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梅

  • 胃疼一定要做胃镜吗(视频)

    胃疼一定要做胃镜吗
    胃疼不一定做胃镜检查,根据病情由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做胃镜。胃痛有多种原因,如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都可以引起胃痛。如果怀疑有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的情况下,一定要做胃镜检查。 但有些情况下,如胃痉挛、急性胃炎,不一定立刻急诊做胃镜,有可能在给予对症处理或经过休息、饮食调节以后,症状能够改善,在后续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现病情反复,此时不一定做胃镜检查。但是否需要做胃镜,建议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
    2023-08-02
  • 胃寒湿热时会有什么症状(音频)

    胃寒湿热时会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寒湿热会出现胃部发凉、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症状,胃寒湿热是中医对胃部症状的一种描述,患者主要症状就是胃脘冷痛,甚至感觉胃内有寒气出现。胃寒湿热大多数是由于饮食不当而引起,尤其在吃了寒凉食物时,比如冷饮、寒性水果等,症状会更加明显。\n胃本身喜热怕凉,经常处于寒凉状态下,胃壁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胃蠕动功能也会受损。由于胃动力不足,胃内食物会长时间滞留,而出现消化不良。伴随胃寒湿热持续存在,人体还会逐渐出现食欲下降、食欲不振等表现。胃寒湿热的人在平时饮食,应多吃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比如羊肉、鱼肉、牛奶等,以帮助提高脾胃功能,去除胃内湿气。
  • 胃疼恶心艾灸哪里(音频)

    胃疼恶心艾灸哪里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痛、恶心可以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具体见于以下方面:\n1、神阙位于腹部中央,也被称之为肚脐,对这个部位进行艾灸不仅可以培元固本,同时还可以和胃理肠,因此对于胃部疼痛、恶心、呕吐具有调节作用。\n2、关元在肚脐之下三寸左右,这个穴位是小肠之气聚结的地方,对关元进行艾灸可以达到全身保健和强壮的作用,不仅对于胃部引起的疼痛、恶心具有调节作用,同时还可以调理妇科疾病。\n3、气海是在神阙和关元之间,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就是温阳益气、培元补虚,适当艾灸能够改善人体体质,减少细菌、病毒对消化系统造成的侵犯。\n4、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左右,这个穴位是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方面的疾病,不仅可以促进肠胃动力恢复,同时还可以减轻胃部疼痛、恶心等症状。\n5、部分人出现胃痛、恶心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在艾灸时可以适当对脾俞、胃俞进行艾灸,这两个穴位可以提高脾脏和胃的功能,在脾胃功能得到改善后,不仅恶心、呕吐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人体免疫力也会增加。
  • 吃调理身体的中药对胃病有损伤吗(音频)

    吃调理身体的中药对胃病有损伤吗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吃调理身体的中药对胃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在出现身体不适时,不少人会通过中药的方法对身体进行调理,但是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药物,即使是中药,也会对胃部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有一部分的中药之中本身就有一定的毒性,比如蜈蚣、蝎子等,这些药物中毒性长时间的存在,就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性,尤其是本身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还会因此导致病情加重。\n一些中药虽然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确实属于大寒、大热的药物,比如黄连、连翘、蒲公英,这一类药物在服用后会导致脾胃虚寒,一旦脾胃功能受损,就会诱发疾病加重。在吃调理身体的中药时,除了需要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之外,同时不可以长期久服,而应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导致胃病加重。
  • 治疗胃热口臭的中药(音频)

    治疗胃热口臭的中药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治疗胃热、口臭的中药有枳实、大黄、焦麦芽、鸡内金等,胃热大多数是由于饮食不节导致的,比如经常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不仅会影响到肠胃的功能,同时还会导致肝郁化火,因此而形成口臭。有胃热、口臭现象的人,在治疗上可以使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枳实是一种微寒性的中药,这种药物不仅可以提高脾胃功能,同时还具有破气消积、行痰除痞的作用,因此可以帮助改善胃热、口臭症状。\n部分人在出现胃热、口臭的同时还会伴随有口臭现象,可以使用大黄进行治疗,大黄是一种寒凉性质的中药,这种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痈、泻热通便的作用,对胃热、口臭有不错治疗效果。胃热的患者同时伴有消化不良现象时,可以使用焦麦芽治疗,焦麦芽比较平和,具有强大的消食作用,并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对于小儿也可以使用。鸡内金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消食积、止遗尿、化结石的作用,将鸡内金用温水服用不仅可以健胃消食,同时可以帮助调节胃热、口臭的症状。
  • 按摩哪里可以尽快解便(音频)

