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常乐

  • 整天想睡觉什么原因(视频)

    整天想睡觉什么原因
    整天想睡觉的原因为复杂和多方面的,有的人白天特别困倦、疲劳,有可能是心境障碍的表现,疲劳没精神、发困,但有人困又睡不着觉,需要考虑有没有心境障碍问题。还有些人白天困倦、睡眠多,可能是睡眠节律紊乱造成,夜里不睡,从凌晨开始睡眠向后延迟,总的睡眠时间并不短,但昼夜节律颠倒,这也是睡眠紊乱问题。 还有的人白天困倦,有很强的睡意,可能是其它睡眠障碍相关疾病,比如发作性睡病,还有克莱恩-莱文综合征等罕见病,都有可能都会出现白天觉得特别困、没精神等症状。具体是不是严重的疾病还是其它问题,就需要放在整体精神状态的表现中观察,结合其它症状,看看是不是符合精神疾病的综合征,再针对性处理。
    2023-08-03
  • 治疗网瘾的方法(视频)

    治疗网瘾的方法
    网瘾问题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里,ICD-11已经将其纳入到精神障碍中的诊断之一,也是在社会上引起比较大反响的事件。 、但到目前来讲,网瘾的治疗还是处在探索阶段。网瘾作为一种行为成瘾,具有成瘾医学各种疾病中的共同特质,包括失控、渴求和行为的戒断症状。 该病的治疗还在探索阶段,可能把成瘾医学中的治疗手段引入到对网瘾的控制中,如果出现情绪问题,可以应用改善情绪的药物。行为问题可以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像动机强化治疗等,都在探索的过程中。
    2023-08-03
  •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视频)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类型之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情绪的不稳定,还有行为的冲动性。另外,患者对环境认知的敌对、鲁莽的行为,可能会出现违反常规的、给自己造成麻烦的行为。所以边缘型人格障碍会给他人或者自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尤其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平时情绪也不稳定,有些人可能会有空虚感,情绪得不到良性宣泄的途径,也没有特别好的人际环境给予一定的社会支持,所以情绪控制是个很大的问题。在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进行干预时,适当的心理干预行为治疗是必要的。如果患者持续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可以使用辅助情绪稳定剂;如果突然出现兴奋和冲动还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2023-08-03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怎么治疗(视频)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怎么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一类,主要特征是对他人权利的广泛漠视或者侵害。患者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往往会存在品行障碍,成年后可能诊断转归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在社会上往往会出现违法或者犯罪行为,治疗比较困难,因为患者的人格形成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塑形因素的共同作用,到成年时人格已经固化,就像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如果患者人格发育异常偏离一旦成型,改变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也可以进行一定干预,但可能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共同关注,包括对患者行为的校正。如果患者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导致激惹攻击性异常情绪,可以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者情绪稳定剂,让其情绪趋于稳定。总体来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能比较困难。
    2023-08-03
  •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回事(视频)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回事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类型之一,此类人对社会环境有种紧张不安的感觉,所以会尽可能地回避出现在此环境中。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对环境抱有一种怀疑和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在社会环境中紧张不安,所以一般都是独来独往、独自开展工作。在环境中患者可能显得很自卑,由于自己社交能力的缺失会有一种自卑感或者无用感。 患者也可能对环境中的认可,就是对环境对他的评价和认可,也显得特别敏感,患者需要被承认、被接受,但在需求的同时又对环境抱有很大的距离感。患者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恐怖症有些相似之处,治疗也可以采取和社交恐怖症共同的治疗措施,比如支持治疗、社交能力训练,对增强社交的自信心有一定帮助。
    2023-08-03
  • 社交恐惧症如何自愈(视频)

    社交恐惧症如何自愈
    教科书上并没有提出社交恐惧症为自限性疾病,不干预会自己能好,并不是自己能好,而是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来,从而影响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一旦明确诊断,建议尽早开始治疗,即系统药物和心理治疗。 社交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患者过分担心自己在社交过程中,或者在和别人交谈过程中出丑,会出现令他难堪的事,所以表现得紧张、焦虑。如果不干预,出现比较频繁,患者可能会出现回避行为,就是不出门,不进行社交活动。因为一旦面临上述场合,即对面站着人要交流时,患者可能会特别焦虑、紧张,所以很多社交恐惧症患者都会出现回避行为,避免遇到上述境遇。
    2023-08-03
  • 什么是社交恐惧(视频)

    什么是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是恐怖性神经症中的一类,恐惧症分为广场恐怖、社交恐怖。广场恐怖是指对特定社会环境的恐怖,从而极力回避,担心在这过程中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还有一类就是社交恐怖,社交恐怖是指对人际交往的恐惧,患者往往极力回避社交环境,在直接的人际接触的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甚至出现躯体症状,比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有的患者是在一对一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脸红、目光不敢直视、担心遇到熟悉的人、不敢和异性接触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还有部分患者是特定恐怖,属于另外一种类型,也属于社交恐怖表现。
    2023-08-03
  • 孤独症症状(视频)

    孤独症症状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儿童精神科一大类病,是广泛发育障碍中的一种。孤独症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交往障碍:这些孩子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比较严重的患儿和周围的人,包括亲人情感的交流,甚至目光交流都很少,几乎没有; 2、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说话少,语言技能不发展,很沉默;组词造句能力有问题,这也影响到患儿的社交水平; 3、单调和刻板行为:一般患儿的兴趣非常局限,感兴趣的东西和别的孩子可能不太一样,玩具可能很单调,比如圆的或者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无生命力东西;患儿会重复刻板地进行动作,让人很难理解,但自身却沉醉在这个过程中。 一般孤独症孩子的诊断年龄可能从两岁半开始,因为之后很多孩子的社会技能、语言技能逐步在发育、发展,但孤独症孩子这方面不发展,这就是孤独症谱系障碍。
    2023-08-03
  • 老年精神病发病原因(视频)

    老年精神病发病原因
    精神病的概念比较模糊,现在不强调病的说法,更多的叫做精神障碍。老年期发生的精神障碍种类比较多,有的是年轻时已经发作的疾病延续到老年,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也有可能是老年期首次发作,比如抑郁障碍,老年期首次发作的一般被称为老年期抑郁,但没有病,即没有单独的诊断,而只是一个临床现象;老年期还可能会出现年轻时很少发作的问题,比如与脑功能退化相关的障碍,比如认知障碍、痴呆等。 该病病因学机制比较复杂,包括易患因素、生物源性因素或者社会环境因素,精神科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所以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原因很复杂,如果像分裂症或者双相障碍的病因机制复杂,现在还不清楚,如果是和脑功能退化相关的问题则称为器质性精神障碍,从症状上可能表现为认知症状,片段精神病性或者情绪症状,还有可能出现人格改变,也和其它疾病不太一样。所以老年期精神病是个很宽泛的概念,还要看具体症状表现,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2023-08-03
  • 治疗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方法(视频)

    治疗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方法
    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因为偏执型精神障碍主要特点表现为患者的妄想比较固化,而且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妄想和超价观念。由于患者也没有自制力,对自身疾病没有认识和判断能力,所以也不会主动就医,对治疗的依从性也比较差,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患者发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现实困难、困扰,可能还来找医生,这时对患者的治疗,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另外,对患者疾病的症状,很难通过心理校正和说服使其同意医生的观点,所以这时往往以循序渐进,以失眠、焦虑等症状作为切入点进行干预。患者有时会出现妄想性思维,导致情绪不稳定,所以这时可以选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仅仅能控制精神症状,还能稳定情绪,所以偏执型精神障碍的治疗比较困难,而且可能是个长期的过程。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