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 休克的分期(视频)

    休克的分期
    休克分为休克早期、休克中期和休克晚期。 休克早期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可出现兴奋、烦躁、呼吸浅快、心率加快、皮肤湿冷、黏膜苍白,血压轻度下降或不下降; 休克中期出现神志淡漠或昏迷、尿量减少,或合并其他器官功能损伤,血压下降可至50mmHg以下,脉压差可低于20mmHg; 休克晚期出现DIC或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大脑出现意识状态变化,变为嗜睡、浅昏迷、深昏迷的状态;心功能出现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可出现血压下降及心肌损害; 呼吸由呼吸兴奋急促转为呼吸抑制,出现血氧下降;肾功能发生损害,可出现少尿;出现肝功能损害、黄疸等。
    2023-07-30
  • 什么是多发伤(视频)

    什么是多发伤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子的作用下,引起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脏器损伤可危及生命。临床特点为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伤情严重,休克率高;伤情复杂,容易漏诊;容易感染、容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多发伤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原因,主要为休克、感染或机体的应激状态、高代谢状态所导致其他器官功能的损伤,依次表现为肺、肝、胃肠道、肾的损伤,单一脏器功能损伤死亡率可达到25%,两个脏器损伤死亡率可达到50%,三个脏器损伤死亡率可达到75%,超过四个脏器损伤,死亡率可达到100%。
    2023-07-30
  • 多发伤预后怎样(视频)

    多发伤预后怎样
    多发伤患者早期为高代谢状态和免疫功能受损的状态,易合并休克、感染及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旦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死亡率高。故多发伤患者需早期识别、早期进行抗休克治疗,若已出现脏器功能不全,应积极进行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尽量减少器官衰竭的数目。多发伤的死亡率与脏器损伤的数目相关,一个脏器功能损害,死亡率可达到25%,两个脏器功能损害,死亡率可达到50%,三个脏器功能损害,死亡率可达到75%,四个及以上脏器功能损害,死亡率可达到100%。
    2023-07-30
  • 什么是克罗恩病(视频)

    什么是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经常被称为绿色肿瘤,指目前的医疗手段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控制的一种疾病。其名称源于一位美国的病理学家,100多年前曾与他的同事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描述了克罗恩病的大致症状和病理表现,后被命名为克罗恩病。克罗恩病具体指消化道及消化道以外的一些脏器的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发烧等症状。
    2023-07-31
  • 克罗恩病的病因有哪些(视频)

    克罗恩病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尚未明确,与以下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患者的一级亲属患克罗恩病的风险远高于其他人群; 2、免疫因素:该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自身免疫因素,自身产生的细胞因子可导致肠道的炎症,可能与自身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或进食的食物有关; 总体来说,克罗恩病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刺激,从而出现肠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2023-07-31
  • 克罗恩病如何检查(视频)

    克罗恩病如何检查
    克罗恩病的相关检查主要包括: 1、内镜检查:是最主要的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镜,临床上最常用胃镜和肠镜;病变累及上消化道、大肠或回肠末端炎性病变时,常用胃镜或肠镜;累及小肠时,常用胶囊内镜或小肠镜; 2、影像学检查:包括小肠CT等,可观察到克罗恩病的累及部位并做一些重要的鉴别诊断; 3、常规检查:包括血液及大便检查等;
    2023-07-31
  • 克罗恩病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克罗恩病的危害有哪些
    克罗恩病的危害如下: 1、目前的医疗手段不能根治,一旦确诊就会伴随患者一生; 2、如果能维持用药,一般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 3、如果治疗不当或发现较晚,会带来一定的危害,如肠炎导致的克罗恩病,随病情发展最终导致腹腔脓肿、肠梗阻、肠穿孔等,若通过药物难以改善病情,还需接受多次腹腔手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寿命; 5、约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肛瘘、肛周脓肿等并发症。
    2023-07-31
  • 克罗恩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吗(视频)

    克罗恩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吗
    克罗恩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牛奶中的异性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患者自身免疫状态发生改变。牛奶中含有乳糖,缺乏乳糖酶的人饮食牛奶后可引起腹泻,而克罗恩病本身会导致腹泻,喝牛奶可能使其症状加重。牛奶易变质,误食变质牛奶会引起肠炎,导致腹泻再加重。患者要根据饮食牛奶是否会引起腹泻加重来决定是否可以喝牛奶,而非绝对不允许。
    2023-07-31
  • 为什么会上消化道出血(视频)

    为什么会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包括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造成破裂出血,以及溃疡侵蚀血管时造成出血。长期口服止痛药,造成黏膜损伤时,可能造成出血。此外,部分患者饮酒后造成剧烈呕吐,将黏膜撕裂时也会造成出血。按照解剖划分,局限在屈氏韧带以上的部分属于上消化道,主要包括食道、胃,以及部分十二指肠,该部位出血常见表现是呕血和黑便。发现出血后应前往医院进行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再进行治疗。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不同,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也不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后,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在平时护理过程中,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禁食1-2天,判断恢复情况,如果禁食后出血停止,可考虑逐步给予流质饮食,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同时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大便情况、临床表现,如果病情加重,需立刻去医院急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集中在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出血,包括食管、胃,以及部分十二指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对于食管引起的出血,多数由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对于胃部出血,主要是胃溃疡或肿瘤,破溃后引起的出血。十二指肠出血,可能是由于溃疡或十二指肠降部肿瘤导致。部分患者饮酒后反复呕吐,造成贲门撕裂,也会引起出血。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