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晋晖

  • 眼底病变有哪几类(视频)

    眼底病变有哪几类
    视网膜是眼睛中非常重要的解剖结构,类似照相机中的底片,俗称眼底。临床常见眼底病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多由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引起眼底出血; 2、视网膜色素上皮出现病变,感光细胞丢失,可引起遗传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 3、黄斑病变:一般发生于视觉最敏感部位,如黄斑裂孔、黄斑脱离、黄斑水肿、黄斑出血等; 4、视网膜后表面及脉络膜两层共有疾病; 5、视网膜脱离:比较严重,可影响视力,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6、视网膜肿瘤。
    2023-07-30
  • 眼底黄斑是什么(视频)

    眼底黄斑是什么
    视网膜中重要的解剖结构为黄斑,位于上下动静脉血管弓之间,由于该部位没有任何血管,又富含叶黄素而略显黄色,因此称之为黄斑。黄斑区域为眼睛视觉较敏感部位,眼睛大量视觉信息均由黄斑采集传输至人体视觉中枢,而该部位也经常发生疾病,对视觉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如黄斑出血、黄斑裂孔、黄斑劈裂等,均可影响患者视力。
    2023-07-30
  • 泪道探通术适应症(视频)

    泪道探通术适应症
    泪道探通术是眼科常用治疗方法,其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类: 1、新生儿泪囊炎:该病发病率较高,如果婴儿出生后出现异常泪液分泌及脓性分泌物,建议前往医院就诊,但因部分婴儿可自愈,可通过按摩或物理方法治疗,如无缓解,再实施泪道探通术; 2、慢性泪囊炎病程较短者,可使患者堵塞部位重新开放,达到治疗目的; 3、泪小管或鼻泪管阻塞:通过泪道探通术使阻塞部位重新开放。
    2023-08-03
  • 眼底出血最佳治疗方法(视频)

    眼底出血最佳治疗方法
    眼底出血根据视网膜出血病因进行治疗。眼底出血病因较多,常见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如视网膜动脉及静脉阻塞;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性眼底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眼底病变;炎症类型疾病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可能引起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引起眼底出血也较常见。治疗眼底出血时,建议针对视网膜出血病因进行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可采用抗VEGF眼内注射治疗,黄斑新生血管出血可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也可配合中药联合治疗,疗效较好。
    2023-08-03
  • 泪道堵塞的原因(视频)

    泪道堵塞的原因
    泪道系统从泪小点开始,经过泪小管进入泪总管,再汇合至泪囊,最后进入鼻泪管,形成泪道流出系统,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堵塞,均可导致泪道阻塞,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泪小点先天性闭锁或狭窄引起泪小点堵塞,进而引起泪道堵塞; 2、炎症、外伤、肿瘤、异物、毒性药物等损伤泪道系统,均可引起堵塞。 泪道堵塞建议手术治疗,如泪小点切开,泪小点泪道再通术或泪囊鼻腔手术,开放泪道治疗泪道堵塞。
    2023-08-03
  • 鼻泪管堵塞怎么办(视频)

    鼻泪管堵塞怎么办
    鼻泪管解剖位置位于内侧泪道最下端,因此该段堵塞可出现溢泪或流泪不止等症状,长期炎症引起鼻泪管下端堵塞,可导致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建议采用手术治疗,可使用泪道探通术,即使用探针插至鼻泪管治疗堵塞,但可于短期内复发,则选择鼻泪管再通术,如泪道探通联合硅胶管逆行置入术,于探通同时,将硅胶管放置于打通后鼻泪管中支撑,2-3个月后取出硅胶管,可增加复通的效果。如果鼻泪管下段堵塞非常严重,也可以另寻通道,如经皮或鼻腔内窥镜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再次打通泪道系统。
    2023-08-03
  • 疱疹病毒性葡萄膜炎怎么办(视频)

    疱疹病毒性葡萄膜炎怎么办
    疱疹病毒性葡萄膜炎是眼科常见严重葡萄膜炎类型,主要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全葡萄膜炎伴严重视网膜血管炎、严重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周边大量渗出,甚至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其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更昔洛韦; 2、抗凝药物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改善视网膜周边血管闭塞; 3、激素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防治并发症; 4、激光治疗:于疾病缓解期对周边视网膜坏死区域进行激光封闭,防止视网膜脱离及缺损; 5、玻璃体手术:多针对于严重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等。
    2023-08-03
  • 眼科葡萄膜病是什么(视频)

    眼科葡萄膜病是什么
    葡萄膜位于眼球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虹膜组织、睫状体组织和色素膜组织合起来称为葡萄膜。葡萄膜结构中经常由于退行性病变、肿瘤及炎症发生病变,称为葡萄膜病,其中以葡萄膜炎最为常见,葡萄膜炎常伴全身症状,与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等各种疾病同时发作,分为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及全葡萄膜炎等。
    2023-08-03