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辉

  • 癌症患者可以吃豆类吗(视频)

    癌症患者可以吃豆类吗
    癌症患者可以食用豆类食物,尤其经过全身治疗的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相对于下降,要较注重饮食和营养的均衡。推荐摄入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包括鱼、虾、肉、蛋,此外还包括脂类、糖类、纤维素、维生素。豆类食品里可能也有相应的氨基酸、维生素,都可作为营养素进行相应补充,所以患者也可以正常食用。部分妇科肿瘤患者如乳腺癌患者,认为疾病与激素或者内分泌紊乱、失衡有一定相关性,不可食用豆类食物,因为豆类食物含有相关激素。实际上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豆类含有的主要是植物性激素,与体内动物性的激素紊乱有相应差别,而植物性激素对机体的肿瘤发生并没有绝对相关性。此外正常饮食要尽量适量均衡,既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
    2023-08-03
  • 癌症切除了还会复发吗(视频)

    癌症切除了还会复发吗
    如果癌症已经在早期被切除,实际上有一些肿瘤还是会有复发的风险,要根据不同的肿瘤,以及肿瘤被早期发现、早期切除之后,具体的病理分期,以及后续整个肿瘤病理上的具体特征,来共同决定这个癌症是否会复发。1、可能不会复发:有一些非常早期的疾病,比如原位癌,或者是相对的这种未浸润的癌症,可能经过根治性手术,术后就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2、可能会复发:也有一些浸润型的癌症,可能在切除时,并不是很早期,可能是在二期、三期,当然也有一些一期的病人。这种情况下,虽然经过了根治性手术,但是术后的病理可能提示存在一些复发的危险因素,可能要在术后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的策略。但是对于这些辅助治疗的病人,也并不一定就能够完全地预防疾病不复发。也有一些肿瘤,可能本身分化程度相对比较差,是低分化肿瘤,或者本身恶性程度相对比较高,这些病人在术后可能会存在高复发的风险因素。实际上,在手术之后,还是建议病人进行一个定期随访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后续要及早地给予根治性处理,以及及早地给予全身的系统性对症治疗。
    2023-08-03
  • 癌症晚期头昏原因(视频)

    癌症晚期头昏原因
    癌症晚期病人出现头晕,具体的原因,考虑有下面几方面:1、癌症累及头部:有一些癌症晚期的病人,可能伴有相应的一些头部累及,比如脑转移或者脑膜转移,转移病灶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可能主要还是进行影像学的核磁或者CT检查,来进一步明确;2、血压波动:还有相对比较常见的原因,比如有些癌症晚期的病人,同时伴有一些血压波动,比如高血压、低血压,可能也会出现这种头晕、乏力的症状。临床上,注意监测血压,然后通过综合评估,来判断具体原因;3、肿瘤负荷大:可能有一些癌症晚期病人的肿瘤负荷也相对比较大,随着疾病进展,对体力的一个消耗状态以及可能体内会存在一些肿瘤性失血,或者慢性失血,或者肿瘤性的贫血发生。当病人出现贫血时,可能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这些症状也都会相继会出现。当然,除了上述一些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有肿瘤相关的,也有治疗相关的因素,在临床上只有明确病因之后,才能给予针对性地对症支持治疗,改善病人的症状。
    2023-08-03
  • 恶性淋巴瘤的症状(视频)

    恶性淋巴瘤的症状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人体淋巴造血循环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的淋巴结,临床上通常要通过病理活检加以诊断,在终末期的时候,要根据各个脏器的指标进行综合判断病人后续的生存期。 恶性淋巴瘤主要的表现如下: 1、全身性症状:比如消瘦、乏力、盗汗、发热等; 2、器官特异性病变:根据淋巴瘤起源的位置不同,症状有所不同,胃的淋巴瘤可能表现出胃部不适、消化性溃疡等,主要是晚期恶性淋巴瘤的表现,如果是终末期恶性淋巴瘤,表现可能相对比较重。如果涉及淋巴瘤侵及的器官以及各个功能脏器指标,比如肝功、肾功改变,有时可能表现为肝脏转氨酶、胆红素持续性升高,甚至在临终时可能表现肝性脑病、肾性脑病等; 3、侵袭部位症状:比如侵袭到心包,可以出现大量的心包积液,可能出现平卧困难、气喘等情况。如果侵犯到肺部,可以出现相应的肺部的胸腔积液以及肺部炎症、肺部肿瘤性病灶等,导致呼吸困难。
    2023-08-03
  • 化疗药物所致恶心与呕吐用药(视频)

