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梅

  • 风寒咳嗽吃什么药(视频)

    风寒咳嗽吃什么药
    风寒咳嗽常用经典丸剂药有通宣理肺丸和三拗片,最常用的治疗方剂有麻黄汤、小青龙汤等等,而最常用的中药材有...
    2023-09-25
  • 风热感冒吃什么药(视频)

    风热感冒吃什么药
    治疗风热感冒的药非常多,常见的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柴银口服液、银黄口服液等。临床常用的经典中药方剂...
    2023-09-27
  • 感冒半夜咳嗽严重怎么缓解(视频)

    感冒半夜咳嗽严重怎么缓解
    感冒后咳嗽多见于咽喉支气管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不断分泌痰液。白天可以随时排痰,夜间支气管仍然在分泌痰液,引起咳嗽反射影响睡眠,建议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必要时联合镇咳药,效果相对较好。如复方甘草口服液,是中药甘草提取制作所得,可起到止咳化痰、镇咳的作用。其次,枇杷止咳露、复方鲜竹沥液也可起到治疗作用,需根据患者舌脉症状特点,请医生判断指导应用。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肺栓塞的发病原因(视频)

    肺栓塞的发病原因
    肺栓塞是由于血栓阻塞在肺动脉的一支或几支引起肺栓塞样病变,常见原因如下: 1、血流瘀滞:如长期卧床、坐长途飞机,下肢长期处于同一姿势,血液循环发生瘀滞,导致腿部血栓形成,顺着静脉循环进入肺脏形成血栓; 2、血管壁内膜损伤:常见于骨折、深静脉穿刺、外伤患者,血管内膜一旦刺伤,自身血小板、凝血因子会在伤口处大量聚集修复形成血栓,血栓随着静脉回流通过心脏到达肺脏,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3、高凝状态:常见于糖尿病、肾病、口服避孕药的患者,其身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凝血、形成血栓,阻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2023-07-30
  • 哮喘持续状态是怎么回事(视频)

    哮喘持续状态是怎么回事
    哮喘持续状态指哮喘大发作,常因吸入过多过敏原或感冒、发烧、劳累所致,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气喘、胸闷、呼吸急促,发作几小时后出现大汗淋漓、张口抬肩、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双肺满布气管哮鸣音。部分患者哮喘发作持续超过24小时,出现血压降低甚至意识模糊。如哮喘发作持续不能够缓解,一定及时就医,尽快到急诊进行抢救治疗,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2023-07-30
  • 妊娠合并哮喘怎么调理(视频)

    妊娠合并哮喘怎么调理
    妊娠期妇女哮喘发作可导致胎儿大脑缺氧,严重者需考虑是否终止妊娠,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哮喘发作,一旦哮喘发作建议积极用药治疗。治疗哮喘的药物较多,如孟鲁司特,不良反应、副反应较少;短期应用氨茶碱、激素类药物、沙丁胺醇等扩张支气管药物,对妊娠无明显影响。一旦孕妇发生哮喘,建议及早到医院治疗,以免哮喘大发作的发生。
    2023-07-30
  • 怎样预防运动性哮喘(视频)

    怎样预防运动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的预防方法如下: 1、避免剧烈运动,尤其冬季空气寒冷,剧烈运动易吸入寒冷空气,易刺激呼吸道发生哮喘; 2、适当使用药物,在运动前吸入药物或口服氨茶碱,使气道舒展,减少气道痉挛、气道高反应性,可以减轻运动哮喘的发作。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可以作为运动性哮喘的预防治疗,减轻哮喘的发作。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哮喘怎样治疗(视频)

    哮喘怎样治疗
    哮喘的治疗方法如下: 1、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吸入剂、氨茶碱缓释片,可缓解气道痉挛; 2、激素类药物:哮喘大发作时使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甲强龙、泼尼松龙等,能够减轻支气管炎症、充血、水肿,改善哮喘状态; 3、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开瑞坦、孟鲁司特; 4、中医中药:根据疾病所处时期,以及寒热虚实、舌脉症状等,辨证治疗哮喘。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哮喘一定要用激素吗(视频)

    哮喘一定要用激素吗
    哮喘发作是否需要使用激素与病情有关。年轻患者、轻度哮喘发作,仅在过敏季节、感冒后发作者,仅需对症治疗,使用平喘药物如氨茶碱、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服用抗过敏药物,完全能够控制病情。 部分患者通过辨证寒热虚实使用中药,也能控制病情。但反复发作的哮喘,尤其老年患者免疫力极低,当其它药物治疗无效时,必须使用激素治疗。
    2023-07-30
  • 哮喘需要急救吗(视频)

    哮喘需要急救吗
    哮喘大发作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如著名歌唱家邓丽君是因哮喘发作而去世。哮喘大发作表现为张口抬肩、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气喘,需立即拨打120,送患者至医院急诊室进行输液、吸氧、抢救治疗,尽快控制哮喘发作症状。一旦哮喘发作时间过长,体内严重缺氧易发生危险事件,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诱发哮喘发作。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