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军琴

  • 月经量少喝益母草颗粒管用吗(视频)

    月经量少喝益母草颗粒管用吗
    益母草颗粒可治疗月经偏少,益母草可起到养血活血的作用。月经量少从中医角度分为虚证和实证,虚证属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胞宫、胞脉处于不足的状态,所以月经量少。实证属于寒凝或肝郁气滞、湿热郁结、痰湿阻滞,导致胞宫、胞脉、胞络淤阻不通,出现月经量少。一定要区别患者的月经量少属于实证还是属于虚证,益母草可以起到养血活血、通经止痛的作用,所以主要还是针对实证导致的月经量少。如果月经量少同时有血块、痛经症状,甚至怕冷、手脚冰凉,可适当应用益母草,通过养血活血的作用,将胞宫、胞脉、胞络疏通,达到散结止痛的作用。
    2023-08-02
  • 孕妇出汗出的比较厉害什么原因(音频)

    孕妇出汗出的比较厉害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孕妇出汗出的比较厉害,多数见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气虚,另一个是阴虚。从中医的角度气有收敛的作用,汗是体内的一种津液,正常情况下气能够固护在身体里,如果由于气虚,固摄收涩的能力不够,汗就会从毛孔排出,所以液随气脱,气虚的时候不能够收涩、固涩了,就会排出去。气虚实际上从中医的角度就是指的脾虚,因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由于脾虚,气血生化不足就会出现气虚。气虚不能固涩汗液,就会出现多汗。\n还有一类就是阴虚,因为怀孕后孕妇体内的血要下注到子宫来养胞胎,随之身体其他部位就会出现相对阴血不足的状态,从阴阳平衡的角度,孕妇多数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也会出现出汗较多。因此孕妇出汗多跟气虚、阴虚有关系。
  • 子宫虚寒的中药方有哪些(音频)

    子宫虚寒的中药方有哪些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子宫虚寒的中药方有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肾气丸、鹿胎膏等,因为子宫虚寒实际上是一种民间的说法,把子宫的当做一个房子,形容房子比较寒冷。从中医的角度子宫虚寒实际上是指脾阳不足、肾阳不足、脾肾阳虚,具体到临床治疗,要看患者是偏重于脾阳不足,还是肾阳不足、脾肾阳虚两者均有。一般脾阳不足的表现主要是纳少、完谷不化、便溏,以及排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乏力、怕冷等症状,可以吃理中丸。如果阳虚明显,可以用附子理中丸。\n对于肾阳不足,会出现形寒、怕冷、手脚冰凉、五更泄泻,也就是到凌晨就想解大便,且便稀、便溏,阳虚的症状会更进一步,用经典方右归丸、桂附地黄丸、肾气丸、金匮肾气丸都可以,具体到女性,如果偏于脾肾阳虚,还可以用鹿胎膏等。所以对于不同的患者来讲,子宫虚寒要看究竟偏重于脾阳不足,还是肾阳不足,根据所偏重不足的方面,采取不同的药物来治疗。
  • 怀孕后脉象和之前有什么不同(音频)

    怀孕后脉象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怀孕以后的脉象和之前相对比要偏滑,从脉学的角度,把怀孕的脉象称之为滑脉。滑脉的概念或者是手在触摸后的感觉叫如珠走盘,就好比有一串一串的珠子从手底滑过去的感觉。它并不是固定应指,表现非常滑利走窜,也不像脉搏正常跳动时一上一下非常应指,而是像珠子从手底下滑过去的感觉,称之为滑脉。\n滑脉多见于体内有痰湿、有食积的患者,以及怀孕以后的脉象,前两种实际上是病态的脉象,而怀孕后的滑脉是正常的脉象。如果育龄期的妇女平素月经规律,出现月经较以往延迟或者后错,号脉又出现滑利走窜的滑脉,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怀孕了,可以做相应的检查,查尿HCG或者查血HCG来明确诊断。因此,怀孕的脉象和之前正常情况相比,会出现比较滑利的如珠走盘的滑脉。
  • 子宫下垂按摩手法是什么(音频)