    化疗药物所致恶心与呕吐用药
    化疗药物导致恶心、呕吐,需根据具体化疗方案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具体如下: 1、高致吐化疗方案:包括NK-1受体阻断剂,比如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同时联合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治疗,比如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昂丹司琼等。必要时可联合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比如地塞米松等,可更为有效地预防、治疗恶心、呕吐; 2、中度致吐化疗方案:可选择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联合胃复安或小剂量激素,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口服或者静脉给药,达到全身抗肿瘤治疗的目的,用药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消化系统毒性反应,最常见的反应是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也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对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通过合理用药能够改善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3-08-03
  • 肺部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有哪些(视频)

    肺部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有哪些
    肺部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项: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英文缩写为NSE,有时在化验单上能看到这项指标,多见于神经内分泌源性恶性肿瘤发生的情况,比如肺部的小细胞肺癌发生时,可能出现NSE比较显著的升高。一旦发现这种问题,需要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早进行肺部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可疑病灶,一旦发现要尽早完善病理诊断,明确诊断,为指导后续治疗做准备;2、其它肿瘤标志物: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等,多与鳞癌的发生有关,但不针对于肺部的鳞癌,机体内其它组织器官发生鳞癌时可能也会导致这些指标出现异常升高。如果在临床上发现上述的问题,需要注意病人是否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要结合肺部CT的影像学判断标准,评估是否有肿瘤存在,一旦发现要及早给予确诊,并指导治疗。
    2023-08-03
  •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特点(视频)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特点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涉及到分化类型为高分化,级别属于低级别的鳞状细胞癌。它的肿瘤生长相对较惰性,即肿瘤不易生长,或在整体上,癌症的进程相对较缓慢,不易发生复发、侵袭、浸润,或远处转移。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是预后相对较好的一种疾病类型,但在临床上,亦有个体化差异,故在临床上应酌情选择方案,来指导后续的治疗。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若在早期体检时发现,可以通过给予早期根治性的手术,达到治愈目的。部分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未在早期发现,在发现时,达到晚期,或局部晚期的情况,此时难以通过手术来治疗。仅能通过全身抗肿瘤治疗的方式,包括免疫治疗、化疗,或局部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来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相比早期的高分化临床细胞癌,晚期的高分化临床细胞癌,还是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情况。
    2023-08-03
  • 鳞状细胞癌抗原正常值(视频)

    鳞状细胞癌抗原正常值
    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正常参考范围,一般检测单位定在≤1.5μg/ml。作为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项目,其检测正常的情况,受不同单位所应用的检测试剂盒的差别,以及检测单位所在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环境的影响,其正常参考范围可相应有所波动。所以正常在临床上进行指标判读时,需以当地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根据其正常值设定的范围,明确鳞状细胞癌抗原指标升高与否。如果该指标异常升高,多与体内有鳞癌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绝对。故针对该指标异常升高,主要结合病人的临床病史和临床表现,从而针对性的完成相关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除肿瘤方面外,感染、炎症,也可导致指标出现波动。在临床上遇到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和判断。
    2023-08-03
  •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是什么意思(视频)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是什么意思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指病理上的一个概念,病理类型上属于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形成的癌变。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可以在多个组织器官上,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口腔咽喉部鳞癌、肺鳞癌、食道鳞癌、泌尿生殖系统鳞癌等。鳞状细胞癌由于细胞恶性程度、活跃程度不同,在病理角度也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程度较低,肿瘤不易复发、转移、生长,所以如果早期发现,疾病可能得以根治。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更高,肿瘤细胞较活跃,容易在早期发生侵袭、浸润、远处转移而形成晚期疾病。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病理类型是基于高分化和低分化之间的一种形态,所以临床上要结合实际问题来选择治疗策略以及后续的预后评价。
    2023-08-03
  • 食道鳞状细胞癌活多久(视频)

    食道鳞状细胞癌活多久
    食管鳞状细胞癌属于病理上的概念,单纯通过概念难以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的具体生存期。对于早期鳞癌,如黏膜层内鳞癌,可通过手术直接达到根治目的,帮助患者长期生存。对于局部晚期鳞状细胞癌,有时通过手术治疗,术后再结合辅助治疗的策略,患者的生存期可能也能达到2-3年,甚至更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晚期食道鳞癌失去局部治疗的机会,需要以全身治疗为主,预后可能相对较差,生存期可能在1年左右。但目前随着新药的问世,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可能也会进一步延长。临床上还有诸多因素能够影响到生存期,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级别高低,相比于低分化的鳞癌而言,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会更长。由于肿瘤细胞相对属于比较惰性状态,不容易出现生长、转移、复发的情况。对于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较为活跃,容易发生疾病的进展,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情况。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