    按摩哪里可以尽快解便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按摩左下腹部以及支沟穴、大肠俞、上巨虚、天枢穴等穴位,可以尽快解便。出现不解大便大多数是由于直肠蠕动相对缓慢引起的,由于直肠主要是位于左下腹部,所以针对左下腹部进行按摩可以刺激直肠蠕动,促进粪便尽快排出。\n在腹部有一些穴位,对于便秘也是具有缓解作用的,支沟穴虽然位于手腕背部,但是这个穴位却具有缓解便秘、肠鸣的作用。大肠俞在第四腰椎旁边1.5寸左右,对大肠俞进行按摩能够提高大肠功能,促进大肠蠕动,因此可以达到缓解便秘作用。上巨虚属于胃经和大肠经的和穴,不仅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同时还能够促进便秘改善。天枢穴是在腹部肚脐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对天枢穴进行按摩能够提高肠道的消化功能,同时还具有理气行滞、促进肠道蠕动的功效,因此可以促进粪便的排出。
  • 脂肪肝喝什么菊花茶好(音频)

    脂肪肝喝什么菊花茶好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脂肪肝喝白菊花、野菊花茶都是比较不错的,脂肪肝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对脂肪代谢出现异常而引起的,轻微的脂肪肝可以通过日常生活饮食帮助调节,而严重的脂肪肝就应当使用保肝降酶之类的药物治疗。\n脂肪肝在平时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喝菊花茶,尤其是白菊花茶。白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经常饮用能够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提高肝脏的排毒功能,因此有助于促进脂肪肝的恢复。野菊花是比较常见的,同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对于各种口腔炎症、中暑、疖痈等都具有治疗作用,经常饮用野菊花茶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对脂肪肝有调节的作用。\n脂肪肝除了可以适当的喝菊花茶之外,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这样才有利于病情恢复。
  • 艾灸治疗肠胃炎的穴位(音频)

    艾灸治疗肠胃炎的穴位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肠胃炎可以通过对足三里、中脘、三阴交、气海艾灸改善病情,肠胃炎的出现与肠道免疫力下降、脾胃虚寒等因素有关,急性发作时主要是以消炎、镇痛药物治疗为主,对于慢性肠胃炎的患者可以通过对局部艾灸的方法进行调理。\n足三里是胃经上很重要的穴位,对足三里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提高脾胃功能,同时还可以引起胃部疼痛感。中脘位于腹部中间,这个穴位不仅是胃的募穴,同时也比较靠近位置,对中脘穴进行艾灸不仅可以减轻胃炎引起的症状,同时还具有健脾利湿、和胃降逆的作用。三阴交在人体的下腹部,对三阴交进行艾灸能够提高肠道免疫力,促进炎症的消退,气海在肚脐下1.5寸左右,对气海进行艾灸可以达到扶正固本、培元补虚、温阳益气的作用,因此有助于调节肠胃炎。
  • 健脾开胃的中药有哪些(音频)

    健脾开胃的中药有哪些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健脾开胃的中药有健胃消食片、香砂养胃丸、健脾丸、复方鸡内金片等,健胃消食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这种药物的成分是以药食两用的食材为主,主要选用具有健脾益肾的中药,比如山楂、山药。食用健胃消食片,不仅可以达到健脾开胃作用,同时还能够消除胃内积食。\n香砂养胃丸具有温胃和中、健脾益气的作用,不仅可以达到健脾开胃效果,同时还能够治疗消化不良,尤其是对于脾胃阳虚引起的胃部症状,有不错的调节作用。\n健脾丸经常用于改善脾胃虚弱现象,药物本身就具有健脾开胃效果,服用之后不仅能够促进食物消化,同时还能够改善食少便溏症状。鸡内金片是采用中药鸡内金制作而成,主要作用就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同时对于肾、胆、尿道结石,还具有治疗作用。
  • 哪种益生菌调理肠胃好(音频)

    哪种益生菌调理肠胃好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枯草杆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都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枯草杆菌是一种肠道有益菌,此种细菌能够抑制肠道中致病菌,以及条件致病菌的繁衍,同时还可以激活人体T、B淋巴细胞,提高肠道免疫能力,对肠胃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双歧杆菌可以在肠道中发酵,并且产生乳酸和醋酸,能够促进肠胃系统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提高肠胃功能,补充双歧杆菌对于腹泻和便秘都具有调节作用。\n嗜酸乳杆菌可以在小肠中释放出乳酸、乙酸,促进小肠对营养物质吸收,同时嗜酸乳杆菌还能够抑制肠道中致病微生物的繁衍。虽然肠道益生菌对于肠道功能具有调节和提高作用,但在补充时也不能够过度补充,过度补充反而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衡,不利于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