    子宫下垂按摩手法是什么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子宫下垂的按摩手法,以顺时针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为主。因为子宫下垂,从中医的角度讲属于中气下陷,就是气虚的表现,所以要通过补脾经的健脾穴位来提升身体的功能,常见的是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穴。\n通常是以顺时针的方向,按摩100-200次都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讲,顺时针是以补为主,逆时针是以泻为主。除了手法按摩这三个穴位以外,另外要做缩阴提肛的动作,来锻炼局部的肌肉,也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主要是防止子宫继续下垂,同时起治疗作用。
  • 宫颈息肉艾灸哪个部位(音频)

    宫颈息肉艾灸哪个部位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宫颈息肉不推荐艾灸,因为息肉的形成主要是炎症反应。宫颈息肉属于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局部细胞活跃增生,形成的息肉样表现。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多数是属于湿热下注型。\n艾灸的适应范围主要是针对寒证,就属于阳虚,像脾肾阳虚或者属于外感的寒证,起到温通、散寒、止痛的作用。从发病机制来讲,并不太符合对息肉的治疗,所以对于宫颈息肉通常可以使用中药外敷或者口服,艾灸并不太适合宫颈息肉的治疗,也不推荐。
  • 孕妇气血不足如何食补(音频)

    孕妇气血不足如何食补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孕妇气血不足的食补方法如下:\n第一、采用药食同源的食材,比如大枣、阿胶、动物肝脏,还有血制品,像鸡血、鸭血、猪血等血豆腐制品,也可以通过炒菜、煲汤的方式。\n第二、可以通过药物进行煲汤,像党参、黄芪、人参,或者是西洋参等补气药,配合当归、熟地等补血药,也就是补气和补血的两种药材一起加入煲汤。可以通过补气、养血的药物,纠正气血不足。\n因为气和血之间的关系,从中医的角度是互根互用的关系,也就是气能够生血,同时血作为一种载体能够承载气,让气发挥生理功能。一般补气、养血往往是补气和养血的药物同时使用,剂量是以2:1为主,也就是补气药物的剂量要两倍于补血药物的剂量。如果食疗的方式不能够纠正患者气血不足的状态,最好找专业的医生开具汤药进行调理。
  • 经期能喝藿香正气液吗(音频)

    经期能喝藿香正气液吗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经期可以喝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主要是祛风散寒或者驱散风湿,还有一类是在暑湿季节,也就是长夏季,感受暑热之邪,通常也就是所说的夏季胃肠型感冒,以发热、恶寒或者上吐下泻为主。如果经期出现相应的症状,感受风寒、风湿或者暑湿之邪,并且出现前面所说的感冒表证,同时兼有吐泻,也就是呕吐、泄泻的症状,就可以吃藿香正气液。\n另外藿香正气液,像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酒精,酒精本身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很多人本身月经量偏多或者经期延长,这时候就要注意,如果吃了藿香正气液以后月经量偏多,随时可以停药,或者症状得到改善之后就可以停药。
  • 月子后膝盖痛怎么补救(音频)

    月子后膝盖痛怎么补救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患者坐月子后膝盖痛,可以通过保暖,及时添加衣物,也可以用物理治疗的方式,像微波、艾灸,还可以口服中药进行治疗。通常月子以后膝盖痛,多数是本身体质偏虚,在生产过程当中又感受风寒之邪,产后没有得到很好的调理,或者又感受风寒之邪,会出现寒凝血瘀的症状。\n这时候保暖是第一位,同时可以用物理温热的疗法,像微波热疗或者艾灸都可以。如果这些方式调理不是很明显,也可以同时配合口服中药,用一些温经散寒、补肾的中药,可以使风寒、风湿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 产后背部发凉怎么治愈(音频)

    产后背部发凉怎么治愈
    讲解医师:何军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
    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盆冰,经过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对于产妇是耗气伤津的过程。从中医的角度,气属于阳,气在耗散的过程当中,势必会影响阳气,也就是会导致阳气耗散,会出现全身怕冷的症状,出现畏寒,尤其像背部发凉的症状。产后背部发凉首先要注意保暖,其次可以用物理治疗的方式,另外也可以口服中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n1、保暖。\n2、物理治疗:可以应用物理理疗的方式,像微波热疗,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应用艾灸的方式,起到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n3、口服中药:可以使体内的寒气,通过温经散寒、袪风祛湿、解表的中药,起到去除疾病的作用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