢有关,中枢性神经递质,比如5-羟色胺、去甲状腺素代谢紊乱。还有可能与脑结构、功能,还有神经递质生理变化异常有关系。
    2023-08-03
  • 抑郁症复发会更严重吗,复发应该怎么办(视频)

    抑郁症复发会更严重吗,复发应该怎么办
    抑郁症复发可能并不会更严重,和之前一样,也可能更严重,没有证据证明每次复发会更严重。但从临床治疗来讲,抑郁症反复可能会使治疗难度增加,之前有用的方案,可能效果不是很好。但并不是复发后的症状一定会加重,有可能病人每次的复发症状都一样,没有加重,也可能病人的复发症状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治,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不管是否严重,都会使治疗的手段,治疗的时间发生变化。复发对病人的生活质量、病情控制均不理想,还是建议应该按照医嘱要求,认真治疗,严格按照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的全病程治疗,尽量减少复发的概率,减少后续服药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将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大脑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小,使病人获得较大的收益。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